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质量控制应用于免疫组化病理制片技术,比较并分析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选择2021年6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随机投掷硬币的方式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传统方式进行免疫组化制片),以及研究组(50例,质量控制进行免疫组化制片),比较上免疫组化制片的优良率。结果:研究组制片优良率为92%,远高于对照组的70%(P < 0.05)。结论:对于需进行病理学免疫组化制片的患者而言,采用质量控制可增加制片过程中的细节化,有效提高免疫组化片子的质量,可为疾病的诊断奠定更为夯实的基础。

  • 标签: 质量控制 免疫组化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和免疫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调节关系已成为神经病学、内分泌学、生理学、免疫学乃至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免疫调节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贝类是真口门的原生动物,适应性强,分布广,进化地位特殊。尚未分化为完整的神经和内分泌器官,但具有合成和释放儿茶酚胺、乙酰胆碱、脑啡肽、一氧化氮、谷氨酸和皮质醇的分子基础,是研究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起源和进化的关键类群。本文系统综述了贝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分子组成、激活机制及其对免疫反应调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其结构特征、功能、调控机制和进化意义将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为进一步了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进化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在贝类环境适应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贝类 神经递质 神经内分泌系统 荷尔蒙 细胞因子 免疫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孕妇产前检查过程中使用免疫检验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前检查孕妇10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0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根据孕妇使用检查方法不同分成免疫检验组与常规检验组,免疫检验组采取产前免疫检查,常规检验组使用常规产检,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免疫检验组和常规检验组检验结果情况,免疫检验组疾病检查出率8.00%,常规检验组疾病检查出率是2.00%,(x2=11.367,p=0.013),结果有差异。结论:孕妇产前检查过程中使用免疫检验项目能够发现多种疾病,以便临床采取措施治疗和预防,保证产妇和胎儿分娩安全。

  • 标签: 胎儿 孕妇 产前检查 免疫检验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在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过程中的适用性。方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体是110例于我院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患儿,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21年4月-2022年3月,遵循奇偶数法将患儿完成研究组与参照组组别的划分,每一小组涵盖患儿各计55例。运用常规护理方式实现对参照组患儿的护理,运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实现对研究组患儿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前后患儿依从性评分。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患儿家属更高,且护理后研究组患儿依从性评分对比参照组患儿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

  • 标签: 婴幼儿 计划免疫接种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孕妇及胎儿产前免疫学检测项目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行常规检查,实验组孕妇行常规检查及免疫学检测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发生情况及检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危险因素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总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免疫试验可减少分娩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 标签: 产前检查 免疫测定 胎儿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估持续质量改进提高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前(持续质量改进前)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住院病例100例(对照组)和2022年3月及以后(持续质量改进后)收治的风湿免疫科治疗患者100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睡眠质量的改进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行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和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风湿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式平衡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39例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39例行家庭式平衡训练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6个月LISOH评分(5.18±2.2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1.07±3.39)分,TBGA评分(22.63±2.7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3.74±3.96)分(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指导其进行家庭式平衡训练,可促进髋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恢复,增强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术后 家庭式平衡训练 髋关节功能 平衡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变化情况及其检测意义。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保健科进行体检的17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BNProspec型特定球蛋白分析仪,对两组儿童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IgA、IgG及IgM)及补体相关指标(C3、C4)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分析。结果(1)经检测分析,患儿组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IgA、IgG及IgM)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患儿组血清C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患儿组与对照组血清中C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IgA、IgG及IgM)、补体C3水平较健康儿童显著下降,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指示性指标。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免疫球蛋白 补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风湿免疫科康复期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风湿免疫科就诊的康复期患者 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对照组在患者进行就诊时候使用传统的精细化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 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结果:对风湿免疫科康复期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 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使用新型精细化护理模式对风湿免疫科康复期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能提升患者的健康管理知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 标签: 模式 风湿免疫科 康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择取 53例我院纳入的风湿免疫病患者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整合全部相关病案资料,讨论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 患者临床表现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以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分别占比为 50.94%、 47.17%、 45.28%。结论: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以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临床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风湿免疫病 血液系统损害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单采血浆站使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差异,讨论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是否适用于单采血浆站。方法 1)选取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2家单采血浆站样本各 100例,分别采用深圳爱康 URANUSAE115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联免疫法检测 HBsAg、 HCV抗体、 HIV-1/HIV-2抗体和梅毒四项,分析检测结果符合情况。 2)选取连续 10天的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质控结果稳定性比较。结果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联免疫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 100%,全自动酶联分析仪法的质控结果更稳定。结论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在检测结果准确性、稳定性等方面适用于单采血浆站,可以用于献浆员的血液检验。

  • 标签: 全自动 酶联免疫分析 单采血浆站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风湿免疫科护理质量的评价方法,建立适合我院护理质量评价的综合指标,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多个指标进行分析,探索潜在影响因子。结果: 因子分析可以提高该院护理质量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形成了适合风湿免疫科新的护理质量的评价方法。综合因子是影响该院护理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时间因子对该院风湿免疫科护理质量的评价有重要的意义,费用因子是诸多因素中贡献率较低的因素。结论: 风湿免疫科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中积极应用因子分析,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力求全面科学的反映该科室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力求科学合理的评价护理质量。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护理质量 因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过生化免疫检查肾脏疾病的有效性。方法:在本次实验研究任务中,共选取研究对象90例,其中包括有45例健康体检者和45例肾脏疾病患者,其中患者组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经过临床诊断后均符合肾脏疾病诊断标准,为提升其临床检查有效性,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生化免疫检查,同时比较其生化免疫检查结果。结果:通过检查后发现,患者组24h尿蛋白定量为(231.46±34.15)mg/d,尿β2微球蛋白(1.02±0.85)mg/L,尿素(12.33±1.24)mmol/L,肌酐(203.45±34.82)μmol/L,健康组以上检验指标分别为(69.83±25.14)mg/L、(0.42±0.13)mg/L、(4.92±1.02)mmol/L、(67.29±11.63)μmol/L,相比之下患者组明显有差异于健康组,(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生化免疫检查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检验有效性。

  • 标签: 肾脏疾病 生化免疫检查 有效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方法,对比两组神经功能和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免疫球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白M(Immunoglobulin M,Ig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下降,而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较对照组上升(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改善其面神经功能,调节免疫指标水平,有利于疾病治疗。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功能 免疫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生物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及两组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各项检验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乙肝确诊、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例,随机抽选本院此类人员共90例为研究样本(样本纳入时间2020年5月~2021年4月),依据双盲抽签法分组后,予以对照组(n=45)酶联免疫吸附检验,予以观察组(n=45)化学发光免疫检验。分析两组乙肝表面抗原检出效果及检验效能差异。结果:HbsAg、HBsAb、HBeAg、HBcAb抗原阳性检出率组间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HBeAb抗原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敏感度、阳性检出率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HBeAb抗原阳性检出效果及诊断符合率均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故乙肝、乙肝感染者病情进展评估参考性确切。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乙肝 临床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