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山东省苍耳资源遗传多样,本研究从山东不同生态地区收集29份苍耳资源,其种子性状、含油量以及ISSR分子标记多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不同生态地区苍耳种仁率平均为32.20%,变异系数为26.66%,多样指数为1.94;含油量平均为30.03%,变异系数为20.85%,多样指数为1.94;平均粒重为9.95g,变异系数为33.46%,多样指数为1.96。21ISSR引物扩增,检测出多态位点共134,平均每个引物6.38位点,多态位点比例达到98.53%。不同地理生态群组遗传多样不同,鲁中山前区处在山东半岛区与内陆区交界处,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最高;滨湖洼地区受泰沂山系及南四湖阻隔,限制了基因交流,遗传多样最低。将山东29份与河北和山西各1份共31份苍耳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苍耳资源与邻近省份有基因交流,但存在自身进化特点,已成为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苍耳资源系统。

  • 标签: 苍耳 种质资源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改良
  • 简介:以包含甘薯近缘野生种、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129份种质为供试材料.采用SRAP分子标记其进行遗传多样分析,同时用MEGA软件结合DPS软件绘制甘薯及其近缘种进化树。结果表明:(1)基于SRAP标记124份甘薯栽培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1848,5份野生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4822,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遗传距离平均为0.4135。(2)当遗传距离为0.31时,可以把近缘野生种和栽培品种完全区分开。124份栽培种可以在遗传距离为0.21处划分为8类别。(3)在基于SRAP标记绘制进化树上,129份甘薯及其近缘种种质按演化顺序分为3部分,分别为处于进化树最底端由5近缘野生种组成第Ⅰ部分、处于进化树中部由6育成品种和1地方品种组成第Ⅱ部分.以及进化树上部由117份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第Ⅲ部分。(4)从进化时间来看,近缘野生种平均进化时间最长,地方品种次之.育成品种最短.与理论预期致,同时菲律宾引入品种与我国福建地方品种进化时间致,验证了甘薯经由菲律宾引入我国福建地区这传播途径。SRAP标记可以有效运用于甘薯遗传多样及其起源与演化分析。

  • 标签: SRAP 甘薯 遗传多样性 起源 演化
  • 简介:随着艾滋病(AIDS)疫情蔓延,患者人数日益增多,隐球菌脑膜炎发生率明显上升,尤其是在东南亚、南部和东部非洲。有研究显示,即使在发达国家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病死率也约为10%~25%,在资源有限地区该比例可高达43%。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4~2006年收治住院艾滋患者中,11.7%(10/85)患有隐球菌脑膜炎;37.5%(3/8)死亡病例死于隐球菌脑膜炎。

  • 标签: 艾滋病 隐球菌性脑膜炎 治疗原则
  • 简介:目的通过甘肃,青海桃儿七遗传多样研究,为野生桃儿七资源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13野生桃儿七居群153份DNA进行扩增,其扩增条带进行遗传多样分析,在所得遗传距离基础上进行UPGMA聚类和Mantel检验地理距离,野生桃儿七居群间遗传多样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1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155条带,每条引物10-17,平均14.1,共1320多态位点;居群平均多态位点分率(PPL)65.50%;Nei’s遗传多样指数(H)为0.210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191;遗传距离变化范围0.0316-0.3769;Mantel检验p=0.4220。结论甘肃,青海13野生桃儿七居群间具有较高遗传多样,种群内基因流十分丰富,居群内遗传分化明显比居群之间分化要大,各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相关关系。

  • 标签: 桃儿七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地理距离
  • 简介:采用SRAP技术分析了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42大花蕙兰品种及4国兰原生种之间遗传亲缘关系。34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9带型稳定、多态较好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98条谱带,其中387条为多态带,多态性比率97.2%,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多态带13.3条。46份种质之间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0-0.99,平均为0.76。基于29SRAP标记扩增结果,利用NTSYS2.10e软件计算Dice遗传相似系数,并建立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9处将供试材料分为4类,较好地揭示了大花蕙兰品种及国兰原生种间遗传多样与亲缘关系,可为大花蕙兰种质资源利用及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大花蕙兰 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利用微卫星(SSR)标记技术,从600SSR引物中筛选86扩增条带清晰引物,检测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37肉质不同颜色萝卜品种遗传多样。86引物共扩增到976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出2~17条带,平均为10.7,其中多态条带892,多态条带比例为91.39%;共检测出753基因型,每对引物检测2—20基因型,平均8.7,其中有效基因型443.99,有效基因型比例为58.96%;Shannon多态指数变幅为0.44~2.77,平均1.76。当相似系数为0.81时,可将供试萝卜分成3类,第1类包括6份白色肉质萝卜,第11类包括3份红色肉质萝卜和6份白色肉质萝卜,第1II类包括22份红色肉质萝卜。各红色肉质萝卜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有97%大于0.80,而各白色肉质萝β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有91%大于0.80。红色肉质萝卜遗传多样略低于白色肉质萝卜,红色肉质萝p与白色肉质萝P间平均相似系数为O.83,说明不同肉色萝卜间亲缘关系较密切,在分类上红色肉质萝卜可能是白色萝卜变种。

  • 标签: 萝卜 红色肉质 白色肉质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 简介:为明确河北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基础和历史演变,本研究以所收集该省近60年来审(认)定125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以8农艺性状为基础进行了遗传多样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变异比较丰富,以每穗不孕小穗数变异系数最高(52.63%),其次为单株粒重和有效分蘖数,每穗小穗数变异最小;多样指数从20世纪70年代1.62增加到目前1.89,平均值为1.76,但略低于其他省份。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用最长距离法可将125份材料聚为3大类,其中80.8%(101品种归入第3大类,主要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品种。这说明该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在逐步提高同时,其遗传基础仍需进步拓宽。

  • 标签: 普通小麦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 简介: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研究了野生杏和栽培杏遗传多样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27SSR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7.82等位基因(Na)和7.44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2.23,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70和0.52。基于SSR位点,群体水平上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观察杂合度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6.59、4.15、0.70、0.53和1.50,说明我国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丰富,其中野生杏资源遗传多样明显高于栽培杏资源,野生杏中西伯利亚杏种质遗传多样最高且具有较多特异等位基因,而栽培杏中仁用杏遗传多样最低,特有等位基因较少。聚类分析将供试159份种质分为4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159份种质划分为5类群,分类情况与传统形态指标划分基本致。通过本研究可知,我国杏资源遗传多样丰富,遗传结构较为复杂;西伯利亚杏与栽培杏亲缘关系较远;野生普通杏与栽培杏具有类似的遗传结构,推测野生普通杏为栽培杏原始种;仁用杏遗传多样较低,遗传背景狭窄。本研究结果可为杏资源新品种选育及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标签: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SSR
  • 简介:近年来,研究者已经评价大量具有潜在诊断价值标志物,尤其是应用念珠菌特异性抗原血清抗体早期诊断侵袭念珠菌病有了长足进展。如HWP1、ENO1等IgG抗体单个或多个组合快速准确地诊断早期念珠菌病,不仅适用于免疫正常患者,而且适用于免疫受损患者,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潜在巨大应用价值。

  • 标签: 侵袭性念珠菌病 抗体 IGG 早期诊断 HWP1抗体
  • 简介:分子标记由于能够反映DNA水平上遗传变异而成为研究遗传多样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遗传多样研究进展,并阐述了遗传多样分析在种质创新中应用方向,提出了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遗传多样研究中尚需进步加强研究内容。

  • 标签: 高粱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创新
  • 简介:本研究以63份小麦品种(系)风干种子为材料,分别利用0Gy、100Gy、150Gy和250Gy剂量60Coγ射线辐照,通过种子发芽试验和基因表达等方法,探讨不同小麦基因型间辐射敏感性差异及辐射敏感性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根据苗高损伤效应,将63份不同小麦基因型分为敏感型(核优1号、中优206和太原703等)、较敏感型(旱选10号、济麦20和中麦175等)、较钝感型(德抗961、豫麦68和淮麦20等)和钝感型(衡观136、邯6172和偃展4110等)4类。所选材料γ射线辐照后,敏感型基因型中TaKu70和TaKu80基因诱导表达明显,钝感型基因型中TaKu70和TaKu80基因诱导表达不明显。本研究表明不同小麦基因型间辐射敏感性差异明显且与TaKu70和TaKu80基因表达模式有关。

  • 标签: 小麦 苗高 TA Ku70和Ta Ku80基因表达模式 辐射敏感性
  • 简介: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者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中药抗真菌作用机制方面。硝矾洗剂,具有清热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浅部真菌病。本实验应用NCCLSM27-A液基试管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检测硝矾洗剂及其组方常见致病真菌敏感性。

  • 标签: 硝矾洗剂 皮肤癣菌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合并与未合并浅部真菌感染变态反应皮肤病常用变应原敏感性,综合从皮肤或指(趾)甲中分离出菌种情况,评估浅部真菌感染在变态反应皮肤病病因学中作用。方法受试者包括353例慢性荨麻疹、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患者。通过真菌直接镜检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变态反应皮肤病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组(n=173);对照组:变态反应皮肤病无浅部真菌感染组(n=180)。所有实验组及对照组受试者进行9种真菌变应原和9种非真菌变应原皮内试验。实验组患者进步进行真菌培养以鉴定菌种。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实验组须发癣菌、新月弯孢霉,特异青霉、烟曲霉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湿疹患者实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慢性湿疹、荨麻疹患者其他真菌变应原及粉尘螨、屋尘螨等非真菌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4例患者皮肤或指(趾)甲分离鉴定主要为红色毛癣菌(52.86%)、须癣毛癣菌(14.18%)、絮状表皮癣菌(5.22%)、白念珠菌(6.72%),实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及皮肤分离皮肤癣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往往合并皮肤癣菌感染,皮肤癣菌感染可能在部分慢性荨麻疹、湿疹病因学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真菌 感染 变态反应性疾病 皮肤
  • 简介:通过湖南农户自留种原地保存(简称农户保存)与异地低温保存在湖南种质库(简称种质库保存)92份同近名水稻材料(7组,同近名材料6组)间表现型及基因型进行分析,鉴定同近名品种间遗传距离,为之后有效保存、针对供种、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供试同近名材料间,及农户保存与种质库保存同近名材料间在表现型性状上都有极显著差异。通过SSR标记基因型比较农户保存与种质库保存湖南同近名材料,发现除E组外,其他组都是农户保存等位基因变异数小于种质库保存等位基因变异数,说明农户保存材料在年复种植、收种过程中经历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留种,进行了加代纯化。除C、E组外。在同近名组内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显示,农户保存材料间〉种质库保存材料间〉农户保存材料与种质库保存材料。表明农户自留种保存同近名水稻资源值得收集评价。

  • 标签: 水稻 同名地方稻 SSR标记 表现型性状 遗传相似性
  • 简介:调查研究了首次引进13美国酿酒葡萄品种在北京地区栽培后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和抗寒及抗霜霉病能力,并与传统欧亚种酿酒葡萄及砧木品种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总结了它们之间植物学性状与抗逆性差异。本试验选出了在抗寒及抗霜霉病方面表现优良美国酿酒葡萄品种,为这些品种在我国实际栽培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美国酿酒葡萄 植物学性状 果实品质 抗寒性 抗病性
  • 简介:以15长江流域棉花杂交种为基础材料,花粉混合互交构建了综合群体,从中选育出29棉花株系。通过田间试验12主要性状进行考察,衍生株系间霜前花率变异最大,子棉产量及构成因素次之,纤维品质性状变异最小。主成分分析表明,纤维品质、产量及构成因素、霜前花率、衣分和株高等前5主成分,变异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4.312%、19.662%、13.287%、10.812%、9.085%。基于SSR分子标记差异,绝大多数衍生株系聚在类,遗传差异较小,明显区别于黄河流域棉花品种。

  • 标签: 棉花 综合群体 主成分分析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 简介:利用EST-SSR标记分析了藜科6种耐盐植物遗传基础和遗传多样,以期为藜科耐盐植物遗传育种提供快速、可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工具。采用31藜科海蓬子属和碱蓬属EST-SSR引物藜科6种植物进行PCR扩增,其中16引物得到较好扩增,引物通用率为51.6%,共检测到18多态位点,每位点等位基因数2~4,多态丰富。进步采用Nei’s遗传距离聚类分析表明6种植物可以分为3组,主成分分析也支持上述分组,而且DY529957、DY529903和DY5298853EST在分组中贡献率最高。经与GenBank中序列相似比对,前两者分别编码生长素抑制蛋白(Auxin-repressedprotein,ARP)和植物防御素(Defensins,Def),都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但分属于不同代谢途径;后者则编码未知蛋白。总体而言,16SSR引物在藜科6种植物间具有较好通用,能够揭示该6种植物间广泛遗传多样,及其存在不同耐盐机制提供分子证据。

  • 标签: 藜科 EST-SSR 遗传多样性 耐盐机制
  • 简介:为研究直立穗突变体R1338和R334在抗倒伏特性方面的遗传力与配合力,选用弯曲穗型不育系川农1A、ABG15s和2含有DEP1直立穗基因直立穗不育系E69A、E102A。与蜀恢498及其直立穗突变体R1338、11334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比较F.基部各节抗倒伏特性。发现F,基部各节抗折力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抗折力与茎节直径和茎壁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水稻基部节抗倒伏能力主要影响因子为茎节抗折力和弯曲力矩,抗折力越大、弯曲力矩越小其倒伏指数也就越低;2直立穗突变体基部节倒伏指数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低于野生型,其中R1338倒伏指数般配合力效应值更低些。因此利用直立稳亲本配组可以显著改良杂交后代抗倒伏能力。

  • 标签: 直立穗突变体 抗倒伏性 遗传力 配合力
  • 简介:甘薯(Ipomoeabatatas(L.)Lam.)作为世界上重要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作物,从有性生殖F1选择优良实生系进行选择育种直是甘薯育种重要方式。为了优化甘薯杂交育种方法,合理选配杂交组合,提高育种效率,本试验利用SSR标记研究了甘薯杂交群体基于SSR标记及13农艺性状遗传多样,得到了群体内聚类图,并且筛选出了甘薯高产株系。群体SSR标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群体材料与各亲本遗传距离比较远,被聚为3类,而亲本单独聚在另外类。13农艺性状聚类将亲本与部分群体材料聚在了起,且将群体材料和亲本材料作为整体时,其遗传距离变异高达30%以上,远远高于SSR标记所获得遗传变异系数。

  • 标签: 甘薯 群体材料 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