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性,教师,42岁。左小腿畸形、伴胀痛2余年,加重1月余于2015年11月11日就诊。患者2余年前开始发现左小腿畸形,并伴有胀痛,站立时疼痛明显,曾就诊于多家医院骨科均未明确病因,服用扶他林、塞来昔布等止痛药能短暂缓解疼痛。近1个月左小腿疼痛加重,伴行走困难、活动受限。既往史:2型糖尿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血糖控制良好,余无特殊。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 标签: PAGET骨病 盐酸二甲双胍片 胫骨 缓解疼痛 2型糖尿病 塞来昔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与非瘢痕子宫产妇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再次妊娠产妇纳入本次研究,将选中的再次妊娠产妇按照是否存在子宫瘢痕分成瘢痕组(n=45)和非瘢痕组(n=45),90例再次妊娠产妇均接受剖宫产手术。结果瘢痕组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非瘢痕组再次妊娠产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瘢痕组产妇优于瘢痕组产妇。结论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相比,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接受剖宫产术具有较高的风险,术后恢复所用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须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剖宫产 治疗效果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持续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持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持续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全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本文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妇科的2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分析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采取防治措施。结果200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中有27例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5%;其中气腹压力过大且未将气体彻底的排出症状严重,发生率33.33%;其次是引流管处的皮肤刺激(18.52%)、血管结痴出现脱落(14.81%)、手术的时间过长(11.1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很多,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患者的指征,在术中明确患者子宫与其周围脏器的组织解剖结构下进行严格与熟练的手术操作,术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手术并发症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复杂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82例复杂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治疗组41例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次全胆囊切除术方案,对照组41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全切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指标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术式治疗后,2组患者中转开腹率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均时等指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41例患者手术均时、平均出血量、并发症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41例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复杂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次全胆囊切除术及逆行胆囊全切术均具疗效,但全胆囊切除术操作时间短、出血量低,更利于患者预后康复,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次全胆囊切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应用手术全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手术全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应用手术全期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手术全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脂肪肝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以成为肝炎性病毒的重要病原。脂肪肝又分为酒精肝和非酒精肝。分析非酒精肝的实际发病、诊断、鉴别情况和治疗等内容,明确实际非酒精脂肪肝可能存在的遗传感问题。目前,四分之的非酒精肝患者的病因不够明确,而发病往往又伴随各种其他的问题。分析非酒精肝患者实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分析肥胖者实际体重超标的问题,采用有效的血糖、血脂管理办法,分析非酒精脂肪肝改善的方案,探究治疗酒精脂肪肝探究的干预对策方案。

  • 标签: 非酒精性 脂肪肝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血气胸的可行与安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 2012年 5月~ 2016年 5月收治的 70例创伤血气胸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统计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70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其中 2例患者中转开胸, 8例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在 64min~ 181min之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为( 251.2±55.9) ml。住院时间最短为 5d,最长为 10d,平均住院时间为( 6.4±2.3) d。患者没有出现切口感染现象,同时也没有胸膜腔感染和胸内血块机化现象,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血气胸患者不仅仅要掌握禁忌症,同时也要掌握适应症,是种微创、安全和可行的治疗过程。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创伤性 血气胸 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与分析在治疗风湿心脏病中给予比索洛尔药物治疗的临床可行与安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05月到2016年09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风湿心脏病患者,按照掷骰子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与实验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给药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探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随访6个月和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随访6个月与12个月后,实验组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比索洛尔对于风湿心脏病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降低病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比索洛尔 风湿性心脏病 临床效果 复发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实际的应用效果予以评价。方法在医院内部选取在2010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患有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病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相应的检测;对照组患者的病症采用放射免疫的分析方式进行检测。结果在此次试验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的检测方法进行测定,灵敏度、符合率与特异性各个方面要高于对照组放射免疫分析的检测方法。两组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在生化检验中进行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疾病诊治的准确率,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较为简单,便于该种技术的操作和推广使用,能为后续临床病症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值得在生化检验中广泛应用和深入的探究。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生化检验 应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外伤脾破裂病人的护理方案,从中寻求慢性血吸虫外伤脾破裂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例慢性血吸虫外伤脾破裂病人分为观察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观察组采取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20例全部痊愈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日5至7日,无例有并发症发生。结论本组病例所采用的护理方法是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其护理效果满意,赢得了病人、家属、社会的致好评。

  • 标签: 慢性血吸虫病 外伤性脾破裂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肥胖相关基因多态及肥胖和胆管癌的相关,为肥胖、胆管癌的风险分析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2月~2016年8月,以邢台医专附属二院外科接待的肥胖症患者、肿瘤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单纯肥胖症患者146例,纳入单纯肥胖组,单纯胆管癌患者31例,纳入单纯胆管癌组,胆管癌合并肥胖患者43例,纳入合并组,同期接待的体检卡健康人群5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rs8050136、rs9939609基因分析。结果单纯肥胖组、单纯胆管癌、合并组的rs8050136的CC、AC、AA比重与rs9939609表达TT、AT、AA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rs9939609TT比重低于对照组,AT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标签: 基因多态性 肥胖 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作息的改变,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高发,非酒精脂肪肝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逐渐成为人们面临的常见健康问题之。非酒精脂肪肝病属慢性病,其危象因素主要有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病程可呈进行发展,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等结局。本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显著,预后较差,因此早期筛查与诊断极为重要。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有影像学检测、血清学检查、肝组织活检等,现就非酒精脂肪肝病的临床分类及诊断方式作如下介绍。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分类 诊断
  • 简介:摘要对肢体抖动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从近来的临床调查中可以看出肢体抖动短暂脑缺血发作是种比较少见的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类型,在临床中特别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局灶运动癫痫发作。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应该更加积极的对该病进行研究及探讨。分析致病原因,找出解决办法,避免患者脑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肢体抖动性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无结石坏疽胆囊炎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巍山民康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无结石坏疽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胆囊切除手术,实验组采用胆囊大部分切除手术,经过段时间的护理操作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均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现象中,实验组患者有3例,对照组患者有4例;出现感染的现象中,实验组患者有4例,对照组患者有3例;实验组患者有1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对照组患者有1例出现中毒性休克。结论治疗急性无结石坏疽胆囊炎患者,通过胆囊切除手术或者是胆囊大部分切除手术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治疗效果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急性无结石坏疽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急性无结石性 坏疽性胆囊炎 临床诊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