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考察蜂地麻涂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贮存、使用该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梯度HPLC法同时测定盐酸丁卡因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蜂地麻涂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外观性状、pH以及主成分(盐酸丁卡因和盐酸麻黄碱)含量变化。结果:影响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样品在60℃及高湿条件下含量有所下降;长期试验考察结果显示各项质量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蜂地麻涂的稳定性较好,可将其有效期暂定为1年。

  • 标签: 蜂地麻涂剂 稳定性 影响因素 长期试验
  • 简介: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很多疾病产生的原因,而氧化应激又是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大量自由基、活性氧造成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蛋白质硝化,损伤线粒体DNA、线粒体膜结构和电子传递链酶复合物,使氧化磷酸化减弱或不能进行,ATP产生迅速减少,触发进一步的线粒体损伤。因此,抗氧化被认为能够有效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然而,基于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使得大多数药物不能穿过其双层膜到达线粒体内部发挥作用,人们开始研究线粒体靶向抗氧化来治疗相关疾病。

  • 标签: 线粒体 抗氧化剂 MITOQ
  • 简介:目的:分析儿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该院儿科2009—2013年间中药注射液的销售数量及金额,对年度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及药物利用指数,以及抽取41张儿科住院处方,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作一分析。结果:2009—2013年间儿科中药注射液的用药频度同步性较好。结论:儿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较为合理,但尚需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的监测。

  • 标签: 儿科 中药注射液 DDDS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试用”的魔力就在于,在你眼前让你真真切切去免费体验一把“试用”的乐趣,顾客无需付款,但得到的却是超值体验。而这种超值体验对商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影响着其他消费者会不会在看了“体验报告”后去消费该产品。

  • 标签: 试用 催化剂 营销 消费者
  • 简介:目的探讨克林霉素注射导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和救治合理性,为有效降低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中2009~2012年6月收集到346例由克林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克林霉素注射导致过敏性休克与超说明书使用有一定的关联性,预后与及时诊断和合理救治关系密切。结论开展克林霉素安全性监测,及时合理选择和使用救治药品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克林霉素 过敏性休克 分析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吸收促进对芍药苷在大鼠十二指肠吸收过程的影响,筛选最佳吸收促进。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芍药苷含量,分别考察聚山梨酯80、羟丙基-β-环糊精、癸酸钠、去氧胆酸钠和当归提取物对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羟丙基-β-环糊精和当归提取物能显著提高芍药苷的肠道吸收速率,其次是癸酸钠和聚山梨酯80,而去氧胆酸钠则没有作用。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和当归提取物可作为芍药苷口服制剂的吸收促进使用,中药当归配伍芍药使用是合理、有效的。

  • 标签: 芍药苷 吸收促进剂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 当归
  • 简介:目的对钙离子拮抗尼伐地平进行系统的波谱学解析与结构确证。方法运用热分析、圆二色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高分辨率质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手段测定样品的谱学数据,并进行系统解析与归属。结果证实尼伐地平的结构为3-甲基-5-(1-甲基乙基)-4-(RS)-2-氰基-6-甲基-4-(3-硝基苯基)-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酯。结论本法测定结果准确,为尼伐地平的生产和鉴定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数据。

  • 标签: 钙离子拮抗剂 尼伐地平 结构分析
  • 简介:目的:系统总结铋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检索pubmed、万方、CNKI等数据库中与含铋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文章.结果:铋相关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系统最为常见,如腹痛、腹泻、黑便和厌食、恶心/呕吐、口腔金属味、便秘等;其次为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及皮疹、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等,与益生菌和乳铁蛋白联用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铋相关的不良反应大多轻微、短暂和可逆.

  • 标签: 铋剂 幽门螺杆菌 根除 不良反应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与亚低温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性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自由基清除,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血糖、血乳酸、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基清除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自由基清除剂 亚低温 急性脑梗死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注射血栓通与疏血通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疗效,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DNP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前列地尔、血栓通与疏血通注射液。给药前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其肌电图,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三组药物治疗DNP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86.49%、89.74%,疗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治疗后三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显示,三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9.03、8.01、21.06;以B组方案为参照,A、C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分别为257.89、368.3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血栓通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DNP的疗效相当,而血栓通的药物经济学价值高于前列地尔与疏血通,敏感度分析支持该结论。

  • 标签: 血栓通 疏血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药物经济学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防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肾病的有效性.方法将15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81例)和前列地尔组(77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及水化等治疗;前列地尔组(治疗组)PCI术开始前30min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10μg经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经静脉滴入,术后连续静脉注射3d;然后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后24h、72h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和造影肾病(CIN)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2h治疗组BUN及Scr增加值和增加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FR下降值和下降比率以及CIN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可能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造影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造影剂肾病 前列地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