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全球性缺水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双重挑战下,把生态保护纳入农业灌溉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特别是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灌区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对现阶段我国灌区的基本情况进行剖析,提出生态灌区建设的必要性、理论框架及高新技术应用研究。

  • 标签: 生态灌区 评价方法 技术
  • 简介:摘 要:在我国甚至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关于水资源的讨论一直备受关注,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水资源消耗大国。因此,对节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农业涉及国民生计等领域的灌溉技术的大力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中型灌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灌区灌溉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就一些关于工程节水、畦灌节水、农业节水和滴灌节水措施的利弊进行深入对比分析讨论。通过应用节水技术,加强节水灌溉管理,有效促进灌区节水高效用水,降低灌溉定额,提高用水效益,提高灌区人民的收入。

  • 标签: 中型灌区 灌溉 节水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灌区管理是农业生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一旦管理出现问题,农业生活生产受到的影响将会无形增大。存在设施老化,水资源利用低等问题。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增强政府投入;发展节水灌溉,农户重视力量大;整合灌区资源,加强对工程进行监督;突出工程重点部位的管理;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等。

  • 标签: 农业灌区 管理
  • 简介:摘要:到现在为止,在我国国内仍有多数地方有存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水库供水功能不足,灌区用水量不足等情况急需进一步有效解决。随着灌区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节水技术的有效应用。鉴于此,文章简要围绕中型灌区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提出优化应用管理方案,以此期望能提高灌区水资源的最大化使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型灌区 灌溉 节水技术 应用
  • 简介: 摘要:灌区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很强。进一步推进节水配套体系建设,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可以有效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灌区合理发展。本文从节水配套措施的角度,选取山东德州的潘庄 灌区、李家岸灌区 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全面分析了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意见,为促进灌区合理发展做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灌区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灌区管理     引言    灌区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物灌溉需要大型灌 区。既能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又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由于目前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还不完善,首先需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因此施工管理在节水配套设施的完善中极为重要。完善现行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内蒙古河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循环农业意义重大,本文对杭锦后旗南小召渔场"鱼-农-畜-沼-鱼"循环农业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模式的技术要点和功能效益——以沼气为纽带,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水陆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生产链,建立一个生物种群较多,食物链结构健全,能流、物流、经济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模式,实现生产与生活同步,种植与养殖同步,节约与增收同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 标签: 河套地区 循环农业 “鱼-农-畜-沼-鱼”模式
  • 简介:利用中国1961—2013年661个气象台站观测资料以及亚洲夏季凤指数,通过旋转正交分析(REOF)等方法,选择华北河套干旱气候区的代表站,分析了该区域气候干燥度的变化特征,发现该地区整体呈现干旱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夏季风与气象因子对气候干燥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亚西区夏季风的年际及整体减弱趋势对华北河套地区气候干燥度的年际趋势变化影响最为显著,主要影响期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随着区域气候变暖,这种影响程度减弱。各气象要素对气候干燥度的影响存在年际与年代际差异,热力因子的年际变化对干燥度影响较小,而热力因子的年代际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对干燥度的影响十分显著。这说明区域气候长期变暖导致当地水汽压差增大,相对湿度减小,空气需要更多的水分才能达到饱和,同时增大了潜在蒸发能力,加剧了华北河套气候区的干旱化。

  • 标签: Penman-Monteith模型 气候干燥度 夏季风 气候变暖
  • 简介:阴山南北的河套地区,截至目前共发现157座战国-秦汉时期城址①,广泛分布在河套地区的这些城址,对秦汉时期当地文化的形成和发育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利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这批城址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并进行分期的尝试.河套地区自古就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互发生和不断冲击碰撞的地区,也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政权之间的必争之地.战国-秦汉时期,该地区承载着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经济秩序的历史文化使命,为统一汉文化的早期形成和初步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河套地区秦汉考古相关问题的研究.

  • 标签: 内蒙古 河套地区 秦汉时期 城址 分布 游牧文化
  • 简介:文章利用Micaps系统、地面常规观测气象资料,通过对高空、地面、风场、物理量场及卫星云图特征分析表明:前期的干暖气候及上游充足的沙源是形成巴彦淖尔市沙尘暴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和物质基础;500~700hPa贝加尔湖低涡底部的西北气流风力在16~30m·s-1,并形成一支急流带,冷平流在10个纬度内有5根等温线的密集带,等高线与等温线交角≥45℃,是形成沙暴天气的前提条件之一;影响河套地区的地面冷锋,其后部的地面冷高压紧随其后,高低压之间气压梯度及地面风的加大以及沙尘暴出现前期近地面气温增温明显,大气层结不稳定度显著增大,为沙尘暴天气的爆发提供了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通过对物理量场的分析,整层的干暖条件、强烈的上升运动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形成的次级环流的垂直作用,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动力源泉;高空涡旋云系的发展配合地面辐合上升气流,表明了高低空强烈的抽吸作用对沙尘暴爆发的贡献.

  • 标签: 河套地区 沙尘暴 高低空环流 物理量
  • 简介:利用内蒙古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降水监测资料,对2012年7月20-21日河套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是由贝加尔湖冷涡、低空切变线及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形成的;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异常偏西偏北,其外围偏南气流为河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输送;高空急流的加强东移为地面倒槽加强和维持提供了动力条件;副热带高压特征线与500hPa槽线、低空切变线的位置关系与暴雨开始、结束时间的关系密切,而雨带的分布则与切变线及低空最大风速带之间关系密切.

  • 标签: 副热带高压 高低空耦合 上升运动 暴雨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9年9月19—20日在河套地区发生的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在寒潮爆发前期,500hPa系统,蒙古西部的冷中心强度≥-32℃,且温度场滞后于高度场,为冷空气爆发南下提供了最基本条件;700hPa河套地区及上游≥16m·s^-1的西北风急流基本形成,等温线与等高线交角≥45°且10个纬距内有4条及以上等温线的密集区;850hPa河套地区有≥16℃的暖中心,高空槽前后的西北风速≥18m·s^-1,温度线与高度线的夹角〉45°;地面蒙古气旋的暖性性质为寒潮爆发的前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地面冷锋后部冷高压轴线接近南北向,且冷高压中心强度≥1040hPa,3h变压≥3hPa。

  • 标签: 寒潮 冷平流 蒙古气旋 冷高压 垂直速度
  • 简介:摘要:我国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农村公路,本文针对内蒙古河套地区农村公路进行抽样研究,对农村混凝土路面以及病害原因进行大量的研究,得出在建设河套地区县乡公路时,做好公路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施工现场管理等各项工作有重要意义,能减少公路病害的产生,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农村公路 沥青路面 自然环境 病害
  • 简介:摘要为了减少渠道渗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灌区改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渠道防渗处理,因此本文介绍了渠道防渗技术的类型与特点,并结合渠道防渗技术在灌区改造工程中应用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灌区改造工程 渠道防渗
  • 简介:摘要一些大中型灌区的需水量较大,但是在输水过程中因为水分蒸发、渗漏,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特别是在部分年久失修的灌区,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损失率能够达到40%左右。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为了应对干旱天气,完成正常灌溉任务,必须要对灌区的输水渠道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于存在渗漏的局部渠道,要查明渗漏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渗技术措施,减少灌溉过程中水资源浪费。

  • 标签: 灌区灌溉 输水渠道 渗漏问题 防渗技术
  • 简介:摘要灌区是中国农业灌溉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文主要介绍了灌区的现状,阐述了灌区改造工程的设计要点。

  • 标签: 水利灌区 灌溉技术 渠道
  • 简介: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一系列水利改革,不断完善排灌设施,改善灌溉管理和灌溉的支持。配套能力为现代灌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灌溉的快速发展,对实现粮食连续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它还必须指出,由于历史债务,薄弱环节,积累矛盾,灌溉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水资源短缺,整体灌溉用水量不高,以及农业抵御洪水和干旱的能力还不强,仍有灌溉的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美丽中国。为此,本文对灌区节水改造的建设与管理进行了研究。供有关人员参考。

  • 标签: 灌区节水改造 运行管理 建设规划
  • 简介:摘要灌区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发挥灌溉的作用,管理是关键。灌区管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管理上的问题,农业生产的影响将是无形增长的。因此,加强灌区管理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灌区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 标签: 灌区管理 农村发展 农业生产
  • 简介:摘要水库灌区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骨干基础设施和粮、棉、油菜的主要生产基地,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水库灌区节水改造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的迫切性和提出了灌区节水改造的指导原则和总体要求,以及节水改造必须采取的工程技术、农艺技术、管理技术和行政改革等综合措施。本文着重分析了水库工程灌区节水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进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

  • 标签: 灌区水库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