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新鲜冰冻血浆(FFP)大量输对创伤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输血治疗的146例严重创伤大失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大失血4h内输的FFP和悬浮红细胞(SRBC)的比例进行分组。FFP∶SRBC=1∶3为低FFP组,51例;FFP∶SRBC=1∶2为中FFP组,46例;FFP∶SRBC=1∶1为高FFP组,49例。比较3组患者输血后24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恢复情况。结果:13组患者输血前在年龄、体质量、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及体温、呼吸、脉搏、收缩压、舒张压等主要生命体征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间输血前PT、APTT、TT、FIB、PLT等指标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输血后24hPT、APTT、TT、FIB、PLT等指标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24h中FFP组和高FFP组PT、APTT、TT、FIB、PLT等指标恢复情况好于低比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比例的FFP输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量输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不必要的出血,提高输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大量输血 创伤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内科患者的输血阈值水平,评价不同输血策略对老年患者红细胞输效果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03-2014-03老年内科患者的临床输血资料及病历资料,统计分析老年患者的输血阈值水平;根据患者输血前血红蛋白(Hb)水平将患者分为开放性输血组(〉60g/L)和限制性输血组(〈60g/L),比较分析2组输效果、病死率、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院内感染等指标。结果:老年内科患者输血Hb阈值达(63.8±15.1)g/L,限制性输血组输显效率明显高于开放性输血组(P〈0.01),无效及效果不佳的比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1);2组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率,住院天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限制性输血策略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的输效率,减少院内感染率和住院时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老年患者 限制性输血 开放性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泵在输加温20%甘露醇中与传统重力输对比的优越性。方法将本科2015年1月~2015年4月在门诊输甘露醇的96例次患者,按输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每组。均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选择粗、直、弹性好且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的上肢血管,输20%甘露醇125ml。观察组将20%甘露醇加温至35~37℃后,使用输液泵控制速度快速输入,对照组采用传统抬高液体瓶,常温液体的方法进行输。输结束观察30min让患者离开。观察两组在输液速度、静脉炎的发生、用药后排尿时间及患者舒适度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均在14.7min滴注完成,发生静脉炎1例次,排尿时间为20±3.5min,患者诉输过程中手臂轻度酸胀6例次,无重度酸胀及疼痛。对照组21例次在未加压情况下15min内输完,7例次经加压后15min内输完,18例次经加压无法忍受静脉胀痛拒绝加压后超过20min输完,发生静脉炎3例次,排尿时间均在25min以上,其中18例次30min内未排尿,输过程中41例次患者诉上肢酸胀,其中8例次为轻度酸胀,17例次为中度酸胀,12例次为重度酸胀,4例次诉难以忍受。两组均未发生药液外渗及重新穿刺情况。观察组在静脉炎发生率、用药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面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20%甘露醇使用输液泵加压静脉输入,较常温传统重力静脉输入法,静脉炎发生明显减少,输速度易控制,不但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保证了药物疗效。

  • 标签: 甘露醇 输液泵 加温 静脉炎 速度
  • 简介:在SEC储量评估方法中,递减法是针对蒸汽开发稠油油藏的唯一评估方法,运用该方法的关键是递减率的合理确定。而热采稠油经常采用井间、块间接替的开发模式,产量剖面上经常出现相对稳产或多段递减,造成合理确定递减率难度大。针对这一现状,考虑把国内计算蒸汽吞吐稠油油藏技术可采储量的方法-累积油汽比法引入到SEC储量评估中,辅助合理确定递减率,并以曙光油田杜229块例,其SEC储量的计算结果符合油田的开发实际。证实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并对其他兄弟油田的SEC储量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蒸汽吞吐 稠油油藏 经济极限油汽比 SEC储量 辽河油区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持续皮下胰岛素输交接班单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护理,其中常规对照组28例,实验组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交班单进行照护的29例,比较这两组带泵治疗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用泵治疗时间121.1小时,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63.6小时,且实验组相关泵因素发病率3.4%,较对照组25%明显减少。结论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交接班单可以更好地执行胰岛素泵的使用,平稳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内分泌的专科护理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交接班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沉淀与血小板联合输在急性大出血的治疗上的意义。方法急性大出血患者69例随机分成2组A组联合输冷沉淀和血小板(共37例),B组单独输血小板(共32例)。A组先输血小板1-2个治疗量,然后输冷沉淀10-30U;B组输血小板1-2个治疗量。输前后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输前各指标无差别(P=0.05),输后PT、TT、APTT缩短(P<0.05),Fbg、PLT增加(P<0.05)。输后A组和B组间PT、TT、APTT、Fbg、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输后2h止血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在急性大出血患者治疗中,联合输冷沉淀和血小板可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全面纠正患者凝血障碍,能显著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促进凝血功能的改善,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数量,改善止血功能。

  • 标签: 急性大出血 冷沉淀 血小板
  • 简介:宋人赵彦材《杜诗赵次公先后解》有两大特点:一、对杜诗系年编次的认定与调整;二、在对更早杜集异文及旧辨正的基础上,对杜诗义旨的独到理解。其中透露出来赵次公“以史证诗”的外证法与“以杜证杜”(行实)、“以杜解杜”(诗义)的内证法,在早期杜中堪称典型。尤其是赵次公以“诗家之心”解诗,超越了通常注重事典出处的“学术性”注释范畴,具备了“同行评议”的意味,成为杜诗宋中独一无二的亮点。尽管赵次公还存在某些缺陷,但作为现存最早杜诗编年本,其特点与价值在杜历史中具有“导夫先路”的开创性。

  • 标签: 赵次公注 旧次 以史证诗 以杜证杜 以杜解杜 诗家之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使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4例(69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时间为1-7个月,所有患者的鼓膜穿刺孔均愈合,无并发症与中耳炎感染发生。69耳中,治愈的有42耳,占60.9%;有效22耳,占31.9%,无效5耳,占7.2%。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药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安全可靠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鼓膜穿刺 鼓室注药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显微手术中预右旋美托咪啶的麻醉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喉显微镜手术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0min静右旋美托咪啶0.6μg/kg,采用丙泊酚2.0mg/kg、雷米芬太尼0.5μg/kg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脂肪乳安慰剂10ml,采用琥珀胆碱1.5mg/kg、雷米芬太尼1.0μg/kg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置入支撑喉镜时(T2)、拔管后1min(T3)、5min(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丙泊酚用量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各时间点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丙泊酚总用药量显著少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如咽喉疼痛、呛咳躁动、寒战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预右旋美托咪啶可减轻应激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可明显减少麻醉药用量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右旋美托咪啶 喉显微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控输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的作用,旨在为临床麻醉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ASAⅡ-Ⅲ老年全麻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推依托咪酯,观察组应用靶控输依托咪酯,对两组患者诱导至意识消失的时间、诱导过程中发生肌震颤次数、心率、停药至唤醒时间、术后5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次数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诱导至意识消失的时间、诱导过程中发生肌震颤例数、心率、停药至唤醒时间、术后5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例数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采用靶控模式输依托咪酯,其起效及苏醒迅速,能更有效、迅速地抑制围术期的各种应激反应,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靶控输注 依托咪酯 老年患者 全身麻醉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取20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观察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下降,食欲改善及精神恢复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使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辅助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儿恢复,应广泛运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考察高浓度静人免疫球蛋白制品的稳定性。方法以组分Ⅱ+Ⅲ为原料,经过溶解、辛酸沉淀,Capto-Q层析,Macrocap-Q层析,收集流穿液,经超滤,浓缩,制备高浓度静人免疫球蛋白(蛋白浓度为10%),进行制品处方的筛选和稳定性试验,检测制品的外观、热稳定性及分子大小分布,并与传统低温乙醇法制备的静人免疫球蛋白(蛋白浓度为5%)比较。结果高浓度静人免疫球蛋白外观、热稳定性、分子大小分布均符合国家药典要求,分子大小分布明显优于静人免疫球蛋白。结论高浓度静人免疫球蛋白制品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 标签: 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稳定性 分子大小分布
  • 简介:从美学角度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孔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儒家和道家学派。孔子和庄子美学思想有着三大差异:即追求美的境界不同,对美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把握不同,实现美的手段不同。这三大差异促成了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流派双峰对峙、二水分流之类型风格的生成。以此作为切入视角进行比较,在比较和爬梳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揭示儒道两家的思想内涵及加深对中国美学思想脉络的认识。

  • 标签: 孔子 庄子 美学思想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输可达龙导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我病区2010年7月至2015年1月静脉输可达龙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静点可达龙过程中给与护理干预(1)在穿刺点上方给予赛肤润3次/日外涂。(2)输入可达龙前后各给与10ml生理盐水静推冲管。(3)持续静点可达龙的患者保留两个留置针,每8小时更换注射位置。对照组行常规观察护理。结果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静脉输可达龙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可达龙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与药方向的布比卡因对肛肠手术麻醉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行肛肠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各30例,其中A组给予5mg布比卡因向头药,B组给予5mg布比卡因向尾注药,C组给予7.5mg布比卡因向头药,D组给予7.5mg布比卡因向尾注药,对比4组的麻醉效果。结果C组、D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近,但均快于A组和B组,但其感觉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长于A组和B组;A组、C组的运动阻滞程度明显高于B组和D组,且其麻醉后的心率、血压变化更加明显(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中采用5mg向尾注射布比卡因麻醉效果较好,能促进患者的恢复。

  • 标签: 不同剂量 注药方向 布比卡因 麻醉 肛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ICU患者微泵输血管活性药物用药安全管理。方法对微泵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分析运用集束化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集束化护理后微泵输血管活性药物出现的输液外渗、血压波动、心率变化等护理不良事件下降。结论集束化护理可减少微泵输血管活性药物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微泵 血管活性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改良外剥内扎硬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硬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硬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外剥内扎硬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 环状混合痔 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