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关山月于1954年、1956年两赴北京,创作了二十多幅写生作品,既有城市形象,也有公园和京郊景致。同时期在北京进行写生创作的还有李可染、张仃、郭味蕖、古元等北京地区画家。他们是如何选择视觉主题的?又是如何经营画面、选择技法来实践符合新社会现实的风格?作为新都视觉形象的重要形式,绘画与摄影、电影、画报、游览图书、海报招贴上的城市视觉风景会有怎样的影响与同构?本文试图探寻一个问题,即,综合50年代北京建设的历史文献与广泛的视觉材料,来阐述艺术是如何调整其自身的观念与形态、重塑或调整其构成来匹配社会与政治的变化,“阶级”、“意识形态”、“景观”与新的视觉文化是如何在绘画上或隐或显地留下印记。

  • 标签: 生产之城 北京公园 阶级转向 视觉文化 艺术社会史
  • 简介:庞薰琹、吴作人、孙宗慰、关山月2030、40年代的写生及其创作的研究,是对四位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专题性、断代式的比较,应该说是一次对具体艺术家个案进行交叉、比较与延伸的研究性项目.这一研究主题以选样或者说是切片的方式对中国艺术家在抗战的背景下所掀起的第一次到西部边疆地区写生、创作的浪潮,进行客观、对照式梳理,从而在对20中国艺术这一创作的新方式与新题材研究的基础上,延展到对20中国艺术的特殊性与价值的思考.这是对单纯个案考察后关联式的探求,所用的方法是从个案到个案与个案之间的比较研究,再到对时代特点的总结.笔者将这种方法称作“以个案勾勒整体”,用一个更为形象的中国词语来形容则是“一叶知秋”。

  • 标签: 西部之行 民族学 边疆问题 写生
  • 简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20中国城市雕塑》编辑委员会、江西美术出版社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美术史系、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北京中神亚雕塑有限公司、北京市金鼎雕塑艺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召开的《20中国城市雕塑》暨百年中国城市雕塑学术研讨会,于3月20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召开。

  • 标签: 《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 学术研究 雕塑艺术 艺术创作
  • 简介: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世纪之交射出的银灰色临界线越来越清晰了。感受着那银灰色的光束,一种缱绻留恋的思絮似乎欲挽留住时间的脚步——回首、反思、展望,构成了世纪末所特有的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97年美术界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是推出了一系列大型的回顾性展览。4月9日,《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该展由中国油

  • 标签: 世纪回眸 中国油画 中国美术 中国画人物画 中国艺术 银灰色
  • 简介:这是菜花飘香的季节,我们又一次来到了柳江,去年初夏采风来过此地,佳山胜水,佳肴美酒,乃至敦厚民风都令我魂牵梦萦。入蜀,茶居士提议再去柳江,正中下怀。我们是洪雅驱车往古镇天宫,再徒步去柳江的,十余公里的山路,满眼都是幽篁蕉影,奇山异水,也收罗画稿十数张。待到了花溪人已略显疲惫,只好等公交车了,正巧,洪雅去柳、江车过此,上车后有人热情相呼,原来是老尹,去年就是入住他的客栈。

  • 标签: 柳江 洪雅 公交车 初夏
  • 简介:二十世纪的中国书法较之以往,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内,经历了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书家们也进行着前所未有广泛而多样的探索。无论是二十世纪初清末民初诸家多方面的传承融合,还是八十年代起,当代书家们在新制度下的努力创造,二十世纪的中国书法在书法史上注定是丰富且大放异彩的。

  • 标签: 八十年代 论书 征要 法真 简书 李柏文书
  • 简介:朱镕基总理1999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教育时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个提法意味着在我们即将跨入21的时候,中央已经决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美育,简单的说就是审美教育.由18德国美学家席勒首先提出,经我国现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翻译成中文,定为“美育”,进而在中国广泛流行起来.它是关于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属于美学的范畴,又体现在教育之中.美育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关于其性

  • 标签: 以美育代宗教说 审美教育 蔡元培 审美意识 新世纪 美育与德育
  • 简介:信(以下简称赵):出这本画集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是献给广大读者的一束鲜花,一篮圣果,也愿和广大书画爱好者共飨这一道艺术大餐,更想推出一批年轻的画家。画集里面的作品,来自好几位收藏爱好者的藏品,也有画家本人的馈赠,还有杂志社友情提供的老一代书画家的作品。这些人

  • 标签: 品画 收藏品 李世南王澄
  • 简介:在前网络时代,人类的文明主要与书籍相连。古今中外的大学者,几乎都有一座与自己的专业相关联的图书馆。(像马克思那样使用公共图书馆的大学者实属例外)。网络时代的来临,加上公共图书馆的普及,意味着大学者有可能和自己的工作图书馆脱钩。正因为如此,最后这批大学者的私人图书馆就显得更加可贵。

  • 标签: 图书馆搬迁 贡布里希 公共图书馆 网络时代 私人图书馆 学者
  • 简介:前不久嫂子打来电话,给我布置了一道作业,嘱我为她写点东西。这原本不是什么难事,但真要办起来却也不是太容易了,何也?因为我虽然和颜泉兄极熟,但和嫂子也仅见过两三次面,虽然对她的葡萄极为喜爱,也在多种场合和报刊上见过不少她的大作.但如非要我从理论上给她的画说个子丑寅卯来却又有些为难了我。因为我本身虽然也编了几本杂志,好像也研究过点理论什么的,但我这人天生感性,对纯理论的东西不是太感兴趣.喜欢就人说事.

  • 标签: 贾世玉 嫂子 生活 葡萄
  • 简介:张大千,乃世纪大画家。出生于四川,因临摹敦煌壁画而闻名,曾活跃在北京、香港,以及阿旃陀、巴西、美国等地,于一九八三年逝于台北,享年八十三岁。张大千于战后将许多中国书画的名品带去日本,其中代表之一如黄山谷的《经伏波神祠诗卷》。

  • 标签: 张大千 经伏波神祠诗 阿旃陀 敦煌壁画 黄山谷 书品
  • 简介:拥抱艺术,倾听世纪的回声(米罗艺术展)国内独家协办大连龙马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毅随着市场经济的起步,人们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已不再忸怩,很多文化人也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开潮作浪,显示自己的智慧。然而,人们在经过了一段利欲的满足和撕扯之后会发现这种追求...

  • 标签: 艺术家 艺术市场 艺术作品 艺术发展 中国艺术 学术性
  • 简介:明代画院花鸟画是以南宋院体为基础并发展的,讲究设色浓艳,笔势劲健且奔放,明代画家吕的《桂菊山禽图》就体现了这样的画风。

  • 标签: 花鸟画 明代 画院 设色 笔势
  • 简介:貞爲明中葉重要的藝術鑒藏家,其所收藏的内容涉及繪畫、書法、器物、古籍等多種類型。本文以王貞的書法鑒藏爲主要討論内容,通過對歷史語境的還原,旨在對王貞的書法收藏的種類、偏好,以及王貞與吴中地區重要的書法家的藝術交游進行研究,相較之同時代其他鑒藏家,挖掘王貞獨特的書法鑒藏觀。

  • 标签: 王世贞 书法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