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眼病,男女老幼均可摧患此病。各种类型青光各有其特殊性,若诊治不当,往往造成失明。由于青光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致病基因筛选及功能测定、视神经损伤与保护、滤过术后瘢痕调控、流行病学研究等基本问题尚处于探讨阶段。因此,明确今后青光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青光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深入发展。

  • 标签: 青光眼 发病机制 早期诊断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青光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以眼压病理性增高为主要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光是我国常见病,也是主要致盲疾病之一,青光的发病与激素、外伤、手术创伤、眼部病变性、血液流变性、遗传等因素有关诱因主要有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精神刺激等。笔者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 标签: 青光眼 护理
  • 简介:摘要青光(glaucoma)是病理性眼球内压力(intraocularpressure,IOP,眼压)升高导致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组眼病或临床症候群。眼压是指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正常眼压值是11~21mmHg。临床上绝大部分青光是因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所致。房水循环途径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影响到房水生成与排出之间的平衡,表现为眼压的波动。各种抗青光治疗手段都围绕着两点,即减少房水产生和促进房水排出,以重新恢复房水循环平衡。

  • 标签: 玻璃体 青光眼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过去的五年里,新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发现,这已经彻底改变了青光的医学和外科治疗。匹罗卡平和肾上腺素的新给药方法已经发展出来。自1978年马来酸噻莫洛尔被批准被广泛使用以来,已成为治疗青光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本章回顾了新型抗青光药物的药理学,并展望了激光手术在开角型青光中的作用.

  • 标签: 青光眼 防治 激光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观察组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为4.17%,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10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能够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适应症下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患者84例(),根据前房角镜检查房角粘连情况结果,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1组-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植入29例,2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30例,3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25例。比较三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房角等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房角大于术前,部分粘连房角重新开放。三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可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加宽房角和前房深度。联合房角分离或小梁切除,可能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超声乳化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前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闭角型青光病患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植入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实际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病患50例,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普通看护,护理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病患眼压、视力变化情况对比,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概率。结果护理组取得了96%的满意概率高于对照组的72%,护理组病患眼压和视力变化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病患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植入后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高病患眼睛视力的恢复功能,基层医院应普及。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吸出 人工晶体植入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治疗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间),其中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对其虹膜周边切除的患者作为A组,予以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作为B组,各30例,将其经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内压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组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经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内压均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 并发症 眼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中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案+白内障超声乳化方案的价值进行评定。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9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眼科的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为此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从中选取40例进行研究,均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案+白内障超声乳化方案,并对患者疗效进行观察。结果40例患者接受联合治疗措施后,有33例(82.50%)患者完全成功,6例(15.00%)患者部分成功,1例(2.50%)患者手术失败。结论当闭角型青光及白内障同时出现后,通过施以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案+白内障超声乳化方案,在确保手术成功的基础上,还能改善患者眼压情况、视力及前房深度等,所以值得推广。关键词眼压;闭角型青光;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