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与常规心电图用于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率相较实验组较低,两组数据分析结论相比;对照组的心电异常情况准确性低于实验组。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中可以出提供比较精确的数据分析,这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着重大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本院2021.1.1-2022.12.31期间入院乳腺肿瘤患者80例,均行超声、动态增强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影像学手段的诊断准确性,并对比良恶性肿瘤的MRI影像表现。结果:动态增强MRI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超声(P<0.05)。良恶性乳腺肿瘤影像表现在形态、边缘、强化特征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可发挥积极作用,能够提升诊断准确性,并为良恶性肿瘤定性分析提供支持,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动态增强MRI 超声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或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 46例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冠心病患者为样本,均开展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技术应用价值。结果 动态心电图短阵房速检出率50.00%、短阵房颤检出率52.17%、房性早搏成对检出率54.35%、室性早搏成对检出率52.17%、室性早搏二/三联检出率52.17%、房性早搏二/三联检出率50.00%等指标均较常规心电图高,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明确心肌缺血情况,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通过动态心电图对室性并行心律患者的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7月到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38例室性并行心律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对全部患者均应用动态心电图,记录患者24到96小时的心电活动,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38例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后,32例患者存在室上性早搏,24例患者存在ST段下移,2例患者存在间隙性预激,2例患者存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并且,28例患者伴有其他心电图异常。在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后,新增6例室性心搏患者,2例患者出现2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18例患者在运动后或者是进食后,出现病情发作,20例患者在睡眠、活动以及饮食后无异常。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通过动态心电图对室性并行心律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病情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为了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就需要避免患者进行体力劳动,保证患者的休息,督促患者按时服药,从而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室性并行心律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病情诊断中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时段,在该时段调选资料登记有效的10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接受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技术进行诊断,观察分析最终的检查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脑电图诊断的准确率为68(68.00%),而动态脑电图诊断的准确率为89(89.00%),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而将其应用于癫痫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病情,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方案设置来说极为重要,需要研究人员引起高度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综合性治疗。

  • 标签: 癫痫 病情诊断 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医院内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效果评价工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社区医院内部的高血压患者共计250例,对所有选择到的患者进行动态的血压监测,并且逐个计算患者的日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压。深入分析患者的预后及血压的变异相关情况。结果:在全部的250例高血压患者中,Ⅰ级高血压共计54例、Ⅱ级高血压163例、Ⅲ级高血压33例,各个高血压患者的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压水平均比夜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社区医院 高血压患者 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均予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检查后,采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检出率(P<0.05)。结论: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实施动态心电图干预可提高患者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有利于患者尽早治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老年心律失常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症状性冠心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效果。方法:挑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此阶段我院诊治的无症状性冠心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0例)和研究组(n=4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心电图诊断,研究组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和ST段下移动次数、维持时间及幅度。结果:研究组无症状性冠心病检出率是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T段下移发生次数是(65.74± 14.23)、下移幅度是(0.16± 0.01)、维持时间是(19.16± 2.98),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常规性心电图检测诊断,对无症状性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能够有效提升其疾病检出率,综合性的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状况,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检出率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近2年(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200例考虑为心源性晕厥者,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临床治疗,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86例,占93.00%。晕厥发作93例,占46.50%;根据晕厥状况分为两组,其中无晕厥组与晕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源性晕厥 动态心电图 应用价值 诊断
  • 简介:【摘 要 】 动态微光条件下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 结合实际问题,针对性分析动态微光条件下提高手背浅静脉穿刺技巧,对近几年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提炼,总结静脉穿刺技巧,以提高护士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动态 微光 浅静脉 静脉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60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结果及效能。结果 60例疑似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确诊阳性50例,常规心电图阳性43例,动态心电图阳性48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动态心电图数据更理想;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效能(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能高于常规心电图,其中诊断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比较,P<0.05。结论 冠心病心肌缺血利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及准确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交通心肾法治疗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我院门诊收治的64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每晚睡前服用舒乐安定1mg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交通心肾法治疗,每日一次。两组连续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交通心肾法治疗不寐疗效优于睡前服用舒乐安定治疗。

  • 标签: 不寐 针刺 交通心肾
  • 简介:喉肿物摘除的传统方法是在间接喉镜下进行。我院自1997年7月~2000年3月对345例喉肿物在动态喉镜监视下行肿物摘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动态喉镜 喉肿瘤 外科摘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高位脊髓损伤(SCI)急性期大鼠心肌组织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高位脊髓损伤后6小时(A组)、12小时(B组)、24小时(C组)、48小时(D组)五组(n=6)。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高位SCI大鼠模型。分别于6、12、24和48小时时点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CaSR蛋白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结果与S组比较,高位SCI后各组大鼠血清cTnI、CK和CK-MB,心肌组织钙敏感受体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且cTnI在6小时、CK-MB于12小时达峰值,CK及钙敏感受体蛋白质表达于24小时达高峰;C与D组相比上述各指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S组(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SCI后各组大鼠心肌损伤表象,其中以12小时出现肌丝灶样溶解、肌节大量崩溃、细胞膜破裂、线粒体大量移位和空泡变性,最具代表性,而24小时后趋向损伤减轻。结论SCI大鼠血清cTnI、CK和CK-MB,心肌组织钙敏感受体蛋白质表达均呈动态变化,SCI后48h仍未回复正常,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证实高位SCI急性期发生大鼠心肌损伤,且24小时后趋向减轻。

  • 标签: 高位脊髓损伤 心肌损伤 肌酸激酶 肌钙蛋白I 钙敏感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律失常老年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后确定为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在治疗前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治疗组在治疗前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疾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病情漏诊和误诊率水平。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心律失常疾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3.6%,高于对照组的74.5%,组间差异显著(P<0.05);病情漏诊和误诊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律失常老年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可以使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降低病情的误诊和漏诊率。

  • 标签: 心律失常 老年 动态心电图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便于早期诊断早期防治。方法选择临床上经过多项血糖监测不能明确诊断糖尿病的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其血糖的动态变化情况以便准确诊断。结果所选患者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26例患者空腹血糖均在正常或略高范围,血糖高峰在餐后1.5h左右,血糖高达13mmol/L左右,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为全面的反映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对于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进一步确诊一些单纯依靠静脉采血不能确诊的病例。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空腹血糖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