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臂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套伤后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对15例手指软组织套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臂内侧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2~50岁,平均32岁;受伤机制:机器绞伤13例,机器压伤2例;套平面:自拇指掌指关节以远2例,自第2~5指单个手指中末节4例,自第2~5指掌指关节以远全手指套9例;左手7例,右手8例;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13例。将皮瓣设计成长条形,皮瓣切取面积5.0 cm×2.5 cm~14.0 cm×3.5 cm。术中将皮瓣的动脉血管蒂与受区手指的指掌侧固有动脉或者指总动脉做吻合,皮下静脉或动脉的伴行静脉与指背或指掌侧皮下静脉做吻合,皮瓣内携带的臂内侧皮神经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残端做缝接。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定期门诊、电话、微信或上门随访,观察皮瓣外观、感觉及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皮瓣全部顺利成活。6例全手指套缺损的患者因末节指骨坏死,伤口愈合不佳,二期行残端修整术保留手指至中节远端。2例拇指及2例中指在术后7~9个月时发生过烫伤及磨破,结痂后自愈。术后随访6~28(平均16)个月;皮瓣无臃肿,质地柔软,感觉恢复至S2~S3;手指外形较好,无一例需二期皮瓣整形,但是指骨间关节总体活动尚好,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15例患者对手部整体外观及功能非常满意;供区线形瘢痕隐蔽,无触压痛及挛缩等并发症。结论游离臂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套伤后软组织缺损,皮瓣设计容易、质地薄,术后手指外形不臃肿,是修复手指套状缺损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脱套伤 臂内侧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复合细胞真皮基质微粒(ADM)在裸鼠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体外培养ADSC与ADM微粒复合体;24只裸鼠分为活性ADM微粒组、ADSC组、ADM微粒组、空白组4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裸鼠模型并制作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实验组创面移植复合体,其他组创面分别移植ADSC、ADM微粒并设置空白对照组。术后7、14 d各组随机选择3只裸鼠观察创面愈合情况,HE染色测量再上皮化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新生血管密度,比较各组差异。结果活性ADM微粒组中细胞存活情况明显优于ADSC组;术后7、14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6.0±2.7)%、(98.5±1.1)%,再上皮化厚度分别为(99.1±1.8) μm、(124.3±4.3) μm,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活性ADM微粒组新生血管染色高于其他组。结论ADSC复合ADM微粒移植可促进裸鼠糖尿病创面血管生成,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

  • 标签: 小鼠,裸 干细胞 脂肪基质血管组分 脂肪干细胞 血管化 糖尿病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异体神经支架(acellular nerve allograft scaffold,ANAS)对创伤性神经瘤的形成及疼痛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坐骨神经为来源,采用化学萃取方法制备ANAS,通过HE和髓鞘染色检测评估ANAS细胞情况。取健康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NAS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无特殊处理;ANAS组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近侧残端连接长度为2 cm的ANAS。术后定期观察并评估两组大鼠失神经后自噬、神经瘤形成、神经纤维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到的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情况等。结果处理后的ANAS通过HE染色,光镜下见神经轴突和髓鞘消失,未见雪旺细胞核;髓鞘LFB染色细胞神经髓鞘消失,无细胞核结构。术后自噬评分ANAS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ANAS组神经纤维排列规则,结缔组织增生不明显;对照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发生神经瘤例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有髓神经纤维数量,ANAS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1)。透视电镜下对照组可见大量紊乱排列的成纤维及胶原纤维细胞、无髓神经纤维,少量杂乱密度不一的髓鞘;ANAS组可见髓鞘进一步成熟,成纤维及胶原纤维细胞排列相对规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术后两组均有神经生长因子表达,ANAS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随着时间递减(P<0.01)。结论ANAS能很好地预防创伤性神经瘤形成及疼痛的发生。

  • 标签: 动物实验 大鼠 神经瘤 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手标本解剖及生物力学实验探讨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在固定指骨撕性骨折中的可行性。方法取6对新鲜成人手标本,先测量指甲尖至甲根近端的距离,再用微型骨刀将手指末节制作成伸指肌腱止点撕性骨折模型,实验组手标本均采用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固定,对照组拇指行自制单孔带钩钢板,示指行微型螺钉固定,中指行克氏针固定,环指行双孔普通钢板横向固定,小指行钢丝结合克氏针固定。尖刀紧贴钢板远端切开甲根,对伸指肌腱进行加载测试,记录骨折端分离2 mm的最大张力,拆除内固定物后测量并计算钢板压迫甲根长度,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压迫甲根长度分别为拇指(1.50±0.06) mm,示指(1.90±0.05) mm,中指(1.81±0.03) mm,环指(2.12±0.05) mm,小指(2.24±0.06) mm。自制单孔带钩钢板压迫拇指甲根长度为(3.23±0.12) mm,双孔普通钢板压迫环指甲根长度为(2.14±0.07) mm,实验组在拇指甲根压迫长度上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35,P<0.05),环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末节骨折端分离2 mm的最大张力分别为(39.28±1.80)、(28.42±2.44)、(26.60±1.93)、(24.80±3.00)、(21.31±2.96) N;对照组分别为(26.15±3.02)、(10.47±1.12)、(10.73±1.78)、(7.50±1.28)、(14.30±2.15) N。实验组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在骨折端分离2mm的最大张力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53、16.342、14.831、12.982、4.690,P<0.05)。结论微型钢板固定手指末节撕性骨折中均会压迫甲根,但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对甲根损伤更小,对肌腱无明显卡压,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 标签: 微型钢板 指骨 撕脱性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活化NK92-MI细胞颗粒作用,分析差异表达circRNA调控NK92-MI细胞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培养后的NK92-MI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P刺激组和NK-1受体拮抗剂(neurokinin-1 receptor antagonist,NK-1RA)组。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fication PCR,qRT-PCR)法检测并分析NK92-MI细胞经SP刺激后穿孔素mRNA表达的时间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NK92-MI细胞颗粒标志物CD107a的表达,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circRNA表达谱,qRT-PCR法验证差异倍数最大的circZNF609和circAMBRA1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circZNF609、circAMBRA1与穿孔素相关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并分析circZNF609、circAMBRA1与穿孔素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刺激12 h后,SP刺激组穿孔素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约2.06倍,刺激24 h后,穿孔素mRNA表达继续升高,约为对照组3.65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0、4.72,P值均<0.05);在12 h时,NK-1RA组穿孔素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5),但在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静息NK92-MI细胞组相比,K562刺激组、K562+SP组、K562+SP+NK-1RA组中NK92-MI细胞CD107a的表达显著升高{(0.81±0.38)%比[(9.59±2.52)%,(17.78±1.94)%,(10.19±2.04)%],t值分别为6.27、12.19、7.83,P值均<0.05}。SP作用NK92-MI细胞后共有9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s:circZNF609、circAMBRA1、circCAMSAP1、circAAGAB、circLMBR1、circGNB1、circBPTF、circGPI和circCSNK1G3。NK-1RA可以阻断除circCSNK1G3外的上述8个circRNAs的表达。qRT-PCR验证circZNF609和circAMBRA1的表达与测序结果一致。生物信息学预测,circZNF609、circAMBRA1与穿孔素相关的miRNAs为miR-149-5p、miR-940和miR-942-5p。circZNF609、circAMBRA1与穿孔素mRN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7、-0.74,P值均<0.05)。结论SP可以通过与NK-1R结合活化NK92-MI细胞,下调circZNF609和circAMBRA1的表达,上调穿孔素mRNA的表达,促进NK92-MI细胞颗粒增强其杀伤功能。

  • 标签: 神经肽SP NK92-MI细胞 环状RNA microRNA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载左氧氟沙星细胞角膜基质透镜的体外药物释放特点,并探讨1-(3-二甲氨基)丙基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交联对其载药的影响。方法收集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屈光科在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中获取的角膜基质透镜,采用高质量浓度氯化钠(NaCl)联合核酸酶制备细胞角膜基质透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角膜基质透镜随机分为正常组、0.5%左氧氟沙星组、3%左氧氟沙星组和5%左氧氟沙星组,每组4个,正常组未进行任何处理,载药各组将细胞角膜基质透镜分别浸泡于质量分数0.5%、3%、5%左氧氟沙星溶液中3 h进行载药实验。采用EDC与NHS 5∶1混合液对细胞角膜基质透镜进行交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角膜基质透镜随机分为非交联组、0.01 mmol EDC组、0.05 mmol EDC组和0.25 mmol EDC组,按照分组将细胞角膜基质透镜浸入不同浓度EDC/NHS中交联4 h,然后浸于3%左氧氟沙星溶液中进行载药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组载药角膜基质透镜缓释的药物质量浓度;以光谱扫描法测定各组角膜基质透镜透光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角膜基质透镜的表面超微结构。结果载药后1、7、14、21 d,0.5%、3%、5%左氧氟沙星细胞角膜基质透镜释放的药物浓度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0.05和0.25 mmol EDC组释放的药物浓度均高于非交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0.05 mmol EDC组各时间点释放的药物质量浓度最高。所有交联组的药物缓释时间可达21 d,随时间延长各组释放的药物质量浓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交联组和正常组透镜平均透光率分别为(88.68±1.19)%和(91.55±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载药细胞角膜基质透镜的平均透光率较正常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交联后透镜的胶原纤维间空隙缩小,纤维排列紧密,以0.25 mmol EDC组最明显。结论EDC/NHS交联能提高细胞角膜基质透镜载药效果,可能与胶原纤维空隙缩小有关。载药交联细胞角膜基质透镜具有良好的体外药物缓释效果。

  • 标签: 角膜基质透镜 药物缓释 脱细胞 交联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补片联合脂肪注射移植阴茎增粗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要求阴茎增粗的患者23例,年龄22~51岁,平均31.5岁。一期行异体真皮基质补片双平面植入增粗阴茎,二期在Dartos筋膜和Buck筋膜间进行脂肪注射进一步增粗阴茎。结果接受两期手术的23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其阴茎静态周径(11.08±1.67) cm,较术手术前(7.87±1.08) cm增粗明显,且外观形态好,满意度高,无脂肪液化、大面积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补片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阴茎增粗,具有增粗效果明显、形态良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 标签: 阴茎 移植,自体 脱细胞真皮 阴茎增粗 脂肪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消止治疗手外伤术后肢体水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病房因手外伤行手术治疗后出现肢体水肿的患者6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0例。A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消止治疗,B组采用单独消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周径、肿胀感觉评分、肿胀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肢周径、患者肿胀感觉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疗后患肢周径、患者肿胀感觉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胀恢复程度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消止治疗手外伤术后肢体水肿的疗效较好,有利于更快地恢复手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康复新液 消脱止 手外伤 肢体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阴茎皮肤撕伤采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与皮瓣移植修复临床效果的差别。方法2002年5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阴茎皮肤完全撕5例,均为机器绞伤,海绵体及尿道无损伤。3例采用中厚皮片植皮,2例采用髂腹股沟皮瓣带蒂移植,修复阴茎软组织缺损。术后定期复查。结果3例植皮大部分成活,遗留少量创面,经换药后2期愈合。2例皮瓣移植成活良好,1期愈合。术后随访1~3年,植皮3例患者自感外形差,常有不适感,排尿功能受影响,阴茎勃起时受瘢痕牵拉;皮瓣修复2例患者自感外形较满意,阴茎皮肤柔软、松弛,日常无不适,排尿功能正常,阴茎可充分勃起。结论采用髂腹股沟皮瓣带蒂移植修复阴茎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易行,临床效果优于中厚皮片植皮。

  • 标签: 阴茎 皮肤撕脱伤 植皮 髂腹股沟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膀胱平滑肌细胞与膀胱细胞基质(BAM)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分离培养兔膀胱平滑肌细胞,采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体进行鉴定。将以1×105个/mL的单细胞悬液均匀接种于制备BAM支架上,通过与单独培养的膀胱平滑肌细胞作对照,绘制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图,对比观察两条生长曲线的差异性。结果第4代兔膀胱平滑肌细胞形态为典型的"长梭样",免疫荧光显示α-SAM表达阳性。膀胱平滑肌细胞能够在BAM上很好地黏附生长,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基本相似。结论膀胱平滑肌细胞与BAM生物相容性好,可用膀胱平滑肌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以BAM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尿路移植物。

  • 标签: 肌细胞,平滑肌 膀胱 膀胱脱细胞基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小切口阴道骶骨固定术(AMISC)治疗重度盆腔器官垂(POP)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采用AMISC治疗、随访资料完整的重度POP患者共30例,包括穹隆垂10例、盆底重建手术后垂复发9例。AMISC特别适用于:(1)内科合并症多,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或腹腔镜手术,但能耐受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和经腹手术者;(2)需同时进行腹部其他手术的POP患者,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等,利于手术标本的取出,避免碎解标本;(3)偏爱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不够熟练的医师;(4)多次盆腹腔手术史,估计盆腔粘连较重的患者。通过盆腔器官垂定量(POP-Q)分度法评估客观效果,通过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患者整体印象改善评分(PGI-I)评估主观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合并1~3种内科合并症,均顺利实施了AMISC,无中途停止、延长切口或改用其他术式者,手术时间为(110±19) min。术后随访时间为(33.5±12.4)个月(范围:8~49个月),术后POP-Q指示点Aa、Ba、C、Ap、Bp测量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C点由术前的(2.33±2.50) cm明显降为(-7.54±1.18) cm。阴道顶端和后壁手术成功率均为100%(30/30),前壁为97%(29/30)。术后PFDI-20、PFIQ-7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PGI-I问卷中29例患者为“明显改善”,总体主观满意率为97%(29/30)。术中骶前静脉丛出血2例(7%,2/30),无膀胱、肠管、输尿管等副损伤。术后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阴道顶端网片暴露2例(7%,2/30)。结论AMISC既相对微创又规避了腹腔镜的不足,学习曲线短,是治疗重度POP有效、经济、便捷的手术路径。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腹部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妇科外科手术 阴道骶骨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乳腺癌行细胞牛心包生物补片联合假体即刻乳房再造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开展的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术前使用决策辅助工具降低患者决策困境;正确评估患者高危因素与美学需求;术中预防使用抗生素遵循无接触原则;术后再造乳房的塑形、并发症的观察护理以及详细的出院计划和术后随访是护理的要点。结果1例发生部分皮肤坏死行假体取出术,1例出现乳头坏死行邻近皮瓣转移术,1例患者出现"红乳房"综合征,2例出现感染。出院后对本组病例进行随访,其中乳房满意度的得分为96.63分(百分制),患者对医护团队满意度得分为98.78分。结论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正确预知手术结局,提高补片联合假体植入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护理 假体 乳腺癌 乳房再造 生物补片
  • 简介:摘要细胞外基质富含多重蛋白结构及生长因子,为细胞生长提供理想的微环境。细胞技术旨在去除组织超微结构中的细胞成分,同时保持相应的力学及生物学性能,从而制备无免疫原性的细胞细胞外基质支架用于组织工程领域。3D生物打印技术有望将细胞细胞外基质与自体细胞结合,通过层层打印重构搭载活细胞的天然细胞外基质支架。本文旨在综述细胞细胞外基质生物墨水的优势、制备流程以及基于细胞细胞外基质生物墨水的3D生物打印技术在胸心外科领域应用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 标签: 生物墨水 脱细胞 细胞外基质 3D生物打印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经皮肾镜取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近年来,内镜技术、激光技术、负压吸引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使得微通道经皮肾镜取术的结石清除率提高以及手术时间缩短,使患者创伤更小、舒适度增加、住院时间缩短。这值得肯定的手术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使得微通道经皮肾镜取术得以在临床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本文就微通道经皮肾镜取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及临床指导。

  • 标签: 肾结石 外科手术 治疗应用 经皮肾镜取石术 微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患者,胆总管小结石自发排的概率和排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胆总管小结石自发排的相关临床特征因素,单因素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上具备:年龄<50岁、女性、对症治疗3d腹痛快速缓解、肝功能3d快速恢复、胆总管内径正常或轻扩张、结石单发或多发位于一个部位、结石完全位于胆总管腔内或完全被括约肌包裹等特征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自发排现象。多因素分析显示腹痛快速缓解、肝功能快速恢复、单发或多发一处结石是排的独立特征因素。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患者,其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自发排概率。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主设计的截位手术辅助工作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需截位手术的患者200例,采用手术辅助工作台100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手术工作台1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术者操作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术者操作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12 ± 0.54)分比(1.61 ± 0.83)分和(93.11 ± 4.61)分比(79.25 ± 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30和2.03,P<0.05)。结论自主设计的截位手术辅助工作台解决了手术器械的安全放置和术中标本及污物有效的收集和处理等问题,改善了原有手术标本和污物的收集方法,提高了术者使用舒适度及满意度。

  • 标签: 截石位 辅助 工作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在经皮肾镜取术(PCNL)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46例接受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7±8.5)岁。体质指数(22.7±2.1)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37例、Ⅱ级9例。肾盂结石2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9例。结石位于左侧27例、右侧19例。结石最大径(2.31±0.52)cm。患者于门诊确诊并确定手术方案,完成相关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并完成麻醉评估及手术预约。术日9点来院,行术前准备后随即手术。采用椎旁阻滞麻醉,先截位膀胱镜下置F5输尿管导管,然后改为俯卧位,在B超引导下建立F18通道,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日晚留观,次日上午评估患者情况包括:无排尿障碍、无发热腰痛、无严重的血尿,能下床自由活动、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对答切题。符合标准办理出院。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术后1个月清率。结果4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2例因术中发现肾盂积脓、1例因术后发热延迟出院,余43例于24 h内出院。所有患者均只建立1个F18通道,平均手术时间(32.2±14.8)min,术中均无疼痛主诉。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出血,无输血病例,平均血红蛋白下降量为(12.6±14.7) g/L。术后4 h VAS疼痛评分(28.7±10.2)分,次日VAS评分(36.2±11.5)分。术后1个月复查,43例中41例无临床有意义残,清率为95.3%。随访3个月,未出现输尿管狭窄、漏尿、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直径<3 cm的单发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PCNL日间手术模式安全、有效。

  • 标签: 尿路结石症 肾造口术,经皮 碎石术 日间住院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