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代华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21期
  • 机构: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纤维间质疾病(f-ILD)是一组以间质的明显纤维伴炎症为病变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特发性纤维是最常见的f-ILD,其他还有纤维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慢性过敏性肺炎、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疾病等。纤维不可逆进展导致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抗纤维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因此,临床需要早期发现间质异常或临床间质疾病,并通过高分辨率CT、功能等检查,尤其在f-ILD高风险人群,进一步早期诊断间质疾病,从而给予f-ILD早期干预或预防。由于对各类f-ILD自然病程、病理生理、疾病或纤维演变及影响因素的认识尚不清晰,缺乏早期识别或预测纤维发生与进展的方法及早期干预策略,因此需要建立f-ILD前瞻性多中心队列,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

  • 标签: 肺疾病,间质性 肺纤维化 间质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间质纤维人群中抑郁的发病率,并探讨肺纤维并抑郁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有抑郁障碍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未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对肺纤维伴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31.40%,其发生与性别、年龄、病程长短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社会支持、个性特征等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密切相关(P<0.05)。结论间质纤维伴抑郁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 标签: 肺纤维化 抑郁 相关因素 心理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探讨补肾活血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应用自拟补肾活血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通过近期(服药前后)及远期(停药半年后)临床观察和BMD(骨密度)测定及生化指标(血钙素、尿吡啶酚)检测,确切地对其疗效进行评定。近期及远期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BMD、生化指标(BGP、PYD)均明显改善,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表明补肾活血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辨证施治补肾活血方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特发性纤维合并肺癌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38例特发性纤维合并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病理、治疗及预后。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干咳、胸闷气急;胸部CT表现为肺纤维病变部位有明显的结节状或团块状肿块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和鳞癌;多数患者确诊为肺癌时已处于中晚期,预后情况较差,患者中位生存期为半年。结论特发性纤维患者合并肺癌几率较高,临床极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治疗该疾病的难度较大,且通常预后情况较差,应尽早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癌 实验室检查 胸部影像学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特发性纤维(IPE)患者的功能和螺旋CT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本文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的特发性纤维患者中随机选取了50名,分析这些患者的功能和螺旋CT影像诊断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螺旋CT影像中的磨玻璃样低密度影与一秒末用力呼吸率(FEV1/FVC)呈现负相关性;螺旋CT影像中的线网状阴影与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一氧化碳弥散率(DLco/VA)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螺旋CT影像中的蜂窝影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一氧化碳弥散率(DLco/VA)均呈现负相关性的特征。这表明不同程度的特发性纤维患者的功能参数和螺旋CT影像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该结论对于利用螺旋CT影像特诊进行特发性纤维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功能 螺旋CT影像特征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活血瘀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纤维对患者功能的影响实施分析。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期间本院进行诊疗的66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纤维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划分所有患者为对比组(n=33)和观察组(n=33)。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比组治疗措施上再实施活血瘀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患者的FVC、FEV1和FEV1/FVC指标情况比治疗前得到提升,且观察组中患者的FVC、FEV1和FEV1/FVC指标情况优于对比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纤维患者时,在常规治疗上再对患者使用活血瘀汤可以对患者功能进行有效改善。  

  • 标签: 活血化瘀汤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纤维化 肺功能
  • 作者: 朱明慧 万汝燕 李飞 王晓博 于洪涛 王兰 余国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0
  • 出处:《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23期
  • 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门诊部/院士工作站,郑州 450003,河南省与科技部共建细胞分化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 453007,河南省肺纤维化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 453007,河南省肺纤维化国际联合实验室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 45300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uman Napsin-A(NASPA)、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及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外泌体hsa-miR-21-5p、血清中hsa-miR-29b-3和hsa-miR-30c-5p在特发性纤维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8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50例特发性纤维患者(特发性纤维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同期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在NASPA、SP-A、SP-D、hsa-miR-21-5p、hsa-miR-29b-3和hsa-miR-30c-5p表达水平等项目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纤维组NASPA、SP-D、hsa-miR-21-5p的表达均要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P-A、hsa-miR-29b-3的表达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浆中SP-D检测能够作为特发性纤维患者的潜在诊断指标;血浆中NASPA、外泌体hsa-miR-21-5p、血清中hsa-miR-29b-3检测可以作为特发性纤维患者肺部疾病诊断的候选标志物,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Human Napsin-A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hsa-miR-21-5p hsa-miR-29b-3
  • 简介:摘要特发性纤维(IPF)是一种以间质纤维功能进行性丧失为特征的间质性肺病,预后不良,病因不明。代谢组学是对生命系统中独特生物分子的测量和关于代谢途径的研究,为IPF发病机制的研究、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药物作用靶点的发现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IPF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特发性纤维(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持续进展的致肺纤维间质性疾病。其原因不明,好发于老年男性,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低于40%。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是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抗纤维药物,但长期疗效尤其是对生存率的改善效果仍不明确。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因其取材简单、易于扩增、免疫调节能力强,在多种疾病中展示了巨大治疗潜能。应用MSC治疗IPF的基础及临床前研究表明,其能通过免疫调节效应而发挥对IPF的炎症反应调控及促进损伤修复作用。Ⅰ期临床试验研究也证实了其良好的安全性,并初步显示了有效性。本综述旨在总结MSC的基本特征,临床应用的理论基础、治疗IPF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RCT在诊断特发性纤维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西门子Emotion螺旋CT进行常规扫描后再进行HRCT扫描.结果21例患者中15例被诊断为IPF.结论HRCT对诊断IPF有重要价值

  • 标签: HRCT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诊断
  • 简介:摘要特发性纤维(IPF)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纤维间质性肺炎,临床病程不可预测,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医患双方对IPF认知度的提升,其共病也被进一步关注并成为此类患者诊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表明,IPF共病的存在显著增加了IPF疾病的进展和死亡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那些对IPF死亡率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共病,以期加强对IPF共病的识别和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共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间质纤维合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本研究取 30例间质纤维合并肺气肿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取 30例特发性纤维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的时间段均为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对两组患者临床血气指标以及各项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各项血气指标、功能指标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p

  • 标签: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 血气指标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质纤维合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取30例间质纤维合并肺气肿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取30例特发性纤维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的时间段均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两组患者临床血气指标以及各项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各项血气指标、功能指标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现对于特发性纤维间质纤维合并肺气肿在血气、功能方面的异常情况更严重。

  • 标签: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 血气指标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间质纤维合并肺气肿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所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体征、功能及影像学等特点,进行总结归纳肺纤维合并肺气肿(CPFE)综合征临床特点。结果多见于男性,大多有长期吸烟史,低氧血症,功能弥散功能明显下降,多见于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胸部高分辨CT(HRCT)是诊断该疾病的主要手段,多数以肺气肿为先发表现,多表现为双上肺气肿,多发大疱及双下靠近胸膜下区间质纤化性改变。结论CPFE综合征患者在功能、影像学及心脏彩超等方面均有其特点,HRCT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肺间质纤维化 肺气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波生坦对间质纤维(PIF)大鼠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C组)、模型组(F组)和治疗组(T组),n=8;予博来霉素建立PIF模型;T组于第2天始予波生坦(100mg/kg.d)灌胃治疗,C、F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对照。4周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光镜下观察血管病理改变。结果1.C组、F组、T组血浆ET-1分别为0.11±0.04、0.41±0.13、0.27±0.04(ng/m1);2.F组比较于C组明显升高,(P<0.05),波生坦治疗的T组较F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血管病理C组大鼠血管内皮完整,基底膜线状连续;模型F组血管外肺泡充填大量炎性细胞,多处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内膜结构不清甚至断裂,管壁明显增厚,部分闭塞;治疗T组较F组血管内皮相对完整,血管平滑肌增殖及管腔狭窄明显减轻。结论波生坦可以通过拮抗并降低ET-1水平,减少血管损伤,延缓间质纤维的进展。

  • 标签: 波生坦 肺间质纤维化 肺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PD合并间质纤维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近5年来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合并间质纤维患者10例的病史、临床表现、胸部体征、胸片、CT片及部分高分辨CT、功能及血气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OPD合并间质纤维临床表现介于两种疾病之间,功能检查大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先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之后逐渐演变成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片及CT则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结论COPD合并间质纤维临床的确存在,且使原来单一的疾病表现不典型而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功能、高分辨CT对COPD合并肺纤维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COPD 肺纤维化
  • 简介:摘要 : 百草枯( PQ )是一种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经口服、呼吸道吸入、皮肤吸收等方式是造成百草枯急性中毒几种常见原因,其中口服中毒最为多见。 本文的写作 目的主要探讨百草枯中毒

  • 标签: 百草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与传统X线诊断慢阻合并间质纤维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51例慢阻合并间质纤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率比较CT诊断率为98.04%(50/51),X线诊断率为82.35%(42/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1例患者肺气肿程度与病理表现51例患者中,重度肺气肿31例,占60.78%,中度肺气肿20例,占39.22%;病理表现所有患者均为全小叶型肺气肿,合并双小叶中心型肺气肿患者10例,占19.61%,合并间隔旁型肺气肿5例,占9.80%,合并大疱8例,占15.69%。结论CT对于慢阻合并间质纤维的诊断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标签: CT X线 诊断 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