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02
  • 简介:姜宸英是清初著名文人,尤以古文名世。梳理姜宸英古文之研究史,发现清人对其古文创作较为重视,研究亦较有一定特色,然进入20世纪,便呈现沉寂状态。本文立足于此,对清人于姜宸英古文之研究作客观评述,对现代研究之沉寂及原因作初步探索,并对姜宸英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思考。

  • 标签: 姜宸英 古文之研究 研究方法
  • 简介:要求人们背诵些书(文章、作品),不是泛泛的。做这样的要求,有时很弹性。例如我要求人背书,有时只要求“某些人”,而不是全体、全部;只要求“一点点”的书,而不是很多很多、大多大多的书;只要求上述的人和书只做到或“背”或“诵”,即:有的要牢牢背下来,闭上眼睛就能默述;有的则只须熟读烂读,大体上记下来一些名段名句即可,用不着盲目地苦背、死背。什么样的“某些人”应该背一点书,不仅应该背下一些名段、名句,还应该背下较多的名篇呢?我看至少包括:一,中文系大学生、研究生;二,立志搞文学创作、

  • 标签: 散文 议论 散文 随笔 当代
  • 作者: 曹光常
  • 学科: 文学 > 中国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给中学生学习词汇带来了不少困难。表现如下:学生在读音方面感觉困难很大,难以读准单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还用汉语为英语单词注音;在拼写方面,学生没有意识到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与单词的拼写有着一定的规律,没有通过读音和字母的关系来记单词,常常是死记硬背单词字母的组合;在记忆单词的意义的时候,过分注意该单词所对应的汉语意义的记忆,学生完全靠死记硬背掌握单词。在七年级时,由于词汇量较小,词汇简单,学生尚能应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内容的深化,词汇量的增加,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词汇的记忆已成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于是,逐渐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甚至于放弃这门学科。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10
  • 简介:唐代古文运动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这并不是说经过一场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虽然至韩愈、柳宗元始获成功

  • 标签: 发展史上 古文运动 史上地位
  • 简介:看了阿猫猫的文章后又喜又悲,喜的是当代居然还有第二个喜欢电脑(从猫猫的文风来看,应该是个灌水老手)同时又喜欢古文的人。悲的是难得有一个共同语言的人却好像没在中国读过书似的(并非指文化程度啦)。

  • 标签: 古文观 当代 文章 语言 文风 共同语
  • 简介:桐城派古文家通过选本、考评、圈点、诗话的方式品鉴了阮籍的《咏怀诗》,从姚范《援鹑堂诗话》的考评,到刘大櫆《历朝诗约选》、梅曾亮《古文词略》、曾国藩《十八家诗钞》、吴汝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古诗钞》、吴闿生《古今体诗约选》、《古今诗范》等选本的遴选圈点,特别是方东树《昭昧詹言》的品评,展现出桐城派古文家对阮籍全部《咏怀诗》的接受轨迹,确立了阮籍在魏晋诗歌史上的地位。梳理诸家批注评论,清晰呈现出桐城派古文家对《咏怀诗》整体结构与微观结构的体认,同时透露出桐城派古文家以阮籍替代陆机、张华等的魏晋古诗史观、含蓄迷离的审美情趣及章法多变的诗歌结构观。

  • 标签: 桐城派 阮籍 《咏怀诗》 接受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07
  • 简介:这并不是说经过一场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唐代古文运动虽然至韩愈、柳宗元始获成功

  • 标签: 发展史上 古文运动 史上地位
  • 简介:摘要天圣时期,北宋古文在经历了宋初古文由兴起到低潮的过程后,再次起步。此后,在欧阳修等古文家的领导下,历经三十多年的时间,于嘉祐年间取得了成功。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古文革新能够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诏令、科举改革、古文自身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在前文中,通过对古文革新每一阶段的探索研究,能够看出各个阶段古文革新得以发展的原因是有所差别的,但纵观整个过程,又有几大原因始终贯彻其中,推动着古文一步步走向成功。它的成功也对后世的文学革新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北宋古文革新运动 原因 启示
  • 简介:林纾古文小说处在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雅俗格局转换之间,是将之纳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雅俗格局内来完成的,即试图实践中国古代文学中“雅”的小说——这一完全崭新的事物。在创作实践的层面,林纾虽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某些既定的形式,但也找不到更多新的途径,呈现出尴尬的境地。林纾古文小说创作与五四新文学的小说实践体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一为中国古代雅文学内部的有限调整,一为在西方文学系统中横的移植——从而显示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固有的丰富性。

  • 标签: 雅俗 小说 现代转型 古文小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与现代意义》,《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民族性与现代转换问题》《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我们研究古代文论既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 标签: 中国古文 创造型中国 古文研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6
  • 简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与现代意义》,《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民族性与现代转换问题》《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我们研究古代文论既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 标签: 中国古文 创造型中国 古文研究
  • 简介: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蒙古文学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蒙古文学与比较文学"研讨会于2005年6月4-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吴新英教授致开幕辞,中国蒙古文学学会会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阿古拉,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包明德,著名比较文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安教授,民族出版社社长禹宾熙在开幕式上致辞和讲话.

  • 标签: 蒙古文学 比较文学 研讨会 北京大学 2005年 学科建设
  • 简介:古文辞类纂》中所精选的论辩文是古代论辩文中的典范,本文通过对其进行主题分类和文本分析,以阐明中国古代文人所兼备的学术和政治传统。

  • 标签: 《古文辞类纂》 论辩文 学术 政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01
  • 简介:我于古文学特爱少陵诗─—评张忠钢研杜专著二种詹杭伦全国文学古籍整理的重头戏─—十五家大作家集的校注工作,目下已接近尾声。在老一辈学者的带领扶持下,参加大作家集校注工作的一批中青年学者积累了资料,增添了才干,近年来相继推出了个人专著。这是搞集体项目的副...

  • 标签: 古文学 杜诗学 杜甫研究 文献学 杜甫诗 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