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梁切除联合青光引流器植入治疗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青光患者60例(97),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采用小梁切除联合青光引流器植入治疗,对照组(47)单独采用小梁切除,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眼压下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比较,观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光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引流器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hmed青光引流植入后引流暴露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共598例(598只)Ahmed青光植入术后发生引流暴露30只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10年。观察引流暴露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植入青光引流暴露的发生率为5.02%(30/598),发生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4年(13.67±13.32)个月。临床表现球结膜侵蚀及破裂者18例(60.00%)、引流盘脱出者7例(2.33%)。暴露组年龄为(49.87±19.89)岁,低于非暴露组的年龄(66.21±16.41)岁(t=2.815,P=0.004)。暴露组糖尿病患者10例(33.33%,10/30)高于非暴露组的(17.60%,100/568)(χ2=4.830,P=0.030)。暴露组之前曾有眼部其他手术者22例(73.33%,22/30),高于非暴露组的21.12%(20/568)(χ2=17.320,P<0.05)。结论Ahmed青光引流植入后引流暴露发生率不高。年龄、糖尿病及眼部手术可能是Ahmed暴露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青光眼 青光眼引流植入物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观察组眼压及视力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可明显降低眼内压,恢复视力水平,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在治疗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中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8例52,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分为为24、28。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加虹膜周边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眼压、视力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并发生有效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在治疗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疾病过程中,安全有效,并发症低,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作者: 向秀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中医医院眼科(4442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青光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3月~2021年9月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青光患者125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1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4例(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的疼痛情况(VAS)、护理满意程度、眼压情况、心率血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眼部疼痛及对护理满意程度:观察组1.89±0.77分、93.56±1.56分,对照组2.66±1.64分、70.62±1.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压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78%,观察组为9.37%,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路径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青光围患者期,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和应激反应,缓解疼痛,促进眼压、视力恢复,并可降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青光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用于青光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甄选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青光并白内障患者20例作为研究主体,依据患者挂号末位数的奇偶性予以分组,对照组10例,探究组1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探究组患者采用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裸视力和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数据分析:探究组和对照组比较,裸视力>4.8的患者占比更高,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小,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青光合并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患者予以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裸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Ahmde青光引流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52例(52)新生血管性青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Ahmde青光引流植入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成功率较高,总成功率可达90.38%(47/52);术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压、周围前房深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采用Ahmed青光引流植入对新生血管性青光进行治疗有效,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hmed青光眼引流阀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22例28患者术后眼压高于17.30mmHg者3,等.青光小梁切除巩膜瓣松解缝线的临床观察.眼科,术后第4天出现浅前房1例1

  • 标签: 切除术治疗 可调缝线 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式小梁切除治疗42例(64)各型青光,中一次性使用0.4mg/ml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6~12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1月检查,58(90.6%)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周测眼压,所有病例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48(75.0%)眼压低于21mmHg,术后6月测眼压,54(84.6%)低于21mmHg;末次随访时,56(87.5%)形成弥散扁平的功能性滤过泡,8(12.5%)为非功能性滤过泡;总手术成功58(90.6%),其中完全成功54(84.4%),条件成功4(63%),失败6(9.4%)。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5,前房渗出4。讨论改良式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可有效地减少青光术后滤过道瘢痕的形成,充分降低眼压。该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青光方法。

  • 标签: 青光眼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运用 改良式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 110 例 在 2015 年 5 月 -2017 年 1 月来我院治疗的 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 , 根据随机分组 原则划 分为观察组( 改良式治疗) 和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各 55 人 。 比较 两组视力、眼压情况 。 结果:与对照组视力( 0.55 ±0.09 ) ° 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视力( 0.79 ±0.14 ) ° 较高( P<0.05 );与对照组眼压( 16.55 ±9.64 ) mmHg 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眼压( 12.37 ±7.62 ) mmHg 较低 ( P<0.05 ) 。 结论: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运用 改良式治疗后,能够使患者视力和眼压显著改善,价值显著。

  • 标签: 改良术式 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划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参照组48例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方案治疗,实验组48例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优于参照组的85.42%,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4.58%,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对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进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改良术式 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引流植入患者的护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防6-18个月。眼压从术前平均(55±7)mmHg下降至术后平均(15.5±5.4)mmHg。结论引流植入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的有效方法,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EX-PRESS引流钉植入及小梁切除青光视野及RNFLT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进入我院眼科治疗的120例青光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小梁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EX-PRESS引流钉植入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视野、RNFLT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对照组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RNFLT、MD、CPSD、MS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青光实行EX-PRESS引流钉植入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明显缓解视野进展有助于术后恢复视力,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视野及RNFL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诊治的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和眼压等方面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患房角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宽(P<0.05),前房加深,眼压得到明显的恢复(P<0.05),患者矫正视力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患者的视野均无异常。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超乳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从我院 2017 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患者当中抽取 70 例 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为 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根据电脑随机分组的结果对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 n=35 例)行青光白内障联合治疗 , 研究组( n=35 例) 行 超乳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水平 、 视力矫正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 3 月,研究组患者的 眼压水平、视力矫正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与青光白内障联合相比, 超乳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更为确切,不仅能降低患者眼压,还能有效 矫正视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不设对照组,对伊犁州奎屯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63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住院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通过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的变化得出结论。结果术后视力有显著提高,术前平均眼压(30.52±6.36)mmHg,术后平均眼压(12.32±5.65)mmHg,术前术后眼压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1.65±0.32)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为(2.92±0.43)mm,术前术后前房深度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仅个别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在给予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安全有效的手术手段。

  • 标签: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青光患者在滤过术后多并发白内障。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可以同时解除闭角型青光瞳孔阻滞和房角拥挤的眼前段结构。青光术后滤过泡浅前房瞳孔固定及晶体核硬化,常使手术难度增加。中既要保护手术滤过泡,又要顺利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且术后避免较大散光是主要问题。我院从2008年—2010年采用经上方或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抗青光滤过术后。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及推注式人工晶体手术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青光眼滤过术后 颞侧透明角膜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推注式人工晶体植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