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少华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摄影家,与沙飞、郑景康、吴印咸并称为红色摄影史上的四大摄影家。2013年,少华之子志民将一批珍贵的少华原版摄影作品捐赠国家博物馆。这批照片大部分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堪称经典。少华拍摄的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等典型题材作品,既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又不乏细腻的表现力。由于抓拍内容和画面美感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他的镜头也对准挣扎在苦难生活和炮火前线的最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表现最平凡的人物和生活点滴,透露出其浓厚的人文关怀。少华在其从事摄影工作的一生中,还重视摄影人才培养和摄影理论研究。他是我国摄影理论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 标签: 石少华 摄影 抗日战争
  • 简介:自良渚文化早中期和大汶口文化早中期,中锋锯齿刃钺的设计已经基本定型。作为一种有明显设计特征、使用以中小型墓葬为主的玉石钺可能形成了器物区隔理念,并被甲骨文记录成"我"。此类玉石钺至商周阶段时均发现于大中型墓葬,可能反映了商周时期的仿制和收藏的理念,因此这类器物参与了文明形成阶段的阶层分化和固化过程。

  • 标签: 先秦时期 锯齿刃石钺 传承与发明
  • 简介:元代,画竹之盛为前代所无,画竹风格也五彩纷呈,但画竹的大类中也有许多细微的讲究。比如有专画双勾竹,青绿设色,细笔渲染;也有专画水墨竹,"大笔儒染何淋漓",是写意墨戏的风度。李衎(1244~1320年)则为水墨竹之泰斗,挥洒自如,风度翩翩,足以让后人叹服。

  • 标签: 集贤大学士 太常寺 画竹 小吏 双勾 石图
  • 简介:墓文与买地券、衣物疏同为重要的墓葬文献之一类.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主体的河西地区出土有大量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墓文,笔者多方蒐辑,得其中文字信息保留相对完整者60余件.今结合传世文献及田野调查所获,进行文字校勘和河西历史地理、丧葬风俗、民间信仰以及语言文字、书法、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考察,以探讨其文献和历史价值.

  • 标签: 河西走廊 镇墓文
  • 简介:鱼纹,陶瓷装饰的传统纹饰之一,广义上可包含由鱼纹和其它纹样组合而成的纹饰,狭义上仅指纯粹鱼纹或以鱼纹为主体的纹饰。鱼纹早在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彩陶中即已出现,河南临汝出土有鹦鱼石斧图彩陶缸,其后的商周青铜器、玉器,秦汉的漆器、彩陶上,鱼纹均得到广泛应用。到了唐代,鱼纹开始用于瓷器装饰。宋代定窑、景德窑、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都有大量的鱼纹装饰,明清之际景德御窑生产的鱼纹瓷种类繁多,最为引人注目。

  • 标签: 景德镇窑 鱼纹 明清时期 新石器时代遗址 清宫 传统纹饰
  • 简介:墓文与买地券、衣物疏同为重要的墓葬文献之一类。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主体的河西地区出土有大量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墓文,笔者多方菟辑,得其中文字信息保留相对完整者60余件。今结合传世文献及田野调查所获,进行文字校勘和河西历史地理、丧葬风俗、民间信仰以及语言文字、书法、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考察,以探讨其文献和历史价值。

  • 标签: 河西 镇墓文 镇墓瓶 魏晋十六国
  • 简介:正2002年6月—10月,为了配合110国道集—老(集宁至老爷庙)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乌兰察布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察右前旗巴音土城村二台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二台沟遗址为一古村落遗址,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东部有墓葬区,集老高速路

  • 标签: 金元时期 察右前旗 墓葬形制 村落遗址 随葬品 乌兰察布
  • 简介:正定临济寺澄灵塔是佛教临济宗的创始人义玄禅师的舍利塔,本文介绍了嵌于塔上的三方不同时代的刻,对其文字内容、刻制时间及历史背景做了考订,并将雍正十二年谕旨刻中加封的20位名僧的简况整理附后.

  • 标签: 正定县 临济寺 澄灵塔 刻石 文字内容 历史背景
  • 简介:碳十四所测年代与实际日历年常有误差,所测3000年以远的标本,常短10%左右的年代。树轮校正的实质是使偏近的碳十四年代复原。家河文化早期的时间当为3000B,C~2300B.C.,家河文化晚期(或称后家河文化)约为2400B.C~1900B.C.。家河文化早、晚期大约有100年的过渡期。当一些地方进入后家河文化时,另一些地方仍处在家河文化阶段。

  • 标签: 碳十四测年 石家河文化 后石家河文化
  • 简介:徐州汉画像馆新征集到画像11块,其中包括大禹治水图、应龙、穷奇、伏羲、雷公、玄武等图像.此11块画像石雕刻技法均为剔地平面阴线刻,时代为东汉晚期,具有浓厚的草原文化风格,与中原汉画像内容有所区别.

  • 标签: 东汉 画像石 外来文化
  • 简介:汉画像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它较早地出现在徐州地区,与这里的自然条件及西汉时期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密切相关。汉画像石墓出现在西汉早期,在产生之初并不统一。椁墓逐渐成为画像石墓的主流与身份较低的人对中型墓葬的一些葬俗进行模仿有关。早期画像的画像内容较为简单,基本是对现实的模仿,同时又表达出墓主的理想。

  • 标签: 西汉 徐州 画像石 产生
  • 简介:山西吕梁汉画像馆以收藏山西西北部发现的吕梁山画像闻名于世,同时馆内也收藏有相当数量的历代瓷器,虽然《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山西卷》中著录了不少,但是经过笔者观察仍然有一些宋金元三朝瓷器值得重点予以介绍。

  • 标签: 汉画像石 山西卷 吕梁山 瓷器 馆藏
  • 简介:平遥文庙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既是儒家经典的聚合场,又是儒家文化的传播源,通过举办祭孔仪式、开笔礼、成人礼,开设国学讲堂,运用立体展陈方式,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标签: 平遥文庙 活化传承 庙学合一 庙馆合一
  • 简介:徐州汉画像馆新征集一批汉代画像22件,其中祠画像和墓室画像各11件。主要图像有历史故事、征战、祥瑞升仙、迎宾拜谒、车马出行、乐舞百戏、纺织图等。在这批画像当中,发现祠与墓室画像之间的配置和功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其中的图像作了诠释并对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 标签: 汉代 石祠 墓室 画像石
  • 简介:保定莲池博物馆收藏有清同治年间摹刻的明代王守仁《客座私祝》帖刻6通,不仅内容寓意深刻,而且书法精美。本文介绍了王守仁书写《客座私祝》帖的由来、内容,以及原迹的流传和摹刻的存世情况。

  • 标签: 保定莲池 《客座私祝》帖刻石 王守仁 流传经过
  • 简介:利用热释光测定年代技术对青龙出土样品的烧造年代进行检测分析,以求帮助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青龙瓷器贸易的发展状况。为此,本工作以青龙遗址出土瓷器中的67件瓷片及4件砖瓦样品为研究对象,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片样品古剂量;用热释光高温细颗粒技术测定砖瓦样品古剂量;用厚源α粒子计数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测量样品年剂量。瓷片样品热释光年代结果从唐代至南宋不等,砖瓦样品年代结果为北宋时期烧造,与文献记载中隆平寺塔的始建时间相符。

  • 标签: 热释光年代测定 青龙镇遗址 前剂量饱和指数法 高温细颗粒技术 年剂量
  • 简介:一九七九年九月七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文化部部长黄同志,福建省文化局局长万里云同志,江西省文化局副局长张涛同志,在赣州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刘玉瑞同志和行署文化局局长陈庆燕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宁都县群众文化工作,参观了宁都地方历史文物陈列室。

  • 标签: 文化局局长 历史文物 群众文化工作 中共中央宣传部 副局长 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