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及照顾者家庭护理能力影响和效果。方法将60例血液透析患者及照顾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实验组在护患沟通效果、自我感觉透析效果、治疗环境舒适度、患者运动功能及总评价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及照顾者家庭护理能力,有效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不适,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家庭护理 照顾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感交互技术对改善脑病共济失调患者控制能力的有效性。方法30例脑病有共济失调症状患者分为体感游戏干预组和常规康复对照组,最终干预组16例、对照组14例完成研究。对照组进行康复,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体感游戏训练。干预前及干预后30天、90天,根据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进行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共济失调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30天、90天后,共济失调评分的差值干预组较对照组均改善(P<0.05)。结论体感交互技术可改善共济失调患者控制能力

  • 标签: 脑病共济失调 体感交互技术 共济失调评价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改善及自护能力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住院并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再给予延续护理。将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自护能力进行评估,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将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自护能力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院后的自护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护能力,而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血液透析 并发症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对其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影响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20183-20193月选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信息均输入Excel表格,按照编号的单双数排序分组(各49例),其中49例奇数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9例偶数者实施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妇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保健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孕产期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可明显提高孕妇保健护理能力,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

  • 标签: 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 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 新生儿发育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认知行为护理在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自护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患者术后采取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青光眼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系统康复干预治疗在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社区服务中心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采取早期系统康复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发现研究组各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系统康复干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促进病情稳定,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生活能力 早期系统康复 脑梗死 干预治疗
  • 简介:摘要评判性思维是临床护理工作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是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联合查房可以结合临床病例,对护理带教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有积极影响。分析心外科医护联合查房对护理带教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影响,总结经验,改进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护理带教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评判性思维 医护联合查房 教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新途径。方法选30名江汉大学亚心分院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参加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活动,在护生调查活动前后,采用美国护理学家Nkongho编制的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AbilityInventory,CAI)两次对护生进行关怀能力测评;调查该组学生参加门诊满意度调查后人文关怀能力的变化。结果该组学生在参与门诊满意度调查后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体验前(P<0.05);结论护生参加满意度调查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为建立人文关怀能力的临床培养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护生 满意度调查 人文关怀能力
  • 简介:摘要为全面了解实习前培训对护生实践能力影响效果,采用问卷填表法和实验对照法对2006级、2007级护理专业的各100名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实习医院的评价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强化实习前培训,提高了护生的实践能力,并赢得了医院及带教老师的好评。

  • 标签: 实习前培训 实践能力 培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PICC置管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所以本文根据PICC置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需求及现状,提出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作出如下综述。

  • 标签: PICC置管 健康教育 自我护理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6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2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PICC标准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自护能力评分,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CC标准护理 置管 自护能力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化产科护理对产妇母婴结局及母乳喂养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原则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两组产妇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化产科护理方式,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母婴结局以及喂养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产妇进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数据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母婴结局数据低于对照组;在母乳喂养方面,母乳喂养能力有明显提升;数据统计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化,产科护理在产妇的护理过程中能够大幅度缩短产程时间,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对增强母乳喂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实现了产妇对护理效果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产妇 家庭化产科护理 分娩情况 母婴结局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BS教学法对中医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入职的10位实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5。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观察组给予CBS教学法。比较两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结果:观察组学习效果(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教学质量(知识讲解、课堂互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CBS教学法 常规教学 学习效果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干预对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各项ESC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遵医行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改善其遵医行为,减轻其不良情绪,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连续护理 艾滋病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2023年-2024年1月份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这些患者入院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和观察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社区护理,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经对比研究数据发现,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结果均有差异性,P值均<0.05。结论:将社区护理运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水平控制的更好,值得提倡。

  • 标签: 社区护理 老年高血压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卓越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液透析时间、年龄等基本资料将患者分成两个小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小组是常规组,接受卓越护理的小组是实验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结果:在比较血液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后可以发现,常规组在该指标方面要比实验组组高p<0.05;在比较血液透析期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后可以发现,常规组在该指标方面要弱于实验组p<0.05。在比较 自我管理能力指标后可以发现,实验组在该指标方面要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接受卓越护理后,患者无论是自我管理能力还是生活质量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变化,且在透析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明显的降低,说明卓越护理应用后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卓越护理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影响。方法:从我科2023年4月到2024年3月选取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1:1的比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每组30例,对比两组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FMA、ADL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后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 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DOPT模式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妇科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并以PICC作为静脉通路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PICC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ADOPT模式,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ADOPT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ADOPT模式应用于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ADOPT模式 妇科肿瘤 化疗 PICC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实习护生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结合CBL教学模式对其急救能力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实习护生80名,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0名观察组和40名对照组。对照组实习护生采取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实习护生则开展体验式教学结合C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最终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护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急救应急能力各指标考核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占据优势,(P<0.05)。结论:在儿科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联合CBL教学模式,可进一步提升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急救能力

  • 标签: 儿科 护理教学 实习护生 急救能力 体验式教学 CBL教学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