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小儿肺部疾病影像诊断方式。方法本次小儿肺部疾病影像诊断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结核患者45例,分别进行CT影像诊断检查和X胸片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小儿肺部疾病影像诊断中,45例小儿肺结核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呈现出肺实质侵润和淋巴肿大的胸部影像,同时一些小儿患者具有支气管病变、栗粒性肺结核等胸部影像表现。结论CT影像诊断检查能够有效诊断出小儿肺部疾病的主要胸部影像表现,查出率较高,误诊率较低。CT影像诊断检查较X胸片检查,能够检测出X胸片所未能检测出的淋巴肿大以及原发病灶等问题,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是小儿肺部疾病影像诊断的主要方式,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肺部疾病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疾病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采取随机方案选择本院2010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62例,均予以病理诊断,并对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研究中,女性患者共有51例(82.26%),男性患者共有11例(17.74%),患者性别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3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占有比56.45%;12例甲状腺瘤患者,占有比19.35%;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占有比14.52%;6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占有比9.68%,良性患者与恶性患者间的比例是47/15。结论分析本院甲状腺疾病患者后发现,女性患者总数明显超过男性患者,且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数量最多,疾病以良性为主。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瘤 甲状腺滤泡癌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瑞特综合征、盆腔淤血综合征、淋巴囊肿、空泡蝶鞍综合征以及心肌桥等5例疑难疾病的编码进行分析,总结了5例疑难疾病的编码的主导词以及编码查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疑难疾病 编码 主导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睾丸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216例阴囊疾病进行检查并诊断,肿瘤等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发现睾丸疾病48例,睾丸肿瘤13例,睾丸炎症16例,扭转4例,外伤3例,隐睾6例。睾丸微石症4例,睾丸囊肿2例。结论高频超声对睾丸疾病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睾丸疾病高频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的普及,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及医药卫生的进步,人类寿命逐年增加,我国老年人口在十年前已超过7%,是名副其实的老年化国家,相继而来的是慢性疾病的增多,医疗资源的大量使用,迫使医疗保健财务濒临破产,这在已开放国家的面临类似难题,因此许多国家开始强调疾病预防。通过探讨老年人健康护理及疾病的预防,帮助老年人形成正确的理念和行为,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心理保健,提高老年人健康知识水平,引导老年人自觉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其自护能力,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处于最佳的生活状态,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老年人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得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5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控制效果差者198例,控制较好者302例,分析不同控制效果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总结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控制效果的有关因素。结果经分析,患者的学历、体重、年龄、性别、运动、BMI、饮食、心血管知识认知以及嗜酒烟等均对社区慢性心管疾病患者的控制效果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社区医生人员需要对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因素加以了解,有助于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控制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心血管疾病 控制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肾康注射液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住我院肾内科的4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肾康注射剂,两组均观察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记录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情况等,并依据判定标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3.9%,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肾康注射液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结合循证医学(EBM)应用于肾脏内科实习医师的培训中,有利于培养肾脏内科实习医师的临床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

  • 标签: 肾脏内科 教学方法 循证医学 实习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途径治疗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联合结肠途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的大肠杆菌低于对照组8.65±1.01vs9.67±1.03logCFU/g,乳杆菌高于对照组9.63±1.05vs7.51±1.13logCFU/g,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肠途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

  • 标签: 结肠途径治疗 肠道菌群失调 慢性肾脏病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对BenchMarkSpecialStains全自动染色机与手工方法在肾脏PAS染色中的比较予以探讨。方法30例肾脏穿刺标本分别实施BenchMarkSpecialStains全自动染色机与手工方法在肾脏PAS染色。结果手工染色时在染色时间不延长的情况下标本着色鲜艳程度随着染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外院标本(儿童标本)明显。机器染色结果稳定。结论全自动特殊染色机在肾脏PAS染色中流程标准化其效率、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确实优于手工操作。

  • 标签: 过碘酸雪夫染色 肾脏穿刺 全自动染色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五聚素3(PTX3)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关系。方法120例CKD患者分四组,每组30例①CKD3期组;②CKD4期组;③CKD5期非透析组;④CKD5期透析组,另选健康对照组健康正常人30人。患者均常规检测尿素氮、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各组GFR,用放免法测定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a)。结果1.PTX3、hs-CRP、TNFa等炎症介质在①组、②组、③组、④组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随着GFR的降低,PTX3水平逐渐升高①组<②组<③④组(P<0.01)。3.hs-CRP随着GFR的降低,①组、②组、③④组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TNFa随着GFR的降低,①组、②组、③④组呈逐渐上升趋势,但①组、②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③④组>①组(P<0.05),③④组>②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5.24小时尿蛋白定量③④组>②组(P<0.05),②组>①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6.CKD5期血液透析组与血透前、血透后PTX3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KD患者体内都存在炎症状态,PTX3、hs-CRP、TNFa均高于健康人。与CRP相比,CKD患者的肾功能、尿蛋白与PTX3关系更为密切。PTX3与CKD患者的GFR呈直线负相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直线正相关。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血浆五聚素3(PTX3)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肿瘤坏死因子(TNFa)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a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观察3例肾脏EAML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3例年龄分别为47、50和63岁,均无结节硬化症。光镜下肿瘤主要有异型上皮样细胞组成,弥漫或巢片状排列,部分区域有血管周上皮样排列,其中2例可见出血和坏死,肿瘤细胞体积大,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嗜酸性颗粒状,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多核巨细胞散在其中,3例均可见经典AML成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瘤细胞HMB-45阳性,SMA、Vimentin散在阳性;上皮细胞膜抗原(EMA)、CK、S-100、CD10均阴性。2例患者术后12个月状态良好,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1例患者手术后33个月颈部发现肿瘤转移结节。结论EMAL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而肿瘤细胞的不典型性、出血、坏死、核分裂象活跃提示肿瘤具有恶性潜能或预后不良,须密切随访。远处转移为该肿瘤恶性的确切证据。

  • 标签: 肾肿瘤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免疫组织化学 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综合管理,观察高尿酸血症控制情况。方法选取80例在CKD门诊规律随访的CKD3~5期非透析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通过健康教育、营养管理、指标监测、用药指导等,加强对其的综合管理。随访6个月,对比管理前后患者尿酸控制情况,评估综合管理的实际效果。结果患者接受CKD专科综合管理后,血尿酸下降为324.12±11.69umol/L(P<0.05)。结论加强综合管理可以改善CKD患者高尿酸血症。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高尿酸血症 综合管理
  • 简介:摘要肾脏在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分泌及降解中起重要作用,肾脏损伤将会导致甲状腺生理功能紊乱.本文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通过测定其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评估判断患者的病情,为行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血清甲状腺激素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氟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MPO活性的影响,探讨异氟醚肾脏保护机制。方法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假手术组,只切除右肾,开腹45分钟后关腹;B组缺血再灌注组,切除右肾后左肾建立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分钟,再灌注3小时;C组异氟醚缺血再灌注组,用浓度为1.2%异氟醚吸入麻醉,切除右肾后左肾建立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分钟,再灌注3小时,缺血和再灌注期间持续吸入浓度为1.2%异氟醚。各组实验动物于24小时后处死,测量血浆肌酐(Cr)和尿素氮(BUN)值,检测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做肾组织病理切片。结果B组和C组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肾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均较A组显著增高(p<0.05),但C组含量较B组含量低,且组织切片提示肾小管结构破坏严重,C组比B组损伤轻。结论异氟醚对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与异氟醚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有关。

  • 标签: 异氟醚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肾脏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并对其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7月在本院行肾脏部分切除术的共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肾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来说,在其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不仅能缩短患者首次排便和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还能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肾脏部分切除术 围手术期 可行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