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比分析结肠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于 201 8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治疗的 94例结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47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正常护理干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正常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为 98.3%,对照组为 90.6%,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耐受性、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结肠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癌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植物药对结肠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姜黄素、多糖(苹果多糖、香菇多糖)、皂苷(重楼皂苷、人参皂苷)、白藜芦醇、槲皮素等植物药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此外,植物药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等作用。了解植物药对结肠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能为结肠的临床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治疗思路。

  • 标签: 植物药 结肠肿瘤 药理作用 分子作用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在直结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 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结肠患者 CT表现及其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多层螺旋 CT在直结肠中的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CT结果显示有肠腔狭窄和形态不规则 52例、肠腔内肿块 49例、肠壁增厚 60例、浆膜面模糊 41例和淋巴结转移 9例; CT对直结肠分期的准确度达 85.00%。结论:多层螺旋 CT在直结肠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直肠癌患者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降低结肠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 多层螺旋 CT 直结肠癌 诊断 分期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CT 诊断结肠致肠梗阻患者的价值和意义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 2014 年 5 月— 2019 年 3 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 72 例结肠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术后病理组织结果,判断所有术前患者的 X 线检查以及 CT 检查的准确率。结果 CT 诊断肠梗阻的正确率( 94.44% )高于 X 线诊断( 61.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 23.143 , P = 0.000 )。 CT 诊断对肠梗阻的病因检查率( 93.06% )高于 X 线诊断( 13.8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 90.687 , P = 0.000 )。 CT 诊断盲肠扩张的检出率( 62.50% )高于 X 线( 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2.271 , P=0.001 )。结论 CT 对结肠患者的梗阻部位、癌性梗阻病因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 X 线检查,便于医生准确及时的定位梗阻部位和明确病变程度,为治疗措施的及时制定提供准确依据。

  • 标签: 结肠癌 肠梗阻 X线 CT 诊断价值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结肠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治疗的93例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传统结肠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采取CME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术后肛门排气、进食、拔管、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阳性转移淋巴结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4/45),1年复发率为2.22%(1/45);对照组分别为25.00%(12/48)、14.58%(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E治疗结肠可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短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 标签: 结肠癌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结肠患者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手术安全性、手术标本质量和远期预后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Cochrane、Scopus、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12月。提取手术安全性、手术标本质量和远期生存率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8 914例患者。与传统非全结肠系膜切除术(NCME)组相比,CME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RR=1.23,95% CI:1.08~1.40),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更多(WMD=8.42,95% CI:4.71~12.13),肿瘤至血管高位结扎处的距离更长(WMD=18.43,95% CI:16.18~20.69),切除肠系膜的面积更大(WMD=35.07,95% CI:12.78~57.36),患者3年生存率(HR=0.72,95% CI:0.61~0.86)和5年生存率(HR=0.55,95% CI:0.42~0.73)更高(均P<0.01)。结论CME可以有效改善手术标本质量,延长术后远期生存率,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手术安全性问题应引起注意。

  • 标签: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Meta分析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结肠病患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病患的影响。方法:将 2018年 5月 -2020年 5月间在本市某三甲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 72例病患作为调查对象,并将 72例病患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3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病患的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存在可比性( P< 0.05)。试验组病患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两组之间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 P<0.05) 。实试验组病患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P< 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P< 0.05)。 结论: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够提高结肠病患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结肠癌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2018年5月~2020年收治的68例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的方式,将其划分成两组,每组各34例,一组为常规组,以一般护理为主,另一组为延续护理干预为主,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状况均优于常规组。结论:对结肠患者护理时,采用延续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状况,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应大规模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延续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结肠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我院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所撷取的 32例 结肠患者,均分为甲组、乙组。甲组实施优质护理,乙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和乙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数据对比为:6.25%、 12.5%, P>0.05。甲组、乙组比较住院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评分,统计学意义均存在, P<0.05。结论:结肠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结肠癌 围手术期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镇痛对结肠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纳入81例进行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的受试者,随机分配到开腹预防性镇痛组、腹腔镜静脉镇痛泵组、开腹静脉镇痛泵组。结局指标包括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间、患者康复指标、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开腹预防性镇痛组受试者术后达出院标准时间(H=41.054,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F=15.515,P<0.05)、术后排便时间最短(F=8.003,P<0.05),住院费用最少(F=26.664,P<0.05),术后疼痛VAS评分最低(F=6.727,P<0.05),术后每日离床活动时间最长(F=9.647,P<0.05),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受试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84,P>0.05)。结论预防性镇痛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同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结肠肿瘤 预防性镇痛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Trocar分布采用五孔法,助手向上牵拉横结肠,沿回结肠血管上方横行切开肠系膜血管表面腹膜,分别显露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分离结肠中动脉,清扫NO.223淋巴结后于结肠中动脉根部结扎切断,向上分离至胰颈水平,根部结扎切断结肠中静脉,分离显露Henle干及其属支,切断右结肠静脉和网膜右静脉,拓展横结肠后胰十二指肠前间隙,三路包抄游离脾曲,注意保留肠系膜下静脉,肿瘤两端各10 cm确定肠管及胃网膜弓切除范围,清扫NO.204和NO.206淋巴结,游离肝曲。绕脐纵切口取出标本,两断端以直线切割闭合器完成侧侧吻合。

  • 标签: 结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10-2019.10月内收治的 80例结肠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40例,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40例,采取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者在护理后均有一定效果,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而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舒适护理能够降低结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加快恢复,具有一定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结肠癌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总结结肠根治术后针对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方法,探讨有效的缓解术后患者急性疼痛的规范化护理措施。方法:选取 2018.03-2020.03期间在我院普通外科行结肠根治术的患者 100名,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50名)和疼痛规范化护理组( 50名),对比患者在不同护理措施下的疼痛程度以及出院前的满意度。结果:经试验发现试验组患者 NRS评分( 1.6±0.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NRS评分( 4.1±0.5)( 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满意率 94%( 47/50)明显高于满意率 74%( 37/50)( P<0.05)。结论:提高责任护士对疼痛的认知、责任护士对围手术期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对疼痛进行精确评估和有效的疼痛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急性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从而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结肠癌 急性疼痛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管理的干预对晚期结肠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提升及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改善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收治的176例晚期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将前9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后8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基于循证管理的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策略(SUPPH)量表、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评价基于循证管理的干预对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作用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UPPH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UPPH量表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23、3.196、3.148;P<0.01);干预前,两组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50、6.458、4.286、2.104;P<0.05);干预前,两组HAMA及HAMD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及HAMD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171、7.903;P<0.01)。结论基于循证管理干预能提高晚期结肠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结肠肿瘤 基于循证管理干预 自我效能感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肠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 98例结肠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转铁蛋白、血清蛋白以及体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结肠患者营养状况恢复明显,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进程,临床价值高。

  • 标签: 肠梗阻 粘连性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和加速康复外科(ERAS)都是目前腹部微创外科领域的热点话题,他们的核心理念都是为了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和应激,让患者能够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内容包含术前准备,麻醉与镇痛,外科干预及术后康复的全程团队管理。近期,广东省中医院在二者的优化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通过极致微创手术、精准麻醉、全程疼痛管理,再加上严格的术前准备、完整的术后随访,使得手术患者的身心应激和创伤最小化。

  • 标签: 乙状结肠肿瘤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加速康复外科 微创手术 精准麻醉 全程团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结肠合并肠梗阻患者中应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时间: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1 月,对象:我院接受诊疗的 90 例 结肠合并肠梗阻患者,分组方式:盲选法,组别:比对组( n=45 ,结肠次全切除手术 )、研究组( n=45 ,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手术 ),对比 2 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 结果: 2 组结肠合并肠梗阻患者在经过不同手术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来说,研究组显著低于比对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手术在 结肠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行。

  • 标签: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 结肠次全切除手术 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腹腔镜结肠根治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 60例结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实施细节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收集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上均有一定表现,但实验组患者在恢复情况和满意度表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对结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细节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起到恢复作用,能有效提升治疗效率。

  • 标签: 细节护理 腹腔镜根治术 结肠癌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