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方法,也是治疗和抢救老年病人的主要途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老年人的脾气、性格及发病后的依赖性,更为静脉输液技术带来难度。静脉穿刺成功率直接影响到输液质量、老人康复及护患关系。现将在临床老年患者静脉穿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静脉输液 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临床效果,分析并研究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最优方法。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取在我院接受头皮静脉穿刺患儿620例,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就沿静脉平行入针穿刺组(对照组,n=310)与抬高针头下压针柄穿刺组(观察组,n=310)对穿刺成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穿刺成功率,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至20°方位进针、抬高针头下压针柄入针穿刺能够提高一次性穿刺回血率与穿刺成功率。不仅减轻了患儿痛苦还降低了患儿家属心理压力,对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头皮静脉穿刺 平行穿刺 抬高针头下压针柄穿刺 穿刺率
  • 简介:摘要肾穿刺活检术病理检查能提供各种病理类型以及各种发展程度的病变,具有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节约经费的重要作用1。同时肾穿刺活检术又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易导致感染、出血和腰痛等严重并发症。

  • 标签: 肾穿刺活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500例患儿采用头皮静脉穿刺进行输液,加强患儿护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500例患儿穿刺1次成功的468例、2次成功的23例、3次成功的8例、3次以上的2例,整个静脉输液过程护理满意率达96%,无医疗纠纷。结论加强静脉输液全程的护理,可有效与家长进行感情沟通,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小儿 头皮静脉 输液 操作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99-01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220kv变压器中性点放电间隙保护误动故障发生了多起,本文主要例举了相关案例并且进行详尽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即雷击线路之后,经常会发生主变中性点放点间隙导致击穿现象,从而发生保护误动的故障。本文还提出220kV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保护方式应该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电源接入方式应该使用不同的保护形式,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校验不同变电站之间的主变压器避雷器与棒间隙之间的合作。

  • 标签: 220kv变压器 中性点放电间隙 误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评价疝环充填式及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85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治疗,乙组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疝环充填式和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手术时间均较短,但组间比较来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显著低于乙组的11.95%,P<0.05,且甲组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疝环充填式与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临床治疗效果均较满意,但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较疝环充填式修补术临床效果更优,可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腹股沟疝 疝环充填式 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于2012年09月至2013年0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给予黄疸疾病的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两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8.5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2.86%,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方法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方法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是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间隙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可行性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经前入路应用超普疝装置(UHS)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成人腹股沟疝修补的手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应用UHS行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3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0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时间38~90min,平均53min。随访290例(90.6%),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腹股沟区有慢性疼痛9例(较严重3例),阴囊水肿15例,脂肪液化6例,皮下淤血5例,复发1例,感染1例,无睾丸萎缩、睾丸坏死、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前入路应用轻量型部分可吸收UHS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补片能完全覆盖耻骨肌孔,增强腹横筋膜前后壁,应用UHS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目前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超普疝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街头采血不良静脉穿刺与献血者、采血者、环境及性别的关系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2012年和2013年不良静脉穿刺按献血者、采血者、环境因素和性别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以一针成功率、疼痛感受和皮下瘀血发生率等评价指标分析比较,对调查结果及呈相关性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不良静脉穿刺献血者的因素占68.59%(114/166)、采血者的因素占20.87%(35/166)、环境因素占10.54%(17/166),其中以献血者的血管条件差为主;2013年分别86.72%(93/107)、9.56%(10/107)及3.72%(4/107)。2012年和2013年比较,与采血者因素和环境因素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献血者因素无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和2013年不良静脉穿刺与性别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静脉穿刺与献血者、采血者及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男性献血者占不良静脉穿刺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采取4项措施后,街头采血不良静脉穿刺率明显下降。

  • 标签: 街头采血 不良静脉穿刺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肝穿刺活检术超声引导的并发症分析。方法选取200例在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接受肝穿刺活检术患者,在超声下对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观察活检结果。结果200例患者肝穿活检后有10例有出血现象(5%),有21例出现疼痛(10.5%),并发症发生率15.5%。结论肝脏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是超声下肝穿刺活检,但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在操作时,应对禁忌症和适应症进行严格掌握,肝穿刺活检在超声下进行穿刺能有效减少并发症,达到预期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深静脉穿刺方法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深静脉置管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血栓症状、血栓累计的范围、深静脉置管的角度和置管的预留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同时就上述因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股静脉穿刺置管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与血管壁之间的角度越大、置管的预留时间越长,则越有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则对血栓形成的影响不明显。结论不同静脉穿刺置管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临床应用效果也要分别开来,具体看待。

  • 标签: 深静脉穿刺方法 血栓形成 股静脉穿刺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包穿置管治疗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技术进行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抽取或引流心包积液。结果本组病19例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未出现穿刺并发症,堵管1例。结论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置管是治疗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可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病人痛苦,易被病人接受。

  • 标签: 心包积液 穿刺术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克服穿刺困难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6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的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的原因,总结出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对策;收集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6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应用以前分析总结出的对策,分析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和静脉留置针的浪费率及操作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应用到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份60例留置针穿刺困难患者身上,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提高了16.2%,静脉留置针的浪费率降低了25%,患者满意度提高了20.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遇到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时,要认真分析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基本功训练,就能增加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降低留置针的浪费率,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使每一位手术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

  • 标签: 手术患者 留置针穿刺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及临时血液透析患者选用直接动静脉穿刺的方法及透析效果的观察。方法通过对52例急诊及临时血液透析患者选用动静脉直接穿刺的方法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的观察。结果1例足背动脉穿刺后形成<3cm动脉瘤(处理后动脉瘤消失),l例肱动脉穿刺透析结束后形成<5cm血肿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直接动静脉穿刺操作方法简单,操作过程简便,危险性小,透析效果比较满意。

  • 标签: 直接动静脉穿刺 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