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拟技术在护理本科生综合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级331名护理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模拟技术的综合性实验教学2次,共8学时,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案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操作项目在4个以上。结果92.5%的护生认为有助于提高护理技能操作;94.3%的护生认为在实验中能体验到临床工作的真实感;89.7%的护生认为能培养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结论采用模拟技术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能有效帮助护生体验临床真实感,训练护生全方位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促进护生临床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护生 模拟技术 综合性实验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应激事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机制及其药物防治。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并随机分成2组,辛伐他汀干预组(E组),高脂应激组(G组),设立高脂非应激对照组(D组),应激非高脂对照(H组)。用混合应激法对E、G、H组家兔致应激并监测血清ET-1、hsCRP、IL-6水平。13周后处死动物取主动脉染色分析斑块面积比。结果应激后,应激各组(E、G、H组)ET-1、hsCRP及IL-6水平较应激前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非应激对照组(D组),P<0.05。高脂应激组斑块面积百分比高于高脂非应激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斑块面积百分比低于高脂应激组(P<0.05);而与高脂非应激对照组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神心理应激可致血清ET-1、hsCRP、IL-6水平升高,并直接或间接导致内皮细胞损害和功能障碍,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加速加剧;辛伐他汀可能作用于内皮细胞,发挥保护性作用,从而使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延缓或者使其程度减轻。

  • 标签: 应激 激素 动脉粥样硬化ET-1 hsCRP IL-6 辛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拟定位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尖端异位调整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自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PICC置管导管尖端异位的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在模拟定位机显示协助下调整导管尖端至上腔静脉下1/3处,一次成功14例,二次成功2例。对照组16例在彩超下调整导管尖端达到上腔静脉下1/3处,一次成功11例,二次成功3例,三次成功1例,失败1例。结果在模拟定位机在行肿瘤患者PICC置管尖端异位调整中可有效提高成功率,节约时间,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可视度高,调整准确、方便。结论模拟定位机可有效协助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调整。

  • 标签: 模拟定位机 PICC 异位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角色模拟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级本科选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各56人,实验组采用角色模拟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法教学。学习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综合能力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两组的授课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及综合能力考核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色模拟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情景

  • 标签: 角色模拟 临床教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三维适形放疗中应用诊断CT模拟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制模固定体位后,运用诊断CT机对其进行模拟定位扫描,将其输入到相应计划系统中制定出放疗计划,结束放疗后,使用诊断CT进行复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准确定位,并采取相应放疗治疗法,总有效率为87.7%,近期无出现严重放疗反应,且无并发症。结论在三维适形放疗中运用诊断CT模拟定位,效果较为明显,定位较准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诊断CT 模拟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情景教学在手术室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于我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护士,同批次人员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以“翻转课堂”为基础的情景教学模式,所有人员培训周期为3个月。以各专科腹腔镜手术配合标准为评价指标,分别考核两组护士器械安装、拆卸、清洗、摆台及手术配合质量。结果①研究组在腔镜器械的安装、拆卸、清洗、摆台评价中得分较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研究组护士在手术配合质量评价得分中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的规范化培训能够快速、有效的促进轮转护士知识的内化,提高了轮转护士的手术配合质量以及手术室临床带教的效率。

  • 标签: 翻转课堂 规范化培训 轮转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教师引导、模拟床旁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实验班及对照班各一个,实验班采用教师引导、模拟床旁教学法,对照班采用讲授法。教学结束后,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纯病例考试,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引导、模拟床旁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此种教学方法的喜欢程度达到95%以上。结论教师引导、模拟床旁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

  • 标签: 教师引导 模拟床旁教学法 外科护理学
  • 简介:摘要小分子BH3模拟物,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分子靶向抗癌药物,不过由于这种药物缺少足够的先导分子,因而在临床试验候选药物分子方面,仍具有分子药理机制的不足。人们对于BH3沟槽表面复杂功能、结构缺乏了解,使得药物分子理性设计受到限制。对此,应研究发现新的小分子BH3模拟物,能够在分子药理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优势。在研究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过程中,采用此类小分子,对Bcl-2家族蛋白功能进行研究,使药物抗癌分子药理机制更为完善,了解BH3沟槽分子结构特征,进而为BH3模拟物理性设计提供依据。

  • 标签: 小分子BH3 模拟物S1 抗肿瘤 分子药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情景剧用于构建外科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同班的56名同学,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情景剧综合性实验教学方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同学在无菌准备,换药术,心脑肺复苏等合作性操作项目中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同学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同学在认识手术器械和打结两个个人完成的项目考试中的得分没有差别,P>0.05。两组同学对所接受的教学方式的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在提高合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有利于理论于实践结合等各个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是试验组同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学,均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情景剧用于构建外科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良好,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有利于理论于实践结合,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 标签: 情景剧教学 外科学 综合性实验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模拟场景加专科培训法教学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的40护生为对照组,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的大专护生4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带教老师先进行模拟场景专科训练后再进入手术室实习,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结果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及手术配合能力,提高医生的满意度及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模拟场景专科培训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相长。

  • 标签: 模拟场景 专科培训 护生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TEPrimusRS模拟仿真训练系统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早期康复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0例,按照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联合BTE训练,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A组术后三月Lysholm评分(72.90±4.49)分,膝关节活动度(102.0±3.23)°,股四头肌向心峰值(40.01±3.28)牛·米;B组术后三月Lysholm评分(80.70±3.29)分,膝关节活动度(107.1±2.94)°,股四头肌向心峰值(44.44±3.60)牛·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E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可以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增强肌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模拟仿真训练 膝关节置换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09年7月~2010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168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教学法,将两组实习护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考核,应用情景教学法护生的理论考核、单项操作及综合操作考核优良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且师生双向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情景教学法可使实习护生在演练中获得更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可缩短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临床适应期,对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及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手术室带教 情景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效果
  • 简介:摘要临床见习课是理论学习到临床时间的桥梁,是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角色转换过程中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采用PBL教学法结合妇产科医用模拟教具的方法实施临床教学,既能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又能够锻炼、提高学生的诊疗技巧,减少患者隐私权的暴露,进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医用模拟教具 妇产科 临床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医学(EBM)联合情景式PBL教学在肿瘤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规范化培训生72例,在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6例。取循证医学(EBM)联合情景式PBL教学的是观察组,择单纯性循证医学(EBM)的是对照组。经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肿瘤科相关理论知识测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和肿瘤科理论知识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科临床规范化培训生的带教中,采用循证医学(EBM)联合情景式PBL教学,能够更好培养住院医师自主学习习惯及循证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方法、能力、意识及思维的发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肿瘤科 临床带教 循证医学(EBM)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先导结合模拟病人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来我院妇产科进行临床见习的两个本科班纳入本研究,1班(50人)纳入观察组,按照以问题为先导结合模拟病人教学法进行见习带教;2班(50人)纳入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见习带教,比较两组入选者带教结束后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例分析得分、医疗诊断得分、护理诊断得分、护理措施得分、健康教育得分以及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先导结合模拟病人教学法可提高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见习带教 以问题为先导结合模拟病人教学法
  • 简介:摘要生殖细胞移植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理想途径。为了获得有功能的生殖细胞,模拟适合的微环境十分关键。添加BMP4的睾丸支持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为细胞分化提供需要的接触和细胞因子微环境,通过激活SOX17通路,推进多能细胞向男性生殖细胞方向分化。

  • 标签: 诱导多能干细胞 微环境 生殖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模拟注射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初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胰岛素治疗患者提供易于掌握操作的注射方式。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干部病区首次接受胰岛素笔注射教育的糖尿病病人86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应用胰岛素示范笔在模拟皮下注射练习后,再由患者自行进行胰岛素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胰岛素注射教育进行宣教。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成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注射成功率不同,干预组患者注射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示范笔临床应用方便可行,安全性较高,易于让首次接受注射的患者接受,有利于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操作的掌握,提高患者注射安全。

  • 标签: 模拟注射 2型糖尿病 首次注射
  • 简介:摘要疼痛是常见病、多发病。是身体不健康的信号。随着疼痛治疗方法的逐渐增多,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报道也时见报端。本文所报道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是较典型和常见的病例,虽无生命危险,但给患者造成了痛苦和不同程度精神负担。所以严格操作规程和加强管理至关重要。

  • 标签: 疼痛治疗 不良反应 管理操作规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肋骨骨折在肋骨带外固定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案治疗对疼痛程度和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100例,均为我院胸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单用肋骨带外固定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案治疗(观察组,n=50)疼痛评分、康复指标、治疗效果开展对比。结果两组骨折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经评估为98.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肋骨骨折在肋骨带外固定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缩短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单纯性肋骨骨折 血府逐瘀汤加减 疼痛评分 骨折愈合时间 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