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9例儿童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因素、致病谱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诊治的儿童感染性眼内炎49例(49眼)的临床资料。分别抽取玻璃体进行细菌培养,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其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范围2~12岁。主要致病因素为眼外伤,其次为眼部手术,共培养出细菌21株,真菌1株,病原菌培养检出率为44.89%(22/49),G+球菌是主要感染菌种(72.7%,16/22),以葡萄球菌属细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敏感。依据患儿感染性眼内炎的严重程度,分别行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8例)、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注射抗生素(7例)、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24例)和玻璃体手术联合气体填充(10例)。视力提高35例,视力不变8例,视力下降6例。结论儿童感染性眼内炎以眼外伤为主,G+球菌是主要感染菌种,早期玻璃体手术是治疗儿童感染性眼内炎最有效的措施。

  • 标签: 眼内炎,感染性,儿童 细菌 因素,致病 疗效
  • 简介:摘要食品产业高度工业化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呈跨国界、跨区域、进展快、难预测等特点,造成严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自2021年12月以来,欧洲多国报告了疑似食用受污染巧克力产品的ST34型单相鼠伤寒沙门菌聚集性感染病例。经回溯性调查,比利时涉事工厂的酪乳管道高度疑似为本次单相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源头,此次事件为我国食源性致病污染风险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文梳理了此次单相鼠伤寒沙门菌污染巧克力产品所致暴发事件的过程和特点,分析单相鼠伤寒沙门菌的特征以及巧克力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管理措施,并基于本次暴发事件系统论述我国食品企业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食源性致病污染风险管理建议及对策,以期为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防控、预测预警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 标签: 食品 巧克力 单相鼠伤寒沙门菌 食源性疾病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食物中毒作为最典型的一大类食源性疾病更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凡是导致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破坏,引发机体病理改变甚至死亡的物质被称为毒物。毒物随食物或毒物被当作食物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被称为食物中毒。本文以常见致病导致的食物中毒为出发点,对常见动植物中毒、微生物性两大类,叙述其中毒原理及常见症状,描述食物中毒的发病原理,发病症状及预防措施。

  • 标签: 食物中毒 致病菌 沙门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科标本致病及其耐药性,分析新生儿科与成人抗生素应用的差异及危害,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112例新生儿科标本致病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在112例新生儿标本中,共检出菌株11种,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占28.6%)、大肠埃希菌(占31.4%)、铜绿假单孢菌(占4.4%)为主;阳性球菌以肺炎链球菌(占11.8%)、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7%)为主;与300例其余临床科室(非新生儿科)病人中共检出菌株23种,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占21.1%)、铜绿假单孢菌(占13.9%)为主;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1%)为主,新生儿科与其余临床科室感染致病的种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科标本中革兰阳性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于其余临床科室,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头孢西丁,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低于其余临床科室;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都有很高的耐药性。结论新生儿科与其余临床科室(非新生儿科)病人感染致病的种类存在明显差异;患儿感染致病的耐药性差异较为明显,进行规范的耐药监测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 标签: 新生儿科 致病菌 药敏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新生儿病区新生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本院新生儿病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患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对其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统计到3 750株病原菌,其中阳性菌占33.5%,阴性菌占66.5%,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 02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32株,大肠埃希菌6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83株。结论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细菌是新生儿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超过50.0%的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不受保护的内酰胺类抗生素不适合用于新生儿细菌感染经验性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细菌感染 耐药
  • 简介:采用梯度稀释法从土壤中分离出放线菌G5。该菌株对苹果轮纹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等多种农业致病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16SrDNA序列分析法对G5进行序列分析,该菌株16SrDNA序列与链霉菌属的13个放线菌的同源性为99%。用传统细菌学的方法对G5菌株进行鉴定,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链霉菌的特征和特性相一致,表明该菌株属于链霉菌。

  • 标签: 拮抗作用 放线菌 鉴定 分离 链霉菌
  • 简介:自从分子生物学问世以来,医学微生物在许多方面的研究已迈进到分子生物学水平。现就肠道致病有关细菌分类,发病机理,实验室诊断和工程菌苗的构建等方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情况作一概述。一、细菌分类:通常根据形态,生化特性,血清学,免疫化学,抗菌谱及种、属特异性噬菌体裂解情况等来作为肠道细菌分类的指标。近十年来,电子计算机应用以后增加了数值分类法,另外在分类学上亦广泛应用了分子生物学的成就。如:1.DNAG+C克分子百分含量测定:去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是由两个多核苷

  • 标签: 肠道致病菌 数值分类法 质粒图谱分析 DNA 血清学试验 医学微生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因近几年人畜共患致病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故动物产品食用安全层面问题备受相关部门及人们所重视。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动物产品当中人畜共患致病污染实施风险评估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仅供参考。

  • 标签: 人畜共患 动物产品 致病菌 污染 风险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常用抗G^+致病的抗生素的种类效价情况,为抗G^+致病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2978个样本中分离到953株G^+致病,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进行菌种鉴定及16种抗生素的药敏实验。结果:953株G^+致病经鉴定属于11大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属是五类主要的G^+致病,依次分别占总分离量的30.3%、1713%、15.1%、9.8%和6.8%;在检测的16种抗生素对排在前五位的G.致病的平均效价最低的五类抗生素是:青霉素(24.22%)、红霉素(26.22%)、头孢唑林(28.06%)、与链霉素(30.52%)和庆大霉素(31.06%)。而抗口致病整体效果最好的是:螯合新泰林(93.72%)、万古霉素(82.62%)和四环素(78.68%)。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越来越多抗生素抗临床常见G^+致病的效价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 标签: 抗生素 药物监测 耐药性 G^+致病菌
  • 简介:手癣是一种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呈慢性病程。临床表现与足癣大致相同,但常因双手的劳作、清洗等因素,使其在流行病学和致病方面与足癣有差异。为了解石景山地区手癣发病情况及致病真菌的菌种分布趋势,该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7月来院就诊的手癣患者的发病情况。

  • 标签: 手癣 病原菌 发病情况
  • 简介:基因芯片即在芯片表面放置各种基因寡酸核苷酸点样,通过PCR扩增微生物样品DNA后,使用制备荧光标记探针和芯片上寡核苷酸点杂交,最后借助扫描仪定量与分析荧光分布模式检测样品,以确定样品是否有某种微生物,在食品研究与食品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应用基因芯片检测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以供参考完善。

  • 标签: 基因芯片 检测动物性食品 主要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细菌室主要治病菌致病性及耐药情况,为有效控制临床致病引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利用抗生素。方法从本院住院与门诊患者各类标本中检出的主要致病进行测试。结果500份标本中,住院患者380例,门诊患者120例。其中痰液标本182份,尿液标本160份,分泌物标本158份。革兰阴性杆菌共检测出419例,葡萄球菌检测出81例。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共检测出419例,敏感率在50%以上的药物主要有丁胺卡那、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葡萄球菌(主要包括凝固酶阴性和凝固酶阳性)检测出81例,敏感率在50%以上的药物主要有替考拉宁、米诺环素、利福平、万古霉素、呋喃妥因。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葡萄球菌 敏感率
  • 简介:目的:为探讨性传播疾病(Sexualtransmiteddiesaes,STD)门诊中前列腺炎患者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方法对经筛选后的183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作细菌病原体检测。结果:经筛选后的183份标本检出STD病原微生物144例。检出率78.7%(144/183),其中检出化脓茵感染29例,阳性率33.3%(29/87),病原体中以支原体居第一位占45.9%,表皮葡萄球菌居第二位占20.7%,CT居第三位占18%。其中2种以上混合感染26例,占14.9%。结论:STD门诊前列腺炎患者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密切相关。

  • 标签: 前列腺炎 致病菌 含量检测 性传播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组成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疑为尿路感染的病人做细菌培养,采用K-B法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运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结果统计。结果2009年1月~12月所有中段清洁尿培养阳性菌株,排除同一病人重复菌株,共计53株,分离第一位为大肠埃希菌,共计31株,占58.5%,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共计5株,占9.4%。在31株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为16株,阳性率为51.6%。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在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中,仅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3%、12%、11%。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其敏感率仍为100%。所有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产ESBLs株的分别为81.2%、75%;非产ESBLs株的分别为73.3%、60%。革兰阳性菌中以鸟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最多,分别为4株、3株,占7.5%、5.7%。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本次监测未检测出真菌。结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随着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滥用现象也十分严重,造成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耐药范围不断扩大,抗菌药物的疗效显著降低,耐药菌株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和医院交叉感染已成为抗感染化疗的突出问题。从药敏结果来看,临床医生的经验用药已不能适应现代抗感染化疗的需要,而且经验用药易导致菌群失调和耐药性的增加。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对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尿路感染 细菌 耐药
  •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常见致病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某大型三甲医院2005年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致病,药敏测定采用CLSI所提供的标准K-B法及其判读标准。结果: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05年共分离致病300株,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占41.00%和15.33%,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7%~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65%,不动杆菌属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超过50%,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迭95.65%,同时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以及四环素高度耐药。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致病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均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