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施行中医护理后对其负性情绪、疼痛缓解程度的影响。方法在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中选取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43.25±3.08)岁;观察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43.86±3.12)岁。对照组施行普通专科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中医护理,两组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缓解情况、护理满意度、焦虑表现、抑郁情绪等。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50.98%(26/51)比13.73%(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71,P<0.001);与护理前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并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8.03±4.13)分比(53.12±5.29)分、(46.14±4.77)分比(52.13±5.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护理后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6.27%(44/51)比60.78%(3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3,P=0.003)。结论中医护理可有效减轻消化道肿瘤患者机体疼痛程度,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配合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效果显著。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中医情志护理 负性情绪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护理在骨伤患者术后负面情绪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入选实验对象案例为骨伤,且时间范围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将62例骨伤患者以硬币分组法的形式予以分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一组为实验组,采用护理模式为中医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其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后缓解术后负面情绪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骨伤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护理在骨伤患者术后负面情绪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入选实验对象案例为骨伤,且时间范围在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将 62例骨伤患者以硬币分组法的形式予以分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一组为实验组,采用护理模式为中医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其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骨伤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后缓解术后负面情绪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骨伤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对老年脑血管病人的影响。方法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选取自我院2018年1月份到2018年11月份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80名,80名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名老年人,对A组的40名老年人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B组的40名老年人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然后经过护理后,观察A、B两组的老年人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按照十分制为标准)及其患者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按照本院的十分制标准。)。结果护理后发现中医护理的40名老年人患者生活质量打分为9.1±0.35分,他们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9.6分,通过常规护理的40名老年人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打分为7.2±0.69,他们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7.5分,P<0.05,所以统计学具有临床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对老年脑血管病人起到积极作用,这种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老年人脑血管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观察组患者的止疼药使用次数、疼痛强度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恶性肿瘤 疼痛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一般性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疗法进行干预。结果两患者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量表评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疗法干预能减轻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中医情志疗法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使用中医疗法治疗 ICU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人员选择我院 ICU病房综合征的患者,例数一共为 98例,研究起止时间为 2017年 9月 ~2018年 5月,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4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不如观察组患者, P< 0.05。结论:使用中医疗法治疗 ICU综合征的效果较好,无副作用。

  • 标签: 中医 情志疗法 ICU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急诊中老年女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中老年女性急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急诊 中老年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中医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SDS、SAS、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40.1±2.1)、SAS评分(44.6±5.3)均低于对照组(48.3±2.7)、(49.3±5.7),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2.1±0.5)d和住院时间(3.6±1.2)d均低于对照组(3.4±0.9)d、(5.9±1.5)d,此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0%)要高于对照组(88.33%),他们之间的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过程中引入中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急诊患者 心理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于卵巢早衰患者中开展中医护理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方法: 选 58 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客观分析对象,将 58 例卵巢早衰患者依据就诊序号进行分组,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联合中医护理干预。 结果:研究组经中医护理干预,数据反馈异于对照组,提示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于卵巢早衰患者中开展中医护理,利于改善卵巢功能,提升女性患者生活质量,促使疾病转归,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卵巢早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老人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居家老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前后采用SCL-90量表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居家老人评分均高于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居家老人的照护中采用中医护理,能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社区居家老人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并发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骨科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SAS评分及其症状积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中医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明显改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骨科手术 焦虑状态
  • 简介:摘要: 张志刚主任中医师认为病就是指以人们的情绪、情感活动异常导致的,以情绪、情感异常表现为主的一类疾病。在病的诊断上,要辨别躯体疾病和病的关系,辨别情病和神志病,辨别情所对应的脏腑。在治疗上首先要评估风险防范,生物治疗和治疗并重,谨守核心病机,不被杂乱的兼证干扰诊断,重视重点兼症治疗。重视心、肝、脾三脏在病诊疗中的重要性,用药上注重调理胃肠。

  • 标签: 情志病 学术思想 中医治疗 中医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纳入对象,均于2019.05至2020.09区间前往本院就诊,总计115例。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前者5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后者58例,采用中医护理方案。研究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情况、用药依从性。结果:两组干预前心理状态情况未见显著差异,P值较0.05低。干预后,较参照组而言,试验组心理状态情况、用药依性更为优异,P值较0.05低。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理想,可减缓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升其用药依从性。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情志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已经高达2.45亿之多,老年高血压是公认的常见疾病,而血压的控制以降压药为主,目前仍旧没有较为快速有效、可抑制复发的血压药物,需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情绪的稳定,保障血压不受心理因素干扰而难以控制。从中医辩证视角分析,高血压与患者的关联较大,中医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情绪稳定,从而体现药物作用,降低血压风险。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中医情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