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膈疝是指腹内脏器经膈肌薄弱孔隙、缺损或创伤裂口进入胸腔所致。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事业发展及其他因素影响,近年来创伤性膈疝有增多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常合并有多部位、多脏器损伤,容易误诊或漏诊。文献报道创伤性膈疝漏诊率高达12%-66%,死亡率可高达34%,往往因误诊或漏诊最后形成创伤迟发性膈疝。我院从2004年1月-2008年5月收治3例迟发创伤性巨大膈疝。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创伤性巨大膈疝 迟发创伤性 护理 创伤性膈疝 迟发性膈疝 漏诊率
  • 简介:自发性气胸根据肺脏破裂口情况(有无活瓣作用)及胸腔压力高低而分为张力性、单纯性和交通性三种,这对治疗方法选择有一定意义,然而对气胸早期诊断却缺乏实际指导意义。根据我院肺科三十余年来347例气胸临床资料,依据不同临床表现把气胸分作五个类型,以便于临床医师及时掌握急诊处理。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临床分型 单纯性 肺科 急诊处理 临床医师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纤支镜结合化疗对支气管结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80例已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纤支镜结合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以单纯化疗方案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纤支镜、X线检查结果和痰菌转阴状况。结果应用纤支镜局部注药与全身化疗结合治疗支气管结核具有更好疗效,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支镜下局部注药结合全身化疗可达到控制病菌扩增目的,对支气管结核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纤支镜 支气管结核 化疗
  • 简介:目的:本文拟观察强肾扶正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收集病例4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强肾扶正中药方加减,结合含铂化疗方案(NP或GP),对照组单纯采用含铂化疗方案(NP或GP),观察两组近期客观疗效、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体重及毒副反应比较。结果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上,采用强肾扶正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达到比较满意治疗效果。中医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意义[1]。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结合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APACHEⅡ评分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病情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收治共279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岁)临床资料,随访30天。所有病例均逐一采用APACHEⅡ评分分别行入院时、治疗后动态评分,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组、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比较各组APACHEⅡ评分。结果入院时存活组患者,明显低于死亡/复发组APACHEⅡ评分,治疗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降低为(9.86±1.46),病情也明显缓解。入院时药物治疗组(193例)APACHEⅡ评分为(9.97±1.76)、无创通气组(61例)APACHEⅡ评分为(15.20±1.25),有创通气组(25例)评分为(21.16±2.84),APACHEⅡ评分〉24分患者病情较重,住院时间长,预后差。结论APACHEⅡ评分有助于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轻重评估及预后评价并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APACHE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龄
  • 简介:目的探讨cT与MRI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2月份-2014年8月份我院诊治9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所有患者cT与MRI检查图像特点以及检出情况。结果对于肿瘤直径〉5cm患者,MRI与CT关于其内部特点以及周围特征显示情况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肿瘤直径3—5cm以及〈3cm患者,cT显示其内部结构以及周围特征情况显著优于MRI检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MRI检出纵隔肺门淋巴结、血管断面,侵犯情况、积液以及胸膜凹陷征情况显著优于cT检查;CT检出钙化情况显著优于MRI;P均〈0.05。CT与MRI检查周围型肺癌检出率,误诊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T是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重要方法,MRI能够对周围型肺癌诊断提供更多、更重要信息,是CT检查补充手段。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CT MRI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单一药物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106例CAP病人分为两组:试验组53例,莫西沙星0.4g/d;对照组53例,头孢曲松钠2.0g/d联合阿奇霉素0.5/d,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9.2%,发热消失时间分别为(2.64±1.33)d和(5.39±1.25)d,胸部影像明显吸收(〉50%)时间分别为(7.26±2.41)d和(12.68±2.98)d,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和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6%和7.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单一用药在治疗CAP病人中疗效更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西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
  • 简介:目的分析以胸腔积液为首诊肺栓塞患者临床特点,增强对症状不典型肺栓塞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以胸腔积液为首要临床表现肺栓塞患者临床特点。结果71例肺栓塞患者中19例出现胸腔积液,占26.76%;大量胸腔积液1例,中量2例,少量16例;双侧胸腔积液2例,单侧胸腔积液17例,其中右侧8例,左侧9例;3例行胸腔穿刺胸水常规化验均为渗出性胸水。结论胸腔积液是肺栓塞非典型、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上要提高警惕,及时完善D-二聚体检测,CT肺动脉造影检查,以提高确诊率。

  • 标签: 肺栓塞 胸腔积液 D-二聚体 CT肺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P^53、Fas、FasL在原发型肺癌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8例肺癌组织中Fas、FasL和P^53蛋白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Fas表达显著下调、P^53及FasL表达显著增加;P653与Fas低表达。FasL高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P^53与Fas、FasL相互作用且可能与肺癌发生、发展、转移有关。

  • 标签: 肺癌 凋亡 癌基因 免疫组化
  • 简介:介绍我院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空洞4例。病例1:患者某男,25岁。2002年8月胸部CT见:双肺上叶可见斑片状、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右肺上叶空洞形成,可见支气管扩张。2002年10月(口服抗痨药治疗2月后)胸部CT复查见:双肺病灶范围缩小,空洞缩小,支气管扩张无变化。2002年10月5日开始加局部用药,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手术治疗共计6次,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肺结核空洞 支气管扩张 介入手术治疗 胸部CT 右肺上叶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右心衰竭患者治疗作用.方法收集60例中重度OSAS合并右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PAP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PAP,6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六分钟步行实验变化.结果CPAP可改善OSAS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肺动脉压、以及六分钟步行实验(P〈0.05).结论CPAP对中重度OSAS合并右心衰竭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右心衰竭 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 简介:结核性胸膜炎在我国仍是呼吸系统常见一种疾病,在治疗上是否常规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尚有争议.我们对80例结核性胸膜炎进行了随机对照实验,以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否有加速结核性胸膜炎吸收及预防胸膜肥厚作用.

  • 标签: 强的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膜肥厚 治疗方法 药效
  • 简介:目的探讨奥曲肽在治疗老年肺结核大咯血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老年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分别给予奥曲肽和酚妥拉明治疗,疗程四天,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4%、70.96%(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老年肺结核大咯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大咯血 奥曲肽 酚妥拉明
  • 简介:肺炎型肺癌(pneumoniatypecarcinomaoflung,PTCL)是肺癌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特征酷似肺炎,常缺乏肺癌典型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征象,极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通过对1例经病理证实肺炎型肺癌进行报告,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分析该病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发生.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特征 文献复习 carcinoma 圆形肿块 病理学特征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腹腔穿刺腹膜活检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自动弹簧活检针对34例临床上考虑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进行腹膜活检,并进行病理诊断。结果34例患者均经一次穿刺取出腹膜壁层组织,经病理证实结核性腹膜炎26例、转移性腺癌3例、恶性淋巴瘤1例和大致正常腹膜组织4例,一次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经活检明确腹水病因诊断率为88.2%。结论腹膜活检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腹膜活检 结核性腹膜炎 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肺癌上叶切除术后置入单、双胸管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12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3例肺癌(肿瘤位于上叶)患者,分为双胸腔引流管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57.2±9.0)岁]和单胸腔引流管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6.5±9.5)岁]。观察两组引流管持续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单胸腔引流管组引流量显著少于双胸腔引流管组[(746.4±215.9)mLw.(522.4±190.1)mL,P〈0.05]。两组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肿瘤位于上叶)上肺切除术后单胸腔引流管引流效果不亚于双胸腔引流管效果,且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带管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引流管 肺癌 上叶切除术
  • 简介: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1].本研究是对自2008.5-2013.3本院收治43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PT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体会,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华法林 病理生理特征 呼吸功能障碍 静脉系统
  • 简介: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非干酪性坏死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系统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临床上90%以上有肺病变,好发于中青年人,尤其在寒冷地区发病率较多,因该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由于老年人患本病罕见,加上有基础疾病,病情复杂,更易误诊,为提高老年人肺结节病认识,现将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肺结节病7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结节病 临床分析 老年人 系统性疾病 误诊误治 肺门淋巴结
  • 简介:患者,男,60岁,系“突发中上腹痛1天”入院。平素吸烟,有慢性咳嗽史,服用抗生素咳嗽可以减轻。近两天咳嗽明显,自服“红霉素,每次0.2,共三次”治疗,入院当天晨突感中上腹痛,呈阵发性,伴恶心,无腹泻,无发热,无胸闷,无胸痛,无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在当地输液对症等治疗,并停服“红霉素”,无明显效果。

  • 标签: 支气管肺癌 首发症状 突发腹痛 慢性咳嗽 中上腹痛 停止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