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纵观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其他任何思想体系都无法比拟的强大生命力。时值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返本开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以此筑牢我国治国理政、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共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2017年12月2日,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在成都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等全国60余家高校及媒体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紧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会议主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

  • 标签: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 博导论坛 学科博导
  • 简介: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包括以下实施路径: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对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应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

  • 标签: 思想政治理论课 意识形态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强调文化自信就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安全。高校是抵御西方不良思潮、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主要阵地,强化高校文化安全对进一步继承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高校在维护文化安全中面临挑战:经济社会转型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思潮变化;开放环境下,某些别有用心的外部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某些别有用心的外部势力积极利用互联网散布有害信息。高校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以文学作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采取各种措施严防其在高校的影响与渗透:正本清源,逐步消除这些文学作品在高校学生中的心理土壤;敢于亮剑,坚决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学作品的渗透传播;形成舆论,开展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学作品的批驳反击。

  • 标签: 文化自信 文化安全 历史虚无主义 文学作品 高校意识形态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劳动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讲话、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端正劳动态度,弘扬劳动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也必然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切实负起育人责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讲话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切实履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劳动精神
  • 简介:时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迎来又一个春天之际,《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两刊创刊会于2015年12月29日上午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邓卫,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邵文辉,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主任顾海良,教育部思政司司长冯刚,北京市教工委常委副书记张雪等有关领导出席创刊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

  • 标签: 价值观研究 教育部社科司 学院党委书记 政治理论课 顾海良 教指委
  • 简介: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及其培养目标决定的;特殊地说,是提升中国未来承担更大国际责任所需要大规模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弥补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各自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两者的教育教学理念上存在反差的需要。两者'同向同行'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说,是不存在'价值中立'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而言,主动建构两者'同向同行'的可行路径,一是把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切入点,以找到两者'同向同行'的契合点;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互动,以共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发挥'协同效应'。

  • 标签: 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 同向同行
  • 简介: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根本是以理服人。这是因为,以理服人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人性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方式是理论方向育人、理论魅力育人、理论整合育人、理论人格育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育人应具备较的素养——肩负'经师与人师'双重职责、掌握'两种'学问、提升人格境界、教学具有魅力。

  • 标签: 哲学社会科学 以理服人 四种育人方式 双重职责 教学魅力
  • 简介:在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之际,6月7日至9日,高校第四次邓小平教育理论研讨会在西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柱、中心秘书长田心铭、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司副司长黄百炼、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鸣、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宣教处副处长王喜录、中共广安市委副书记李成轩以

  • 标签: 市委 党史研究室 中共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六大
  • 简介:2016年12月18日,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编辑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创刊1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教授、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雪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座谈会 高校 创刊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简介: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要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落实思政课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于2017年12月22日-24日在广西民族大学联合举办“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33次学科论坛”。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 思政课教学创新
  • 简介:2016年4月16日,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22次学科论坛暨第四届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协同建设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来自全国57所高校及媒体单位约140余位专家与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22次学科论坛的主题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协同建设,与会高校的专家学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专业协同建设 学科建设
  • 简介:本刊记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年初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近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也把努力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一项重点建设内容。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还是在高校宣传思想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
  • 简介:为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有效破除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服务、支撑、互动中存在的瓶颈,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全国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联席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思想教育研究》杂志社主办,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25次学科论坛暨第四届全国民族(地区)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课程建设
  • 简介:为贯彻落实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关于'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意见'精神和教育部研究生司关于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调查研究的通知要求,'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23次学科论坛'于2016年4月23—24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和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 简介:2016年10月21—23日,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联合举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26次学科会议在扬州大学召开。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四个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主题,从“四个自信”的背景、涵义,“四个自信”的内在关系,“四个自信”的实现路径以及“四个自信”的哲学思考等四个方面进行了

  • 标签: 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