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0月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卡、输血反应记录单和查阅病历,记录输血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和对临床输注血液制品的输血反应分析。结果在17015例受血者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28例,发生率为0.17%,其中过敏反应20例,发生率为0.12%;发热反应8例,发生率为0.05%。结论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输血 不良反应 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P检测对发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520例发热病人分成3组。细菌感染患者221例,病毒感染患者194例,其他(非细菌非病毒感染)105例。所有患者都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观察各组阳性率的变化。结果各组急性期阳性率分别为89.1%(197例),11.3%(22例),42.8%(45例),与急性期相比,细菌感染组与其他组在恢复期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病毒感染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RP随病情的恢复而明显下降,随病情加重而升高,有助于早期的诊治。

  • 标签: C-反应蛋白 发热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ADR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36例不良反应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皮疹、皮肤搔痒症状为主。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视特殊人群的使用,减慢滴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1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莲及攻乌,藻戟莞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反黎芦”。药物反应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是过敏反应,在临床上是一种危险的状况,病程进展快,如抢救不及时,可危急生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过敏反应表现与病情进展速度与机体的反应性、抗原进入的数量,以及途径、有很大差别,通常突发疾病并且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 标签: 茵栀黄中药液过敏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的必用药物,但有些患者在使用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胰岛素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又如何预防呢?

  • 标签: 不良反应 胰岛素 用药物 糖尿病 患者
  • 简介:采用QCISD(T)/6-311+G(3df,p)//B3LYP/6—31G(2dr,p)方法研究了HOS和0H的反应机理,获得了生成产物P1(SO+H2O)和P2(SO2+H2)的6条不同路径且构建了其单重态势能面.结果表明,P1(SO+H2O)为主产物,优势路径R(HOS+OH)→1M1→TS→iso→IM4→TS3→P1(St)+H20)和R(HOS+OH)→IM1→TS4→P1(SO+H2O)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5.90和-95.92kJ·mol-1.根据经典过渡态理论结合隧道效应校正计算了标题反应在200K~2000K温度范围内总的表观速率常数ktot,拟合得到其三参数表达式k(T)=1.13×10^-21T2.69exp(-12842.30/T).基于统计热力学原理预测了标题反应中所有稳定物种的生成焓(ΔfH298)、熵(S298S)和热容(Cp,200K~1000K).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接近.

  • 标签: OH HOS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热力学性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黄素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2年本院使用注射用核黄素致不良反应的35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核黄素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红色斑丘疹、腹痛、恶心、呕吐、四肢循环差、畏寒、眼睑水肿、烦吵等。结论通过对核黄素致不良反应的分析,采取及时合理的防治和护理对策,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影响。

  • 标签: 注射用核黄素 不良反应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人年龄的不断增加,身体各项生理指标逐渐下降,特别是进入老年时期,常常会伴有一定的基础疾病,需要大把大把的吃药,服用药物的种类几种到十几种不等。因此老年人往往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抗药性等不良反应。本文主要从引起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不良反应的种类两方面分析研究,给出了应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种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执导老年人合理用药。

  • 标签: 老年人 药物不良反应 原因 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以9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掌握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促进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统计结果表明ADR发生的主要人群集中在40岁以上,性别差异不明显;抗微生物药物病例报告居多;对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对胃肠系统的损害较多;结论临床用药中,必须严格遵循用药原则,选用治疗效果最佳、副作用最低的药品,慎重选择用药途径、合理应用抗生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更应加以重视。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统计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