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近年来成为一个国内的热门研究主题。然而目前国内对此的研究却主要集中于泛思想史的视角,这非但没有激发出其真切的现代意义,反而造成一种庸俗化的不良影响。本文尝试严谨地从现代哲学学术方式入手,来解析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认为王阳明心学思想本质上具有深刻的精神哲学理论内涵:其精神哲学的现实起点是其基于对其时代现实近乎绝望之下的可能的'理想国'思想,先验理论起点是其'一'之'心'的思想,其双重真切意义在于定规'伯术'于'圣—心'的思想。在'多元主义'泛滥的今天,王阳明的心学精神哲学具有深刻而普遍的跨越时空的意义,不论对中国还是对现代世界。

  • 标签: 王阳明 心学 精神哲学 先验
  • 简介:每个人总难免以其当下的立场与态度去理解问题,这种倾向在今天似乎变得尤为明显:曾经被认同的价值或许正遭受质疑,曾经不可理解的事物或许早已得到宽容。时间有时真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一切都在路上”、“永远历史化”、“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些常常被人援引的说法,如果能加上认知主体所处的时代性和自身的主体性,也许真的可以全面而立体地描述曾经的历史。

  • 标签: 历史评估 文人心态 人文精神 价值 理解问题 认知主体
  • 简介:斯人已去,静归其根。贾植芳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作为一名现代知识分子,他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他对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复兴和学科建设的开创之功,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特别是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领域的贡献,已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的一笔独特的财富,会长久地为我们比较文学界同仁所记怀和发扬。

  • 标签: 中国比较文学 学术精神 贾植芳 现代知识分子 文学关系研究 人格魅力
  • 简介:独语:在苍茫时刻──我们时代精神流亡的反零度描述向荣0这个时候,苍茫是一种雾状形态。雾,铺天盖地遮蔽了世界。在目光的注视和射击下,辽阔的苍茫显得虚无。进入语义场,苍茫是一个语义模糊语法暧昧的时刻。思想的通道被苍茫笼罩,命名和表达因此变得异常艰难。此...

  • 标签: 时代精神 高贵者 文学叙事 独语 精神生活 终极价值
  • 简介:文艺制度是保障文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的体制、建制、机制形式,是落实文艺方针、方向、路线、政策的组织管理与思想保障。任何社会制度都会建立符合社会时代特征及遵循文艺规律的文艺制度,以保障文艺正常运行和发展。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相应建立了社会主义文艺制度,以保障文艺运行和发展,并通过文学批评的评价机制搭建作者与读者、文艺实践与理论联系的桥梁,一方面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另一方面推动文艺理论创新。从这一角度而言,文艺制度的保障功能作用不仅是通过体制、建制、机制实现的,而且是通过文艺批评的评价机制实现的。

  • 标签: 延安文艺 《讲话》精神 制度思想 价值意义 制度建设 毛泽东
  • 简介:报纸副刊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的传播工具体,主要功能就是居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使传受两者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它不仅是新文学流变的历史标本,也是作家成长的摇篮,以及作家与读者交流的联络站。延安《解放日报》是中共中央及西北局的机关报,其副刊是当时全国报纸中发稿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艺阵地,

  • 标签: 《解放日报》 报纸副刊 传播工具 文学生产 延安 人的精神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也随之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晚年生活比较空闲的老年人更是如此。但是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对于老年人精神赡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增强老年人幸福感等问题没有得到普遍的解决。为了更好的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提出更好的老年人精神赡养方案,因此,我们团队对比国内外,查找相关资料等,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精神赡养
  • 简介: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提倡以政治小说为主体的政治写作。他说:“政治小说之体,自泰西人始也。……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于是彼中辍学之子,黉塾之暇,手之口之下而兵丁、而市侩、而农氓、而工匠、而车夫马卒、而妇女、而童孺,靡不手之口之。往往每一书出,而全国之议沦为之一变。彼美、英、德、法、奥、

  • 标签: 政治小说 现实精神 写作 张平 义理 社会
  • 简介: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欢迎各位青年才俊不远千里,来南国北海参加第届“今日批评家”论坛!尤其昨天踏着今年第一场大雪、今天就置身灿烂冬阳的京城才俊,一定颇多感受吧?大家知道“今日批评家”论坛以“凝聚批评新力量,互启文学新思想”为宗旨,以《南方文坛》持续十八年推荐了九十六名青年批评家的“今日批评家”栏目为名,最早由上海青年批评家周立民倡议,并经李敬泽老师确定,与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已经成功主办了五届,与会者皆为国内青年批评家,深受业内关注。一届一主题,本届论题是由吴义勤馆长拟定的。我们首先请吴老师开题!

  • 标签: 批评家 文学价值 论坛 《南方文坛》 中国现代文学馆 纪要
  • 简介:《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至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机关报。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同年10月25日迁至重庆出版,1947年2月28日被迫停刊,连续出版了9年零1月又28天,共3231期。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喉舌,其存续期间在宣传中共方针、政策,塑造中共正面形象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新华日报》 《讲话》精神 中心论 中国共产党 诗歌 变通
  • 简介:赵树勤龙其林(以下简称问):继《沧浪之水》之后,你最近出版了长篇小说《因为女人》,这又是一部反响热烈、争论颇多的小说。一些评论者认为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在物质主义的年代里必然的悲惨命运,是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另一些人则对你在小说中所揭示的女性的屈辱地位表示愤慨,认为这是男权主义对女性的一种轻蔑。那么,你是怎样想到要写这样一部女性题材的小说的?

  • 标签: 小说创作 长篇小说 知识分子 原生态 女性题材 阎真
  • 简介:李建军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的“崛起”,似乎有’些异军突起的样子,多少有些令人讶异的性质。李建军的小说“病象研究”,从创作者、研究者、读者接受等多维角度,改变着人们目趋钝化的顺势的艺术感觉状况,顽强地反证着侧重于温吞水式的主流批评话语的尴尬和错谬。仅此一端,李建军从微观修辞进入文本的实证主义批评方式,就足以给当代文学批评史留下深刻的记忆。

  • 标签: 当代文学批评 李建军 人文精神 体性 文学批评史 读者接受
  • 简介:本文是关于探讨用阳明学的方法来解决韩国社会问题是否可行为内容的。本论文提出了四个问题,并给出了从阳明学观点出发的解决方案。第一是一切都换算成分数,崇尚第一的成绩至上主义问题,这个问题用阳明学追求寻找真实自我的主要学习方法的致良知来解决。第二,越来越严重的'富愈富,贫愈贫'现象导致的阶级论和身份差别带来的社会矛盾,这个问题用阳明学的四民平等论为根据提出了解决对策。第三,千万宠物时代动物权利得以保护,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用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来解决,同时强调具有灵性、德行的人类与任何动物相比都是最重要的。第四,指出逆伦犯罪的蔓延导致的社会病理现状,这个问题用阳明学在人类良知自然发现的孝悌伦理来解决。同时在人类本性回归里可以找到关于这四个时代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共同点。提出了在'存天理,去人欲'的修养里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时代和社会变化有多快,如果需要一个合适的制动装置的话,无疑阳明学就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

  • 标签: 阳明学 良知 知行合一 四民平等
  • 简介:文学人告别“附属”,走向自主、自觉,是改革开放30年国文学社会的精神维新。批判“两个凡是”为告别“附属”奠定了思想和社会基础,《祝词》、“改译”推动了告别“附属”的进程,“以人为本”理念促进自主自觉“人的文学”实践。

  • 标签: 附属 自主 自觉 人的文学
  • 简介:<正>华烽公司堪称经济社会中的一个奇迹。在资本推动社会发展,价值规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主宰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生存背景下,华烽公司靠着一种顽强的精神信念,在资产负债率超过100%,根本无力支付员工工资、无力发展生产的艰难状态下,以惊人的意志、罕见的勇毅冰山般的浮出水面。华烽公司是三线军工企业突出重围再现雄姿的一个典范。三线军工企业一度面临诸多的困惑。曾几何时,华烽公司源自企业内部的自信心的丧失、凝聚力的松弛和战斗

  • 标签: 军工企业 无力支付 精神信念 生存背景 工厂制 突出重围
  • 简介:2011年10月,通过一位意大利研究生的联系,突然接到阔别十余年的意大利罗马大学尼兹教授(ArmandoGnisci)的来信。我认识尼兹教授早在1996年,当年他远道而来,参加在吉林长春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第5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题目是“作为‘非殖民化’学科的比较文学”。我当时感到他看待比较文学的角度很新,许多问题是我从未认真想过的。

  • 标签: 教授 精神世界 殖民主义 中国比较文学 国际学术讨论会 友谊
  • 简介:由从势者到求道者的位移——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摩罗20世纪的中国,企图摆脱几千年来的历史惯性,走向一种新的文化前途。对此抱有最多向往并作出最多努力的,当是知识分子群体。然而,站在世纪末端稍作回首就会发现,曾经呼啸奔突、呐喊猛进的知识分子是...

  • 标签: 中国知识分子 符号自我 人文精神 精神自我 王晓明 主体人格
  • 简介: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26——30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就学界所关心的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提出了“21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态势”这一宏观研讨课题。目的是总结自’95世妇会以来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推动女性文学研究向专业化学科化方向发展。

  • 标签: 21世纪 发展态势 第六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 综述 语境 性别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