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现实导向训练方案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计 112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 n=56 )与采用现实导向训练干预实验组( n=56 ),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 SF-36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 SDSS )与生活能力指数( ADL )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干预后实验组 SD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 指数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现实导向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现实导向训练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部痛点复方当归中药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肩周炎于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肩关节康复训练,观察组30例联合复方当归中药注射液肩部痛点注射,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活动障碍、关节痛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者而言采用复方当归中药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肩周炎 肩部压痛点 康复训练 复方当归中药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把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指标评分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有良好影响,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意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仿真生物电刺激 早期康复训练 急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技术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30例,采用呼吸训练护理技术,观察2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比值。结果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比值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呼吸训练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阻肺患者的护理质量,预防肺功能进一步恶化。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训练 肺功能指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敷贴结合功能训练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至我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0例,用双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于此基础之上应用穴位敷贴结合功能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BASDAI评分以及晨僵时间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97.14%亦优于对照组85.71%,组间数据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结合运动训练的方式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卓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穴位敷贴 功能训练 强直性脊柱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关节活动训练在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后期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关节活动训练,观察组在训练的同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与活动度。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关节活动训练可明显改善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增大关节活动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中药熏洗 关节活动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0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单独膀胱康复训练和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比其两组膀胱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具有重要,能够有效改善其膀胱功能,值得研究。

  • 标签: 穴位针灸 膀胱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应用中药封包疗法,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膝关节被动训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复发率为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复发率为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能大大降低复发率,可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被动训练 中药封包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中运用肩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康复综合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病例数为14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肩部综合训练,观察组接受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肩部综合训练,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分数与对照组分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0.528,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1.319,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取玻璃酸钠肩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康复综合训练的模式效果较好,有利于缓解患者肩部疼痛。

  • 标签: 康复训练 肩关节 脑卒中 玻璃酸钠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认知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在MMSE总分及生活质量SF-36六个分维度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康复训练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延续护理模式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恢复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产后盆底恢复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产后盆底恢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延续护理模式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进行产后盆底恢复。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恢复过程中,延续护理模式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模式 盆底肌康复训练 产后盆底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治疗过程中行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研究疗效。方法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观察组29例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肿胀体积、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肿胀体积、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治疗过程中行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 综合康复训练 肌内效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绪管理训练(心理干预)对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以平衡模式为导向的情绪管理训练,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外来务工人员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干预前后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除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7-8.912,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仅焦虑、敌对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3,5.652;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总分、阳性项目、各因子分(除强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94—8.347;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心理干预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于合并颈椎病的甲状腺患者体位训练依从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来我院接受全麻下开放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合并颈椎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品管圈管理前的35例(2016年5-11月)作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管理后的35例(2016年12月-2017年5月)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体位训练依从性和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体位训练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合并颈椎病甲状腺手术患者体位训练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帮助患者提高其训练的依从性,有效降低其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加速术后康复。

  • 标签: 品管圈 甲状腺 颈椎病 体位训练 体位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尺桡骨双骨折行康复训练护理对临床效果、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尺桡双骨折病患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60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实施康复训练护理,之后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恢复上,两组病患的前臂旋后、前臂旋前、腕尺偏、腕背伸、腕背曲都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病患更优于对照组(P<0.05);病患并发症发生机率,观察组明显更少,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桡骨双骨折行康复训练护理对该病病患的治疗有着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前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肢骨折术后进行综合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康复外科诊治的43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25例)和对比组(18例),对比组实施综合护理,研究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应用视觉模拟法(VAS)评测两组术后患者疼痛度,并对比两组肿胀消退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VAS评分、肿胀消退时间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术后进行综合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促进骨愈合。

  • 标签: 综合护理 康复训练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康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卒中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患者分成研究组(41例)及参照组(41例),对参照组患者单独实施任务导向训练干预,研究组则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观察两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取得的Berg及FMA量表评分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TUC时间)和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KFAROM)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Berg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但Berg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运用不同方法干预后,干预组的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及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运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也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及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但对改善患者下肢平衡方面并不理想。

  • 标签: 康复机器人 卒中 康复 导向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在针刺大脑平衡区长时间留针并同时结合智能平衡仪进行趣味平衡训练对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方法选取农垦总院康复科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国内主流康复技术中西医结合等康复治疗手段,实验组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使用针刺大脑平衡区,并长时间留针,在留针过程中结合智能平衡仪训练。治疗后应用步行Hoffer量表与Holden量表进行步行能力的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组Hoffer量表与Holden量表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实验组评分优于治疗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大脑平衡区长时间留针并同时结合智能平衡仪进行趣味平衡训练对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存在意义,可以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平衡仪 大脑平衡区 留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6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0例/组。将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增用综合性肺康复训练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干预后的FEV1、FEV1/FVC两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中使用综合性肺康复训练可促进其肺功能的有效改善。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综合性肺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干预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精神分裂症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案治疗,膳食联合康复治疗组则予以常规方案联合膳食干预及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康复训练的配合度、精神分裂症、骨质疏松的认知;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自评因子总均分。结果膳食联合康复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膳食联合康复治疗组康复训练的配合度、精神分裂症、骨质疏松的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自评因子总均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膳食联合康复治疗组症状自评因子总均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方案联合膳食干预及康复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骨质疏松的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认知和配合度,减轻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膳食干预 康复训练 精神分裂症患者 骨质疏松 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