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微循环学会批准,中国科协和民政部备案,2013年12月15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李延峰教授担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并做了重要讲话: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类缓慢起病、病程进行性发展且缺乏有效治疗的疾病,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病最为常见。这类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是我国中老年人群最重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许多研究证实,微循环障碍可能是神经变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致病原因。近年来,转化医学越来越受医学界的重视,这一新的模式注重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的相互转化,微循环研究结果和神经变性疾病临床预防和治疗之间如何转化,也就成为神经变性病工作者的重要课题,重视微循环障碍与神经变性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可能为最终治愈此类疾病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

  • 标签: 中国微循环学会 神经变性病 专业委员会 转化医学 疾病学 神经变性疾病
  • 简介: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G-308A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TNF-α基因G-308A多态性与中国人EH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9月1日。由2位评价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Egger线性回归法检测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EH患者1203例和健康对照135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中国人群,基因型GA人群的EH发病风险高于基因型GG人群(OR=1.54,95%CI:1.23~1.92,P<0.001);基因型AA+GA人群的EH发病风险高于基因型GG人群(OR=1.59,95%CI:1.28~1.98,P<0.001);等位基因A人群的EH发病风险高于等位基因G人群(OR=1.58,95%CI:1.29~1.95,P<0.001)。结论中国人群TNF-α基因G-308A等位基因A与EH发病有关。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中国人群 META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评价高血压管理适宜技术的应用效果,探讨高血压规范管理的推广模式。方法按照经济、文化、卫生等基本情况从海安县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6个镇,每个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5个行政村,并按照诊断标准开展高血压病人筛查。按照病人入选标准,规范管理组共入选2000名高血压病人,对照组入选1000名;规范管理组按照方案要求开展2年的分层分级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当地常规处理。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和评价管理效果。结果2年后除失访和退出研究的患者,规范管理组完成管理1945人(失访率2.75%),对照组967人(失访率3.30%)。规范管理组的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率、非药物治疗率及两者均有的比率显著提高(由管理前的20.02%、5.01%和3.65%分别提高到管理后的85.04%、68.59%和60.23%),且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提高。规范管理组病人血压控制率由管理前的4.10%提高到管理后的61.03%,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病人血压控制率由原来的4.13%提高到31.02%,控制率虽有显著提高,但仅为规范管理组的50%左右。规范管理组的高血压病人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改善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率管理前后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变化不大,管理组与对照组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高血压规范管理适宜技术应用效果明显,尤其在改善患者的危险因素上效果显著。

  • 标签: 高血压 规范化管理 效果评价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应用个体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患者,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延续护理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一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精神症状和康复状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一年后两组患者之间的生活质量评分、精神症状和康复状态都有明显的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28(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75.86%),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症患者采取个体延续护理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康复状态,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个体化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管理在提升中药煎药室工作效率的作用。方法根据中药煎药室的实际情况,对煎药室布局、人员素质、中药材领取、煎煮记录、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考察工作效率的变化。结果中药煎药室经一系列改革后,煎药室环境、人员素质、中药煎煮等各个环节均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中药代煎服务增加。结论适时对中药煎煮室的硬件、软件等进行升级,可显著提升中药煎药室的工作效率,提升其在患者心中的形象,保障了中药汤剂质量和中医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了中药煎药室在中医治疗中应有的重要角色。

  • 标签: 中药煎药室 规范化管理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4.1-2016.1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管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饮食控制、运动控制、服药依从性的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危险因素、饮食控制、运动方式、服药依从性的认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高血压采用规范的管理能有效降低并控制患者血压,控制高血压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加强饮食控制,改变运动方式,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规范化管理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细致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就诊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100例临床资料,其中进行常规护理和细致护理的患者各50例,分别作为本次探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结果预期、效能预期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两项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通过进行细致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前分娩自我效能,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细致护理 妊娠高血压 分娩自我效能
  • 简介:目的:探讨和总结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器治疗心衰的疗效。方法:21例心功能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符合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心电图QRS波宽度≥160m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mm的CRT建议标准。评价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术前后的单次最远行走距离、6min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经左侧(n=20)和右侧锁骨下静脉(n=1)CRT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43.3±30.8)min和235min,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9.7±15.5)min和75min;CRT术后单次最远行走距离显著增加[(921.7±253.8)m:(675.8±172.1)m,P〈0.013,6min步行距离术后较术前显著增加[(409.8±43.6)m:(292.5±55.6)m,P〈0.01],而NYHA心功能Ⅳ级者所占的百分率术后比术前显著减少(23.8%:85.7%,P〈0.01)。结论:对左室射血分数〈35%、心电图QRS波宽度≥160m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mm的心衰患者,行CRT可显著改善6min步行距离和NYHA心功能分级。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治疗 心脏起搏器 人工
  • 简介:目的:探究高血压病在社区的规范管理与治疗办法。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50例,随机地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管理与治疗的手段,观察组开展健康教育、规范管理与治疗,并进一步追踪随访,观察并记录病患的状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知晓率、服用药物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推行规范管理与治疗,有助于增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是降低病患血压,保障正常的生活质量,预防高血压疾病及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高血压病 社区 规范化管理 治疗 控制率
  • 简介:目的为提高心内科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提高心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对30名心内科护士至CCU培训一年,培训前后对她们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以及对她们综合能力调查。结果培训前后30名护士培训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及对她们综合能力的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护士通过规范轮转培训能显著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规范化 轮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76例为观察研究病例,依据临床护理实施异同分为观察组(联合人性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8例,观察两组效果差异,分析人性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指导临床对于高危妊娠产妇的护理实践。结果联合人性护理干预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并发症发生、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对孕妇及新生儿有着严重危害,采用人性护理干预进行综合管理,可有效促进母婴健康,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人性化护理 干预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情况对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提供个体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科室已经完善动态血压监测检查并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测得结果清晨高血压者占总人数40%,下午高血压者占30%,夜间高血压者占30%,随机分组后每组分别有清晨高血压者30例、下午高血压者17例及夜间高血压者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根据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指导个体化用药、合理调整用药时间和剂量指导。观察1、2、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平稳控制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院1个月后试验组完全依从性患者为66.7%(33/50例),高于对照组的51.3%(26/50例),试验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81%,高于对照组的53%。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完全依从性患者为86.4%(43/50例),高于对照组的60.0%(30/50例),试验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55%。试验组的降压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时间进行护理干预,指导个体、有效的用药,有利于血压趋于平稳,能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并且能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及预防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病变所致死亡的危险。

  • 标签: 动态血压 高血压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个体治疗方法及患病因素,为突发性聋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确诊为突发性聋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住院单双号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对疾病特点的个体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影响突发性聋患病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个体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偏大(OR=2.087)、发病时间长(OR=1.879)及有并发症(OR=2.093)是影响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中可能的患病因素精神压力大与过于劳累人数构成比最大。结论突发性聋患者的个体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过程中更关注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及并发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适当缓解精神压力、减少劳累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患突发性聋的风险。

  • 标签: 突发性聋 并发症 患病因素 总有效率 临床研究
  • 简介:脑出血为现代医学“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其发病急,病情重,致死率及致残率高,为社会、家庭及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出血量少的脑出血采取内科保守对症治疗,中量至大量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活血瘀法的正确应用,可以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与缓解期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血肿吸收等,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

  • 标签: 活血祛瘀剂 脑出血 细胞凋亡 白细胞介素6 水通道蛋白质4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目的评估2006、2011年中国东部城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的应用变化情况,并探讨影响其使用的因素。方法基于"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回顾性AMI研究"所收集的2006年和2011年东部城市具有代表性的AMI患者的临床信息,评估住院早期(入院24h内)氯吡格雷的应用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的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住院早期氯吡格雷应用的因素。结果共计32家医院的4548份AMI病历纳入研究。中位年龄为64岁,女性患者占31.8%。2006-2011年,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使用率从58.1%增加到86.8%(P〈0.0001)。多因素模型分析中,吸烟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应用率高于非吸烟患者(OR=1.51,95%CI:1.22-1.86,P〈0.0001);相对入院时未合并胸部不适患者,入院有胸部不适的患者更易接受氯吡格雷早期治疗(OR=2.12,95%CI:1.66-2.71,P〈0.0001);院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OR=6.47,95%CI:3.24-12.92,P〈0.0001)患者氯吡格雷使用率高于未接受直接PCI治疗患者。结论过去6年间,我国东部城市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应用得到显著改善,但其应用率与指南推荐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仍存在进一步改善空间。

  • 标签: 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医疗质量 东部城市
  • 简介:心脏再同步治疗(eardiacresvnchronizationtherapy,CRT)在高达40%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疗效甚微,这可能与左室不同步的病因、严重程度、心肌瘢痕组织的数量和部位以及左室电极的置人部位有关。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和合理地放置起搏电极,一直是心衰治疗的难题。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影像学技术 三维 起搏电极 心力衰竭 瘢痕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