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干奶期选择性治疗是一种在干奶期治疗已经存在的隐性和临床性乳房的方法,还能降低新发感染的风险;许多情况下,选择性干奶牛治疗能够带来经济好处。

  • 标签: 干奶期 乳房炎 干奶牛 治疗
  • 简介:蜂窝织是动物皮下、筋膜下、肌间隙等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特点是在疏松结缔组织中形成浆液性、化脓性或腐败性渗出物.范围比脓肿大,不形成包膜,病变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随着病情的发展,最后可伴有全身性反应。

  • 标签: 蜂窝织炎 化脓性炎症 治疗 病例 水牛 结缔组织
  • 简介:用CMT法(加州乳房测试法)对安次区某牛场的泌乳牛群中的50头牛的20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检测。结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72%,强阳性5%。对其10头检测为强阳性的牛投服盐酸左旋咪唑,加强饲养管理,一周后对给药的10头牛再次进行检验,乳区隐性乳房炎阳性率由45%下降为37%,乳区隐性乳房强阳性率由原来的27.5%下降到10%,结果证明盐酸左旋咪唑对隐性乳房的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奶牛 隐性乳房炎 阳性率 盐酸左旋咪唑
  • 简介:传染性支气管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性呼吸道和生殖道甚至消化道传染病。其特征是气管啰音、咳嗽和打喷嚏;没有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鸡由于呼吸道或肾脏感染可引起死亡;雏母鸡感染IBV后可引起永久性的输卵管损伤,到性成熟丧失产蛋能力;蛋鸡感染后抵抗

  • 标签: 支气管炎诊断 诊断预防
  • 简介: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的防治工作中,抗生素、抗菌素、生物疫苗等的滥用,导致禽体耐药性大增,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大。在此,中草药因其独特性,药效功能多样,成本低廉,含多种营养成分等等,而被频繁用于此病的防控工作中去。文章就此就中草药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的相关工作要点,做系统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中草药 防治 传染性支气管炎
  • 简介:某部组织军犬野外驻训演习期间,由于外界环境应激等因素刺激,致使犬群发生不明原因以阵发性干咳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部分成年军犬相继感染发病,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犬传染性支气管(犬窝咳)。立即启动传染病紧急防控预案,对患病犬进行严格隔离并精心治疗,仅用15天时间便有效控制了疫情,治愈率100℅。

  • 标签: 传染性支气管炎 军犬 呼吸道疾病 实验室检测 环境应激 临床检查
  • 简介:鸡传染性支气管是由传支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该病毒主要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增殖,还可以在输卵管、肠道、肾脏等组织的上皮细胞中进行复制,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肾脏肿胀,及输卵管停止发育或水肿等症状,出现“假母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1鸡传染性支气管病原学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 标签: 传支 BRONCHITIS 冠状病毒科 呼吸道疾病 疫苗毒株 临床症状
  • 简介:仔猪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生急性腹泻,且发病的仔猪多在8周龄以下,而且仔猪出生的日龄越小,则发病率愈高,养猪场户如遇到此类现象,则应高度警惕猪轮状病毒病作怪。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感染猪轮状病毒后,可引起仔猪发生急性胃肠炎,其仔猪发病的主要特征症状为:厌食、呕吐并发生急性腹泻。一般10~60日龄的仔猪较易发病,发病率为50%~80%,病死率一般在10%以内。

  • 标签: 猪轮状病毒病 急性肠道传染病 特征症状 临床症状 病仔猪 腹泻症状
  • 简介:对酶法制备的汉麻籽多肽粉进行急性毒性研究,以期为汉麻籽多肽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经口急性毒性试验》(GB15193.3—2014),采用限量法对每只小鼠按20mL/kg·bw体积于12h内经口灌胃2次上述汉麻籽多肽粉的混悬液,2次总剂量达20000mg/kg·bw。对受试小鼠进行连续14d观察,期间未见任何中毒症状和表现,亦无死亡发生;对小鼠进行大体病理学观察,未见脏器异常改变。结果表明,汉麻籽多肽粉对小鼠经口LD50均大于20000mg/kg·bw,属实际无毒物质。

  • 标签: 汉麻籽多肽粉 小鼠 经口急性毒性
  • 简介:采用半静态法,研究了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敌百虫和聚维酮碘对平均体长6.8cm唇Hemibarbuslabeo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对唇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84、0.55、0.41、0.37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0.07mg·L-1;敌百虫对唇的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9.44、28.00、25.27、23.86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4.23mg·L-1;聚维酮碘对唇鱼骨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8.87、64.90、60.97、57.82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17.29mg·L-1。3种药物对唇的毒性高低依次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聚维酮碘。该研究为唇的病害防治中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 敌百虫 聚维酮碘 急性毒性
  • 简介:2012年12月,三峡库区某农户1头奶牛因采食大量干乐米苞衣发生急性泡沫性瘤胃臌气,采用多种方法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笔者以手术切开瘤胃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目前,国内还没有文献记载奶牛因食人大量玉米苞衣引发急性泡沫性瘤胃臌气的病例报道,笔者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以期广大养殖户引起注意,治疗经验供同行参考。

  • 标签: 瘤胃臌气 泡沫性 急性 奶牛 引发 玉米
  • 简介:三氯异氰尿酸(国际商品名称简写TCCA)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杀菌剂。TCCA的毒性对人体无影响,其在大自然环境中最后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无残留和残毒、不污染环境。TCCA在国外主要用于国防工业、食品、防疫卫生、家庭卫生和畜牧业上。广西南宁化工厂1979年研制成功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 标签: 三氯异氰尿酸 急性毒性试验 TCCA
  • 简介:选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体外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草药,单味相加组成复方一,然后在复方一基础上,遵循中药组方原则"君、臣、佐、使",并结合中医治疗乳房所采取的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方法,添加多味中草药组成复方二。两个复方对患有临床型乳房的奶山羊分组试验,煎取中药原液灌服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复方二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一,这说明中药复方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不是体外简单抑菌作用结果。

  • 标签: 中药复方 乳房炎 奶山羊
  • 简介:穴位注射法就是将药物注入穴位,同时发挥药物和经络的作用,激发租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提高自我修复能力,促使机体快速康复。本案例中将VB12注入犬环跳穴,治疗犬多发性神经,两侧环跳穴各注入0.2ml(1ml:0.25mg),仅1次治疗就可使病犬站立,通过两次治疗病犬完全康复。

  • 标签: 穴位注射 多发性神经炎
  • 简介:鸭肾型传染性支气管是传染性支气管(IB)中的一种嗜肾型毒株所致,临床上以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方式发病,每年的春秋交换季节都易发生,延续到来年,对养殖业的危害较大,防治小好易引起大批的流行。2010年10月下旬,我镇一个养1200只蛋鸭的大户,鸭群在饲养到168日龄时突然发生了以气喘、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 标签: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蛋鸭 诊治 嗜肾型 接触性 养殖业
  • 简介:本试验调查了唐山周边地区奶牛隐性乳房主要病原菌的流行状况,并分离致病菌,确定主要病原微生物是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2种主要致病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根据药物的敏感程度研究组方.选用30头患隐性乳房的阳性奶牛进行体内治疗试验,试验设为3组,经统计治疗结果,得出最佳的治疗药物为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治愈率为90%.

  • 标签: 奶牛 隐性乳房炎 流行状况调查 防治
  • 简介:鸡传染性喉气管(ILT)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对养鸡业造成巨大危害。浙江某鸡场73日龄肉鸡表现精神沉郁、鸡冠发绀、甩头、有湿性啰音、咳嗽、喘气、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出现死亡现象,经临床症状观察、解剖病理变化观察疑似传染性喉气管,又经病毒分离培养,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结果绒毛尿囊膜明显增厚,出现灰色的、边缘隆起中间凹陷的痘疱样病变。经过PCR检测特异性TK基因,最终确诊为该鸡群受到传染性喉气管病毒的感染。通过分析发病原因、及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

  • 标签: 传染性喉气管炎(ILT) 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 PCR检测 TK基因
  • 简介:奶牛日粮中加入适量蛋氨酸锌,不仅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牛体健康,减少奶牛常见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增加产奶量,提牛奶品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又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蛋氨酸锌 奶产量 乳房炎 蹄病
  • 简介:英国谢菲尔大学的科学家表示,饮用绿茶有助遏制关节,因为绿茶中含有两种化合物可阻碍破坏软骨的酵素生成。茶一直被视为保健良品。过去研究显示,茶可预防冠状心脏疾病、中风及若干种癌症。但现在谢菲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中有两种化合物: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ECG(儿茶素没食子酸

  • 标签: 绿茶 化合物 关节炎 保健功能 软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