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逆行动脉-颏下动脉下颌骨肌瓣修复Brown2A型上颌骨缺损的可靠性。方法:以逆行动脉一颏下动脉下颌骨肌瓣修复8例因切除良性肿瘤造成的上颌骨缺损。男5例,女3例,年龄16~33岁。其中,上颌骨牙源性黏液瘤3例,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和成釉细胞瘤各2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例。结果:应用逆行动脉一颏下动脉下颌骨肌瓣同期修复Brown2A型上颌骨缺损,所有骨肌瓣均成活,未出现供区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美观效果及功能恢复。随访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逆行动脉-颏下动脉下颌骨肌瓣修复上颌骨缺损快速、简单、安全可靠。

  • 标签: 上颌骨 BROWN 2A型缺损 骨肌瓣 重建外科 义齿修复
  • 简介:用种植体修复上颌前部的单个牙缺失具有挑战性。在种植体植入过程中,手术对软、硬组织造成的创伤会影响日后的美观效果。临床医生选用的手术技巧应是既不损害骨结合,又能避免影响美观的并发症,诸如临床冠增长或牙间乳头破坏等。本研究前瞻性地观察了在单个牙种植体术中,使用2种不同的翻瓣手术设计(即包括牙间乳头的可移动宽瓣和保护牙间乳头的窄瓣)的邻牙槽嵴骨吸收情况。使用窄瓣术后邻牙槽嵴骨吸收明显少于使用宽瓣者,这一差别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 标签: 翻瓣 设计 单个牙种植体 牙槽嵴骨 吸收
  • 简介:目的探索以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对高角拔牙病例进行后牙垂直向控制的临床应用。方法20例矢状骨面型Ⅰ类或Ⅱ类的高角拔牙病例,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于第一、第二磨牙间颊侧植入MAS微螺钉种植体作为垂直向支抗对磨牙实施持续轻力压低,同时微螺钉也作为矢状向支抗结合滑动法回收前牙。结果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上颌磨牙平均压低2.27mm;MP/SN角平均减小2.8°,SNPo角平均增加1.34°;面角(NsPos/FH)角平均增加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能够为高角拔牙病例提供有效的后牙垂直向控制,患者软组织侧貌显著改善。

  • 标签: 高角病例 垂直向控制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 简介:目前,文献对激光用于牙根治疗的合理性不予支持,相反却有一些研究显示,激光作用于根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价CO2激光照射根后对软组织附着的影响。实验选两只狗,采用四个象限设计,一个象限为未治疗对照组,其它三个象限分别为:(1)刮治和根平整;(2)激光处理;(3)激光处理后再辅助刮治及根平整。分组前,每个象限各有三颗牙齿用翻瓣术和骨切除术而暴露牙根。各组根经不同方法处理后,龈瓣复位,自然愈合28天。术前及术后第28天均进行临床附着水平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只经激光处理的样本附着丧失大于对照组和其它治疗组,而且组织学观察表明,在激光处理后带有残余炭化层的牙根表面没有软组织附着的证据。

  • 标签: CO2激光处理 牙根面 软组织附着 组织学评价 实验研究 激光疗法
  • 简介:目的:在三维标准牙冠数据的基础上,实现调验的模拟过程.方法:对牙冠的咬合设计进行一定简化和假定,以势能场函数来模拟调(牙合)的数学表示,并得出相应的求解方程.结果: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实现,给出了调(牙合)的实际例子.结论:用数学公式来模拟描述牙冠设计的调(牙合),有一定理论意义.

  • 标签: 标准牙冠 咬合 调控 三维 构型 目的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骨肌瓣联合颈胸旋转皮瓣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下颌骨合并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下颌骨肌瓣联合颈胸旋转皮瓣修复6例因难治性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缺损。结果:应用下颌骨肌瓣联合颈胸旋转皮瓣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缺损,所有皮瓣均存活良好,未出现供区并发症。所有患者语言、吞咽功能良好,面部外形满意。随访16~24个月,平均20.6个月,患者病情均无复发。结论:下颌骨肌瓣联合颈胸旋转皮瓣制备简单、快速,适合同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下颌骨"L"形缺损合并颊部软组织缺损。

  • 标签: 放射性骨坏死 下颌骨肌瓣 面颈胸旋转皮瓣 下颌骨重建
  • 简介:目的:比较微动力系统辅助拔除阻生智牙与高速涡轮机辅助拔除阻生智牙的优缺点。方法:随机抽取下颌阻生智牙患者163例,分为2组手术,分别使用涡轮机牙钻和微动力系统辅助拔牙。对拔牙手术时间、术中患者自我感觉、术后局部反应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涡轮机组用时略少于微动力组,患者自我感觉、术后局部反应微动力组明显小于涡轮机组。结论:颌外科微动力系统辅助拔除阻生智牙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和使用前景。

  • 标签: 微动力系统 拔牙 阻生牙
  • 简介:目的:观察RECOLITE(脱敏王)治疗老年人静止根龋伴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实验组使用RECOLITE,对照组使用0.48mol/L的氟化钠溶液.记录第3次治疗后的疗效及实验组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结果:实验组:显效50颗(90.90%),有效3颗(5.45%),无效2颗(3.63%),总有效53颗(96.36%);对照组:显效23颗(40.90%),有效29颗(52.72%),无效3颗(5.45%),总有效52颗(94.9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效率差异显著(P<0.05).3个月后实验组疗效:显效43颗(89.58%),有效3颗(6.25%),无效2颗(4.16%),总有效46颗(95.83%).结论:RECOLITE对老年人静止根龋既有消毒作用又对其伴牙本质过敏症具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牙根龋 氟化钠 牙本质过敏 洞漆
  • 简介:目的:比较酸碱唾液浸泡环境下动态循环加载对氧化锆/饰瓷叠层瓷抗弯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氧化锆/饰瓷叠层瓷圆片试件45个,随机分为酸性、碱性及中性浸泡三组,循环加载10000次后进行双轴弯曲测试。用二参数Weibull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性环境下的弯曲强度值最大,碱性环境下的弯曲强度值最小。pH=7组的平均抗弯强度比pH=4组高14%左右,而比pH=8组高45%左右。本实验测得到的Weibull模量值分别是pH=7组15.5,pH=4组15.3,pH=8组8.9。R2值分别是pH=7组0.98,pH=4组0.97,pH=8组0.94。结论:牙科氧化锆全瓷修复材料使用后出现性能下降的疲劳现象,与牙科陶瓷修复体处于不同酸碱度唾液环境有关。

  • 标签: 牙科陶瓷 层状结构 循环载荷 Weibull分析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承办的“第十三次全国口腔颌外科会议暨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拟定于2016年10月13—15日在沈阳碧桂园玛丽蒂姆酒店召开.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 中华口腔医学会 会议 中国医科大学
  • 简介:为促进口腔生物医学水平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和福建省发育与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挂靠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颌面发育 学术交流 再生医学 武夷山 神经生物学
  • 简介:目的:对比脉冲Nd:YAG激光和氟保护漆对牙周基础治疗后根牙本质敏感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牙周基础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出现根牙本质过敏的4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激光组(60颗患牙)Nd:YAG激光照射治疗,涂氟组(60颗患牙)涂布氟保护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周和1个月)分别记录患牙的疼痛程度,计算总有效率以评价短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即刻总有效率激光组为95%,涂氟组为93.33%(P>0.05);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激光组为91.67%,涂氟组为90%(P>0.05);治疗后1个月激光组总有效率为88.33%,涂氟组为78.33%(P<0.05)。结论:Nd:YAG激光和氟保护漆在治疗龈下刮治和根平整引起根牙本质过敏时,1周内的脱敏效果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1个月激光疗效更优。

  • 标签: ND:YAG激光 氟保护漆 牙本质过敏症 牙周基础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成人骨性下颌偏斜患者脊柱冠状形态及躯干平衡性。方法对35例成人骨性下颌偏斜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片和头颅后前位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①下颌偏斜者脊柱冠状形态均不同程度呈“S”型弯曲,正常对照组脊柱基本呈一直线与重力线平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下颌偏斜患者的躯干平衡性均为失平衡(失衡角〉1°),正常对照者躯干平衡性均在正常范围内(失衡角〈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下颌偏斜患者的脊柱侧弯程度和肩失平衡程度与下颌偏斜程度均呈正相关,并呈线性趋势;④下颌偏斜方向与颈椎段侧弯方向具有异向性,与躯干段侧弯方向具有同向性。结论骨性下颌偏斜与脊柱形态和躯干平衡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成人 骨性下颌偏斜 冠状面 脊柱形态 躯干平衡性
  • 简介:“口腔颌-头颈部畸形、缺损重建后的功能康复研讨会”于2014年7月17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演讲厅成功举行。会议由上海市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邱蔚六院士莅临会议指导,来自市内相关单位的近80名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与会。会议邀请包括美国西北大学爱尔赫斯学院丁瑞莹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忠敏教授在内的6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报告题目分别是:下颌骨功能性修复重建(张陈平教授)、上颌骨功能性修复重建(孙坚教授)、喉部手术与嗓音学康复(石润杰教授)、TMD手法治疗与运动(蔡斌主任)、语音科学与语音诊断技术(陈忠敏教授)、吞咽功能康复与训练(丁瑞莹教授)。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功能康复 修复重建 颈部畸形 口腔颌面 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