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镁;苦卤水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研究;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可采储量特征及其开采探讨;氢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氢氧化镁化工品中氯离子含量;菱镁矿生产轻质氧化镁除杂(铁、铝)工艺的研究;

  • 标签: 镁盐 纳米氢氧化镁 原子吸收光谱法 文摘 溶胶-凝胶法 制备方法
  • 简介:阻燃用氢氧化镁的复合改性研究朱新兵,曹长年,田佳兴摘要: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钠/聚乙二醇6000复配改性剂对氢氧化镁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改性前后氢氧化镁的吸油值及其在液体石蜡中的吸光度等性能来评价改性效果,采用红外谱图研究了表面改性分子与氢氧化镁表面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改性剂的用量为5%,配料比为1:2:1,改性温度为70℃,改性时间为60min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性能最好,红外光谱显示表面改性剂分子在氢氧化镁表面发生化学吸附键合。

  • 标签: 表面改性剂 聚乙二醇6000 十二烷基硫酸钠 氢氧化镁 文摘 镁盐
  • 简介:循环晶种法制取氢氧化镁的实验研究王鹏,毛小浩,刘亮,孔繁振摘要:采用循环晶种的方法制取了氢氧化镁。对料浆过滤性能、氢氧化镁纯度、TD-DSC进行了分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ray对其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文章对氢氧化钠法制取氢氧化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透射电子显微镜 氢氧化镁 文摘 镁盐 X-RAY 氢氧化钠法
  • 简介:共沸蒸馏法制备表面化学改性氢氧化镁纳米颗粒李宾杰,徐翔民,张予东摘要:首次将表面改性剂如硬脂酸、硬脂酸锌或稀土偶联剂加入到传统的共沸蒸馏体系中,使Mg(OH)2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和干燥过程同时完成。通过XRD、TEM、FT-IR、TG和CAM(接触角测试)等技术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 标签: MG(OH)2 共沸蒸馏法 表面改性剂 文摘 镁盐 表面化学改性
  • 简介:卤水-氨法制备纤维状碱式氯化镁,氢氧化镁对废水中镍(Ⅱ)吸附性能的研究,高分散纳米氢氧化镁的快速制备及性能研究,几种因素对氢氧化镁料浆过滤性能影响的研究,阳离子微粒助留剂氢氧化镁铝

  • 标签: 纳米氢氧化镁 文摘 镁盐 吸附性能 快速制备 碱式氯化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治疗,分别采用攻击风险评估量表及精神分裂症状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攻击性风险评分和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攻击性风险评分和PANSS评分分别为(1.09±0.57)分、(28.14±3.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0.18)分、(35.26±4.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攻击行为,从而有助于该病的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镁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临床疗效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铁-超铁层状侵入体的一般特征及成因机制,并对世界上著名的斯开利戛德、布什维尔德、斯蒂尔沃特层状侵入体和我国攀西层状侵入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对比。

  • 标签: 超镁铁-镁铁质岩 层状侵入体 韵律
  • 简介:选择了贵州省重要磷矿生产基地一瓮福磷矿浮选尾矿为代表,对其中钙、、磷的矿物学重要特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从而为高磷尾矿的综合利用、白云石与胶磷矿的分离等提供理论依据,对实现磷尾矿资源的二次利用、指导开发者设计科学合理的矿石选冶工艺流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元素赋存形态分析的方法,选用了化学成分、化学物相、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方法等多种手段系统、全面地测定了磷尾矿结构、形貌的重要特征,获得了钙、、磷赋存状态的重要结论,发现了尾矿及其原矿的异同性:磷尾矿中含量最高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是:氧化钙34.11%,氧化镁17.65%,五氧化二磷5.30%;主要以白云石的形式赋存,并有少量以磷酸盐、硅酸盐形式存在,其在各相占的比例分别为99.80%、0.10%、0.10%;磷主要以磷灰石的形式赋存(占97.08%),并有少量以铁氧化物(1.04%)、独居石(O.19%)、磷钇矿(1.83%)形式存在;钙主要以白云石的形式赋存(占96.95%),并有少量以方解石(1.11%)、磷酸盐(1.94%)形式存在。贵州瓮福地区高磷尾矿中的、磷、钙主要赋存形式分别为白云石、磷灰石、白云石。

  • 标签: 磷尾矿 赋存状态 瓮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19岁.2000年9月因病毒性脑炎引起癫痫而服用丙戊酸钠(江苏恒瑞集团药厂).开始剂量为每日0.2g,分两次口服.之后逐渐加量,至2001年2月初时,用法为:每早0.1g,中午0.2g,服药半年以来,月经周期与量均正常.2月中旬加量至每次0.2g,每日3次,自三月份始,连续停经3个月.

  • 标签: 丙戊酸 引起闭经 戊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6年1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应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攻击行为评分、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结果攻击行为评分、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改善攻击行为、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选用。

  • 标签: 小剂量丙戊酸镁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在其中抽取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其中,实现组采用喹硫平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同样采用喹硫平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其小剂量的丙戊酸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显攻击行为进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进行比较,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患者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的1周、2周和5周后实验组患者的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治疗显著,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促进其治疗安全性的增加。

  • 标签: 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患者 攻击行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共抽取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于2019年1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攻击行为评分;患者治疗后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攻击行为评分、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小剂量的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降低患者攻击行为,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镁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