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PTEN和p-mTOR蛋白在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EnVision法检测61例NSCLC和10例肿瘤肺组织(3例肺结核和7例炎性假瘤)中PTEN和p-mTOR蛋白表达。结果:PTEN在NSCL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27.9%,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4.290,P=0.000),并与肿瘤大小明显相关,与性别、年龄、吸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和pTNM分期无关。p-mTOR在NSCL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2.6%,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725,P=0.010),并与性别、年龄、吸烟、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相关。PTEN和p-mTOR在NSCLC组织中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092,P=0.48)。结论:PTEN在NSCLC组织表达有缺失或减少,mTOR在NSCLC中被激活,PTEN表达缺失和mTOR激活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mTOR有望作为抗肿瘤治疗有效新靶点。

  • 标签: PTEN P-MTOR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护理方法。方法:45例Ⅲ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DT60Gy-66Gy/30f-33f/6w-7w。化疗使用小剂量紫杉醇方案,紫杉醇45mg/m2qw。结果:4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毒性反应,通过心理、饮食及预防感染等方面的护理,不良反应有不同程度减轻,均完成治疗。结论:同步放、化疗病人毒性反应较重,针对不同不良反应进行特别护理,可减轻不良反应。

  • 标签: 肺癌 紫杉醇 同步放化疗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乌苯美司胶囊联合多西紫杉醇和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证实为Ⅲb~Ⅳ期小细胞肺癌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DP方案化疗,试验组DP方案化疗基础上加服3个月乌苯美司胶囊,每位患者完成至少3个周期化疗,观察两组外周血有核细胞CD4/CD8、总生存时间、化疗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在服用乌苯美司胶囊后较对照组CD4/CD8比值显著提高(P〈0.05)。两组客观疗效(CR+PR)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36.0%和43.3%;总生存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均〈0.05)。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DP方案化疗患者服用乌苯美司胶囊后虽客观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长总生存时间,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 标签: 乌苯美司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药(TKI)代表,对于治疗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耐药后出现EGFR-T790M突变阳性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显著,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与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相同,不可避免地出现耐药。其耐药机制复杂,主要包括C797S突变、多种旁路途径激活、小细胞肺癌(SCLC)转化、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EMT)等。本文将对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第三代EGFR-TKI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奥希替尼 耐药机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
  • 简介:铂类化疗药物目前仍然是治疗小细胞肺癌(NSCLC)主要药物,羟基喜树碱是我国特有的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auminatadecaisne)中分离得到纯天然抗肿瘤药物,由于有广谱抗癌作用、不容易产生多药抗药性、与多种抗癌药合用有较高疗效,目前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治疗。我们自2001年3月~2005年5月采用顺铂(DDP)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对29例身体状况较差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顺铂 羟基喜树碱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消积饮、华蟾素联合长春瑞滨对老年ⅢB/Ⅳ期小细胞肺癌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给予46例老年ⅢB/Ⅳ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消积饮30ml/m^2,po,bid×21d;华蟾素20ml/m^2,静滴(iv),qd×10d;长春瑞滨30ml/m^2,iv,d1,8,21天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瘤体变化、PS评分变化、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疾病无进展时间以及毒副作用。结果符合纳入标准46名患者平均给予治疗3.2个周期。该研究总有效率(CR+PR)为19.6%,稳定率(CR+PR+NC)为89.1%,中位生存期(MST)为7.5个月,1年生存率为28.3%,疾病无进展时间(TTP)为5.2个月。该方案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12例出现白细胞下降,2例Ⅲ度疲劳,4例出现肝功能损害,4例出现Ⅰ度神经毒性。结论消积饮、华蟾素联合长春瑞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总体生存质量,且毒副作用微弱,更适合作为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 标签: 中药 长春瑞滨 老年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研究化疗有效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预后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初治或经复治获得完全缓解NHL临床病理特点、化疗方式以及随访结果。结果:(1)112例NHL中,B系占76.8%(86/112),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最常见,占40.2%(45/112);NK/T系占23.2%(26/112),以非特殊性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PTCL)最常见,占12.5%(14/112)。(2)复治病例获得完全缓解时平均化疗周期数为9个,显著多于初治病例(平均化疗周期数为4个)(P〈0.05)。(3)套细胞性淋巴瘤(MCL)和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LBL)复治例数比例分别为57.1%(4/7)和66.7%(2/3),获得CR时化疗周期数均为12个,显著多于其他组织类型(P〈0.05)。(4)本组112例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其中82例随访5年以上,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56/112)和35.4%(29/82)。生存率主要与年龄、B症状、临床分期、LDH水平以及复发情况有关(P〈0.05),而与性别和发生部位无关(P〉0.05)。结论:NHL具有明显异质性,应根据患者各自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学类型综合考虑治疗计划,制定适宜化疗方案。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病理 预后
  • 简介:长链编码RNAs(longnoncodingRNAs,lncRNAs)是基因组一种新型转录本,lncRNAs发现是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领域重要研究进展。尽管lncRNAs几乎无蛋白质编码功能,但大量研究证据表明,lncRNAs调节失常、表达紊乱可导致肿瘤、免疫和神经功能失调等疾病发生[1]。近来也有证据提示,表观遗传调控在骨与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骨肿瘤、

  • 标签: RNA RNA 骨关节炎 骨肿瘤 基因表达调控 关节炎 类风湿
  • 简介:目的研究全胸镜肺叶切除术(VATS)与开胸肺叶切除术(PL)治疗早期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彻底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早期NSCLC患者10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VATS组与PL组,每组各53例.VATS组行VATS治疗,PL组行PL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总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等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7dTNF-α、CRP、IL-6、CD3+、CD4+、CD8+及CD4+/CD8+等水平,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复发及1~3年生存情况.结果VATS组术中出血量、治疗期间总输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7d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与术前差值均低于PL组各指标手术前后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7d患者血清中CD3+、CD4+、CD8+及CD4+/CD8+与本组术前差值均高于PL组手术前后各指标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5.09%)低于PL组(35.85%)(P〈0.05);VATS组术后1~3年生存率高于PL组(P〈0.05).结论VATS治疗NSCLC创伤小,对免疫系统影响小,疗效显著,治疗彻底安全,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全胸镜肺叶切除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疗效 比较
  • 简介:探讨肺低剂量区体积剂量学参数与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lunginjury,RILI)关系。方法收集103例NSCLC放疗患者,通过放疗计划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获得全肺、患侧肺、健侧肺剂量体积参数和平均肺受照射剂量(MLD),采用单因素分析各剂量学参数与≥2级RILI发生相关性,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剂量学参数对RILI预测价值。结果发生≥2级RILI者27例,发生率为26.2%。≥2级RILI患者双肺V5、双肺MLD、患侧肺V5、患侧肺V10、健侧肺V5相对肺体积均高于<2级RILI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双肺V5、双肺MLD、患侧肺V5、患侧肺V10、健侧肺V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0.673、0.690、0.693、0.737,当双肺V5≥52.22%、双肺MLD≥1486.75cGy、患侧肺V5≥62.03%、健侧肺V5≥43.60%、患侧肺V10≥55.67%均可导致肺癌患者≥2级RILI发生率升高(P<0.001)。结论临床制定NSCLC患者根治性放疗计划时,不仅要限定V20、V30、MLD,还应注意低剂量区体积V5对放射性肺损伤影响。

  • 标签: 肺肿瘤 放射治疗 肺低剂量区体积 放射性肺损伤 预测指标
  • 简介:目的:研究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哺乳期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5例乳腺病灶患者,按照术后病理或超声引导穿刺结果分为乳腺癌组(41例)与乳腺炎组(64例),两组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病灶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共检出良性病灶68个,恶性病灶79个。良性病灶检出率最高为慢性乳腺炎(45.59%),恶性病灶中检出率最高为浸润性导管癌(75.95%)。良性病灶多数未见微小钙化,钙化病灶内部呈小条状或斑点状回声,多数病灶后方回声未见明显衰减。恶性病灶多呈微小钙化,钙化病灶内多呈簇状或散在点状强回声,病灶后方回声多明显衰减,良、恶性病灶微小钙化及后方回声衰减情况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病灶内部Ⅱ~Ⅲ级血流比例(82.28%)多于良性病灶(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灶血流多呈不规则穿入型血流信号,良性病灶周围血流信号程度不等。良性病灶弹性成像4~5分为20.59%,恶性病灶为9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灶RI≥0.70为26.47%,恶性病灶RI≥0.70为7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恶性病灶诊断率(67.09%)低于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8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上较单纯超声更具优势。

  • 标签: 超声 弹性成像 非哺乳期 乳腺癌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转移性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EGFR突变型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随访5~2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及随访结束时生存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57.5%vs35.0%,82.5%vs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以1~2级为主,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0%(36/40),与对照组85.0%(3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2个月(95%CI:12.357~18.697)和12.1个月(95%CI:9.354~1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25).结论对于EGFR突变型转移性小细胞肺癌,EGFR-TKI靶向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EGFR突变
  • 简介:目的前瞻性研究IV期NSCLC化疗同期胸内病灶三维放射治疗模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7月入组201例初治IV期小细胞肺癌(NSCLC);中位年龄60岁;KPS≥70分;化疗以铂类为基础二药联合方案,中位数为3周期。化疗同期原发肿瘤计划靶区剂量(DTPTV)中位数为60.3Gy,转移病灶放疗138例。观察疗程完成情况、化疗和放疗相关毒性。结果19例仅完成1周期化疗不进行生存分析和评价治疗毒性。完成完整治疗、足量放疗、系统化疗、缺陷治疗和未治疗分别为32%、14%、14.3%、30.3%、9%;4~5周期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DTPTV≥63Gy中位生存时间为16.1月,较其它治疗生存期显著延长(x。=25.369,P:0.000);Ⅱ~Ⅲ级胃肠毒性为45%;Ⅲ-IV级WBC、PLt、Hb毒性分别为35%、18%、15%;Ⅱ-Ⅲ级放射性肺炎和食管炎分别为9.5%和13.4%。治疗后KPS改善和KPS降低≥10病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4月(X2=78.452,P=0.000),Cox回归分析治疗后KPS变化(P=0.000)对生存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胸内病灶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IV期NSCLC综合治疗模式安全可耐受,4~5周期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DTvrv〉t63Gy可能提高生存期,治疗后生存状态降低严重影响生存。

  • 标签: Ⅳ期NSCLC 同期放化疗 三维放射治疗 生存期 KPS
  • 简介: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100、CD83阳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0例NSCLC病例,采用免疫组EnVision二步法以S100标志DC,以CD83标志成熟DC。对浸润性免疫细胞密度进行测定,方法为:选取癌组织内DAB着色显著区域作为计数区域,计数10个高倍视野以其平均数作为该项指标的最后值,根据免疫细胞在癌组织或癌巢中浸润程度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浸润组和显著浸润组。结果S100+DC广泛分布于癌组织及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60例标本中有38例在癌组织中检测到不同程度S100+DC浸润,它们具有典型树状突起。CD83+DC不具有典型树状突起,多呈椭圆形,多分布于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癌组织中央仅可见零星分布,60例标本中有28例检测到不同程度CD83+DC浸润。癌组织或癌巢中S100+DC浸润密度与患者术后生存期有关,S100+DC显著浸润组有较高生存率(P〈0.05),而癌组织CD83+DC与预后无关。结论NSCLC癌组织或癌巢中S100+DC浸润密度可作为肺癌患者术后一个有价值预后因子,而CD83+DC不具有预后意义。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树突状细胞 免疫反应 预后
  • 简介: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疗效和毒性。方法:60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1000mg/m^2,iv,d1-8顺铂75mg/m^2,iv,d。125mg/m^2,iv,d1-3,化疗。每3周期评价疗效。结果:初治病例RR44.6%,复治病例RR30.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冶疗晚期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有效率,毒性可以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 简介: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对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及15例健康成人血清中ABCG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ABCG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人组(P〈0.05),其术后血清ABCG2水平亦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与健康成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血清ABCG2水平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而术后血清ABCG2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有关。结论ABCG2有望作为判断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有效指标。

  • 标签: ABCG2 非小细胞肺癌 手术
  • 简介:目的: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p53在小细胞肺癌(NSCLC)表达,探讨三者在NSCLC中意义及关系。方法:NSCLC标本45例,常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SP法检测Survivin、Caspase-3和p53表达。结果:Survivin、Caspase-3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55.6%和40.0%。Survivin表达率与NSCLC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Survivin在鳞癌和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也无显著性差异。在NSCLC组织中,高中分化组Caspase-3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且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与NSCLC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p53蛋白阳性率与NSCLC病理分级及组织类型均无关(P>0.05)。Survivin和Caspase-3统计学上无相关性,而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Caspase-3及突变型p53蛋白协同作用,抑制细胞凋亡,对NSCLC演进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SURVIVIN CASPASE-3 P53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方法探讨RASSFlA和Elf-1基因在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方法构建含有72例小细胞肺癌及1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组织芯片,以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TM-900(PV-9000)法检测RASSFlA和Eft-1在NSCLC与正常肺组织中蛋白表达。结果RASSFIA和Elf-1在肺癌组织中均呈异质性表达。RASSFlA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为47.22%(34/72),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100%(10/10),两组间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RASSF1A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4.379,P=O.036);RASSFlA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79,P=0.000)。Elf-1在NSCLC及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1%(53/72)及20.00%(2/10),两组间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O.001),其表达强度与NSCLC分化程度有关(x2=7.116,P=0.028);有淋巴结转移组Elf-1表达强度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5.304,P=0.021);Elf-1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间亦有差异(x2=6.791,P=0.034)。NSCLC组织中RASSFlA和Elf-1蛋白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433,P=0.000)。结论在NSCLC组织中RASSFlA表达下调和Elf-1过度表达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良有关,RASSFlA及Elf-1基因表达检测有望作为NSCLC早期诊断、评估其侵袭性及转移性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RASSF1A ELF-1 非小细胞肺癌 蛋白质阵列分析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ERCC1、RRM1基因蛋门表达对Ⅰ~Ⅲa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法检测Ⅰ~Ⅲa期小细胞肺癌患者ERCC1、RRM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生存分析曲线分析其对生俘预后影响。结果ERCCl、RRMl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珲类型和TNM分期等莘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分期中,Ⅰa期ERCCl、RRM1阳性表达组生存预后较好,提示两种基因蛋白阳性表达在18期患者中是一种保护因素。存IhⅢa期患者中ERCC1表达阴性组可以从含铂化疗方案中获益,可获得生存优势;RRMI表达阴性组对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敏感,可获得较长生存优势。在Ⅰ~Ⅲa期患者中ERCC1与RRM1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Ⅰ~Ⅲa期小细胞肺癌ERCCI及RRM1蛋白表达可以预测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使患者从个体治疗中获益。

  • 标签: 肺肿瘤 ERCC1 RRM1 个体化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情况及对预后影响。方法选取8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种组织中COX-2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关系及预后情况。结果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和survivin平均光密度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阳性表达率为64.71%,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8.82%;COX-2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4cm、低分化、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和有吸烟史患者COX-2和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4cm、中高分化、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和无吸烟史患者(P﹤0.01)。COX-2和survivin阳性表达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均明显短于阴性表达患者(P﹤0.01)。结论COX-2和survivin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小细胞肺癌发生和发展,COX-2和survivin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COX-2 SURVIVIN 非小细胞肺癌 蛋白表达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