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以苯乙酮、醛、硫脲等为原料合成曼尼希碱,曼尼希碱再与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季铵化反应最佳条件,即曼尼希碱与氯化苄摩尔比1.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考察了缓蚀剂用量、腐蚀介质盐酸含量及腐蚀温度对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缓蚀剂用量1.0%,腐蚀介质盐酸含量15%、腐蚀温度40℃,腐蚀时间4h及常压条件下,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为0.9904g/m^2·h,表明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剂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

  • 标签: 酸化缓蚀剂 曼尼希碱季铵盐 季铵化 硫脲
  • 简介:硬质泡沫塑料发泡过程中泡沫流动性和泡沫固化速度是发泡工艺性能的重要标志。为改善泡沫流动性并加速固化反应,采用优选法,对几种叔胺类催化剂在以HCFC-141b为发泡剂的聚氨酯硬泡发泡过程中的反应特性及发泡速度特性进行比较筛选,同时对其发泡机理进行了探讨,最终获得了既能明显改善发泡流动性又能显著缩短固化时间的高性能复合催化剂。

  • 标签: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 高性能 复合催化剂 HCFC-141B 发泡机理 流动性
  • 简介:本研究利用FOCAS(FuelandOilCatalystAgingSystem)汽油燃烧老化系统考察了汽油机油中的磷含量对汽油车三元催化转化中毒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油机油中的磷可引起三元催化中毒,导致三元催化对汽油车排放污染物(CO、THC、NO_x)的起燃温度升高、转化效率降低;EDX分析结果表明,磷元素主要沉积在催化剂的入口端,从入口端向出口端含量逐渐降低,此外,高磷油老化后的催化剂表面的磷含量在入口端要高于低磷油老化后的催化剂,出口端的磷含量基本一致。

  • 标签: 汽油机油 催化器中毒 起燃温度 转化效率
  • 简介:分析炼油厂酮苯装置离心冷冻站3200kW冷冻机组高速齿轮箱齿轮损坏的事件,从解决电动机启动对压缩机高速齿轮箱齿轮的冲击着手,采用GZYQ型高压电机电液变阻软起动装置,成功地实现了3200kW同步电动机的软启动,解决了以前冷冻机组高速齿轮箱齿轮经常损坏的难题,简要介绍了GZYQ型高压电机电液变阻软起动装置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及其性能特点,并总结了电液变阻器在炼厂酮苯装置离心式冷冻机组上的应用情况。

  • 标签: 应用 电液变阻器 同步电动机 起动性能 高压同步电动机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的机内净化技术及尾气处理技术,通过对不同技术工作原理的分析,讨论了其对柴油机油提出的性能要求;分析了燃油品质对柴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及对柴油机油性能的要求;介绍了API/ACEA柴油机油规格对柴油机油性能,特别是排放适应性的提升情况。

  • 标签: 柴油机油 排放控制技术 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油 柴油机排放 催化器
  • 简介:本文以市售菜籽油为基础油,加入硼化廿二酸(BBA)添加剂制备润滑油,考察了BBA对GCr15钢-AZ91D镁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镁合金块磨斑表面的形貌,并对镁合金磨痕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分析了BBA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机理;对BBA及所制备的润滑油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评价。

  • 标签: 润滑添加剂 生物降解性能 基础油 合金块 摩擦学 光电子能谱
  • 简介: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以及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水溶液绝热聚合法合成耐温抗盐型共聚物.考察了AMPs和无机化合物用量对共聚物耐温抗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MPS用量小于20%、无机化合物A用量0.001%~0.004%、无机化合物D用量0.005%时,共聚物在高矿化度盐水溶液中粘度有明显提高.也考察了共聚物在高矿化度盐水溶液中的粘度稳定性,结果表明,由AM84.995%、AMPS15%及无机化合物D0.005%聚合而成的共聚物,其浓度为2000mg/L,在65℃矿化度9764m/L的盐水溶液中老化37d,粘度保留率101.5%,说明此共聚物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能.

  • 标签: AMPS 丙烯酰胺共聚物 盐水溶液 无机化合物 合成 热聚合法
  • 简介:利用酯化反应将活性硫、磷和氮元素引入硼酸酯的分子中,制备了1种新型的有机硼酸酯(简称:SPNB),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产物的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选择常用的大庆加氢矿物油HVIH200作为基础油,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其摩擦学以及抑制油品温升等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用SEM/EDS观察分析了磨痕表面的形貌及元素;应用湿热箱加速水解试验考察了其水解稳定性,并与硼酸三丁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硼酸酯不但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和抑制油品温升等性能,在基础油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同时水解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在工业润滑油产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硼酸酯 摩擦学性能 磨痕表面 油品温升
  • 简介:综述了碱炼大豆油和基因改性大豆油及其配方油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和旋转氧弹(RBOT)试验中的氧化安定性能,以及添加剂对改性大豆油的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其中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大豆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其氧化安定性越差;抗氧剂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DDC)和抗磨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SbDDC)的复合在改性大豆油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协同性能,尤其在基因改性大豆油中,聚α-烯烃(PAO)和添加剂的复配使其起始氧化温度(OIT)和氧化诱导时间(IPT)均超过了相同配方的PAO油样。倾点试验结果表明,PAO和降凝剂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改性大豆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 标签: 改性大豆油 添加剂 氧化安定性 协同 低温流动性
  • 简介:以马来酸酐和铵盐为原料,合成了聚天冬氨酸(PASP);以三氯化磷、乙二胺、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盐(EDTMP)。利用PASP和EDTMP开发了一种具有优良阻垢性能的新型聚天冬氨酸复配阻垢剂PASP/EDTMP。不同条件下,考察了PASP/EDTMP复配阻垢剂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浓度对PASP/EDTMP的阻垢能力影响较大;该阻垢剂可用于高碱性水中,当体系pH值为10时,PASP/EDTMP浓度为6mg/L,阻垢率仍达85%以上;在50℃下,PASP/EDTMP的阻垢率均可达90%以上;并且在一定的PASP/EDTMP复配阻垢剂用量下,其可长期具有对硫酸钙较好的阻垢性能

  • 标签: 阻垢剂 聚天冬氨酸 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盐 复配 硫酸钙 阻垢性能
  • 简介:采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2-羟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一种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考察了合成共聚物对钻井液的降滤失效果.结果表明,合成共聚物在淡水钻井液、盐水钻井液、饱和盐水钻井液、复合盐水钻井液、含钙盐水钻井液及现场钻井液中均具有良好的降滤失作用.当共聚物在新濮1-153井浆中用量为1.0%时,基浆的滤失量分别从老化前后的43mL和92mL降至4mL和7mL.抗高温、抗盐尤其抗高价离子污染能力强,防塌效果好.共聚物用量为0.5%时,页岩滚动回收率试验中,相对回收率达96%以上.

  • 标签: 盐水钻井液 降滤失剂 抗盐 抗高温 滤失量 防塌
  • 简介:对再生壳体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采取对裂纹部位进行挖补、减薄衬里厚度来提高壁温的方法进行了修复,投用后有效解决了再生应力腐蚀问题。该方法既消除了设备隐患,又缩短了修复工期,还节约了大量资金。

  • 标签: 重油催化裂化 再生器 裂纹 分析 修复
  • 简介:半间歇反应过程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地使用,但是国内目前对半间歇反应的安全性研究还不是很完善。本文通过反应失控时的绝热温升△T_(ad)来描述半间歇反应发生事故的严重度,先利用HAZOP方法得到半间歇式反应发生事故时的事故场景和原因,然后采用LOPA综合分析半间歇反应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最后根据风险矩阵判断风险是否可接受,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安全决策提供可量化的依据。

  • 标签: 半间歇反应 绝热温升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保护层分析 风险分析
  • 简介:根据加氢裂化装置中高压空冷的实际运行情况,重点分析了高压空冷产生失效的原因,并依据其它同类型装置的运行情况,探讨了防止高压空冷腐蚀失效的安全措施。

  • 标签: 高压空冷器 失效 安全分析
  • 简介:美国Kreido生物燃料公司开发的高剪切高速反应可使化学反应提高3个数量级,该工艺第一次用于生物柴油燃料的商业化生产。Foothills生物能源公司在现有的100万加仑/a生产能力中采用该技术再增产100万加仑/a。

  • 标签: 商业化生产 生物柴油 反应器 化学反应 生物燃料 柴油燃料
  • 简介:热电事业部电除尘经常发生二次电流、二次电压偏低的现象,造成设备除尘效果明显下降(除尘效率仅为96%左右),甚至出现除尘电场短路,失去除尘效果,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针对除尘电场内部存在的缺陷加以分析,阐述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地整改意见。

  • 标签: 电除尘器 故障分析 改造 企业安全生产 除尘效果 二次电流
  • 简介:三级旋风分离是炼油厂能量回收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但在使用中发生了不少问题。目前国内使用的三级旋风分离有多种形式,根据生产情况对目前三级旋风分离的现状和在炼油事业部的应用情况作了总结,比较分析了几种类型的三级旋分离的优缺点。

  • 标签: 旋风分离器 三级 应用分析 能量回收系统 关键设备 多种形式
  • 简介:由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丙二醇、环己醇合成了环己醇封端改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反应原料的摩尔比为: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丙二醇/环己醇为0.65/0.5/1.0/0.31,封端反应温度为200-210℃,封端改性后树脂浇注体的力学性能与通用型191^#树脂的力学性能基本相当,但耐热性能有所提高,同时树脂浇注体的耐水和耐酸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 标签: 环己醇 不饱和聚酯树脂 合成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