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战士心理健康辅导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我支队卫生队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所辅导的7例存在心理问题的战士作为样本人群,将未实行团体心理辅导的3例战士作为对照组,将实行团体心理辅导的4例战士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战士的SCL-90评分显著性更优,与对照组战士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战士心理健康辅导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显著改善战士症状,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战士 心理健康 团体心理辅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肿瘤患者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又加强其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皆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这种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在常规治疗时加强其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其焦虑、抑郁程度,改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 心理障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效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女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7月所接收的82例产妇,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的产妇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下产妇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孕妇及婴儿的健康,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产前护理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产前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入伍新兵进行心理干预,探讨干预措施对维护新兵心理健康的效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部队新入伍的400名新兵对其进行常规军政训练科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对新兵心理健康的状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心理干预后新兵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SCL-90各因子包括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强迫等均呈现降低趋势。结论对入伍新兵采用护理干预,对改善新兵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以提高新兵的军队战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理干预 新兵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观察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两组人数均等各25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分组护理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观察发现,心理护理组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轻,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显著减轻其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与实践。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挫伤患者自身存在的心理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肾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与把握,之后,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来为患者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干预,最后统计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心理干预之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说明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患者护理前后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挫伤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值得应用。

  • 标签: 肾挫伤 心理特点 心理干预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指导干预对全身麻醉后心理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接受全身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健康教育,研究组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指导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理躁动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躁动程度0级的比例为50%,1级的比例为38.89%,对照组患者躁动程度0级的比例为27.78%,1级的比例为22.22%,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的HR、SpO2以及MA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及苏醒后,两组患者的HR、SpO2以及MAP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趋于平稳。结论心里指导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全身麻醉后的心理躁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指导干预 全身麻醉 心理躁动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在眼外伤患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12例眼外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6例,试验组患者采取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心理承受能力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眼外伤患者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心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身心各方面的康复,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眼外伤 心理评估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均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但不实施心理护理,观察组(60例)则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悲观、紧张、恐惧等诸多不良情绪的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悲观、紧张、恐惧等多项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悲观等多种不良情绪,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 标签: 心理护理 妇科肿瘤 术后心理 不良情绪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