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寻高龄住院患者使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之后其营养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高龄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0人,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0人,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使用老年综合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在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得分上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得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提升高龄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营养不良状态。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 护理干预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有喉癌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为其进行气道管理过程中关键检测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实验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进行,其中在2021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医护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在患者的气道管理过程中建立并应用关键检测指标,对比分析实施前后差异。结果:实施前气道湿化评估准确率、吸痰合格率、病情观察及时率、气道湿化的合格率及患者舒适度均低于实施后,实施后气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并应用关键检测指标,可以使得医护人员为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实施气道管理更加规范标准,提升气道管理整体质量水平。

  • 标签: 关键检测指标 喉癌 气道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和完整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质量。方法根据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的、培养模式,以及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要求,应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对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要素及内涵进行分析,拟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法(Delfhi)组织3轮专家咨询,确定了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由思想政治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身心素质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33项三级指标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新的指标体系体现了护理专业职业教育的特点,为评价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学生 护理 院校 卫生职业 教育考核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护理中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与应用。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骨科病房患者 94 例进行研究分析,将 94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我院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采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护理知识了解度和护理态度评分等。 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下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两组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相关指标评分,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知识了解度评分、护理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 P 〈 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质量指标的改善情况,实验组护理后的风险评估准确度、护理有效率、记录合格率以及压疮风险管理合格率等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对比有价值。 结论: 在骨科患者的住院护理中,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后实施的会方案,不仅能够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

  • 标签: 骨科护理 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 构建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专科品质指标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护理品质的影响。方法:对16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品质开展专科指标化管治,把卧位标准率、对消化道出血防范性护理的准确率、对肝性脑病防范性护理的准确率定作对应品质测控指标。比较专科品质指标管治前后负责护士的每项关键水准考查结论、患者在住院时期对护理业务的满意度与并发症发作状况。结果:专科指标化管治后,负责护士对病况的考察评判水准、在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处置突发变故的水准、患者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均高于专科指标化管治前(P〈0.05)。结论:在护理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时引入专科品质指标,开展相关的质控管治,可提升护理人员的关键素质,患者对护理业务的满意度亦得到提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作,充实了专科护理的内在品质。

  • 标签: 肝硬化 乙肝 专科品质指标 失代偿期 护理品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于 2018 年 04 月 --2 020 年 04 月本院血透室接收的 80 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之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集束化护理),每个小组分别 40 例 。 结果:研究组内瘘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且内瘘针滑脱、渗血几率均低于常规组 ( p<0.05 ) 。结论:在血透室中加强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敏感指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透室 内瘘针穿刺 内瘘针滑脱 内瘘针渗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92例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为研究观察主体,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系统X组(予以系统化护理)、常规B组(予以常规护理),每组46例,两组护理2月后观察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前: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氧合指数(PaO2 / FiO2 )常规B组、系统X组差异不大(P>0.05);护理2月后:FEV1、FVC、PaO2 / FiO2 指标系统X组>常规B组(t=17.949、2.847、25.191),P<0.05,差异显著。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系统化护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有很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 系统化护理 肺功能指标 FEV1 FV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于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所取得的积极价值。方法:于

  • 标签: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依据胜任力冰山模型、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理论分析、小组讨论初步确定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Delphi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各指标以及指标的权重分值,构建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咨询积极性分别为91.30%和88.89%: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1、0.912,专家咨询可靠性和代表性好。经过2轮专家对指标的筛选和修正,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8项一级指标,35项二级指标。结论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较全面反映了护理人才培养标准,可以为护理本科生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教育 护理 核心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康复护理对老年 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我院 2019年 3月 -2020年 1月 80例老年 COPD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老年 COPD患者实施心肺康复护理可改善肺功能,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心肺康复护理 老年 COPD患者 肺功能指标 改善作用
  • 简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的新生儿为主的诊疗系统[1]。由于NICU环境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加上新生儿各生理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低且无法用语言表达,疾病的转归及环境的因素会影响新生儿日后的生长发育[2]。为此,为患儿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 敏感性指标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敏感指标监测对提高儿童呼吸科患儿痰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儿童呼吸科收治的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0例患儿采用的是常规方法留取痰标本,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敏感指标监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儿的痰标本送检率和样本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送检率和样本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比组(P

  • 标签: 敏感指标监测 儿童呼吸科 痰标本 采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癌术后患者应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术后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患者为对照组34例,另选取同期肝癌术后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为观察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变化和预后。结果:术前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3.49±0.37)ng/ml、IL-6(0.28±0.04)ng/ml低于对照组的(3.95±0.38)ng/ml、(0.39±0.06)ng/ml(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原发性糖尿病采用分阶段护理,对于血糖指标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7-2023.7,随机收录原发性糖尿病患者,共计60例。根据住院号,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30例样本。对照组常规干预,研究组分阶段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测量血糖指标P>0.05;干预之后研究组的血糖指标控制情况更好,结果比较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各项遵医行为更好,结果比较P<0.05。结论:开展分阶段护理,能够帮助原发性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控制好血糖水平,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

  • 标签: 分阶段护理 原发性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术后患者采取早期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22.5-2023.5期间本科室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利用红篮球分组方法进行分组,4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方案),40例研究组(早期营养护理方案)。对比观察2组病人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转铁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IgM、IgG、IgA,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予以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能够使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能够使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加快术后恢复,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 标签: 早期 胃癌 免疫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净化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8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共计40例纳入研究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20,开展常规临床护理)和实验组(n=20,开展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后,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开展血液净化的过程中积极配合优质护理的效果突出,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液净化 临床指标 心理状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敏感指标在剖宫产患者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产科剖宫产患者162例,年龄23~45岁,均为初产妇。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结果2组护理敏感要素指标对比:观察组各项敏感指标评价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疼痛管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各项敏感指标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体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95%(非常满意20例,满意57例,一般3例,不满意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非常满意14例,满意48例,一般17例,不满意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护理敏感指标 剖宫产患者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婴儿使用小儿保健推拿对其早期生长发育指标的效果。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3月,选取这期间前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儿94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方法,试验组使用小儿保健推拿,比较两组干预后身长测量值、体重测量值以及头围测量值、满意度以及疾病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婴儿12个月时身长测量值、体重测量值以及头围测量值均比对照组好,同时对比疾病发生率,试验组8.51%低于对照组34.04%,试验组满意度95.74%高于对照组76.6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对于婴儿采用小儿保健推拿的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早期生长发育,使得疾病发生率得到降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适宜进行大范围应用。

  • 标签: 小儿保健推拿 生长发育指标 疾病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9.04-2020.04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目标,按照抽签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及观察两组,每组45例患者,前组采取常规护理,后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敏感指标对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透室开展集束化护理,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各项敏感指标,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透室护理 敏感指标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支架患者,共计92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每组各46例。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心脏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使冠心病支架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效果确切。

  • 标签: 综合护理 冠心病 心脏支架 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