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证实阴道哑铃训练方法在产后盆家庭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在筛查后利用kegel运动进行盆康复训练。实验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阴道哑铃训练。结果实验组治疗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阴道哑铃的Kegel运动能明显提高产后盆肌张力,促进产后盆组织器官的功能恢复,在降低女性盆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临床意义,适合产后家庭盆康复的推广。

  • 标签: 阴道哑铃 产后盆底家庭康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Observation of vaginal dumbbell in the application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网片的全盆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临床应用及基层医院普及价值。方法选择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诊断盆腔脏器脱垂的23例患者进行全盆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23例患者因子宫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引起的不良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全盆重建术保持了盆解剖结构及功能完整性,具有疗效满意、术后复发率低、术后生命质量满意的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全盆底重建术 盆腔脏器脱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孕妇分娩时应用宫按压助产法可取得的效果。方法对前往我院进行分娩时使用宫按压助产法的80产妇临床资料,复习相关的参考文献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全部产妇均成功分娩,新生儿中,出现轻微窒息现象有10例,高度窒息现象有5例,经过抢救均复苏,没有1例新生儿死亡。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宫按压助产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其分娩,但是需要充分了解使用指征,并且娴熟按压方法,进而能够减少新生儿窒息以及会阴撕裂等现象出现的几率,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底按压助产法 分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胃贲门癌手术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7例胃贲门癌经腹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均无吻合瘘或手术死亡,2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膈下积液,均经临床治疗治愈出院。结论经腹胃贲门癌手术降低并发症,减少痛苦,恢复快。

  • 标签: 胃底贲门癌 经腹 贲门癌根治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内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009—2012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7例新生儿内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例新生儿内出血患儿经治疗后好转81例,主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新生儿内出血预后较差,运用规范的综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新生儿颅内出血 诊治 改善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经多普勒(TCD)在各级医院的普及以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了能更好的发挥TCD这一无创、经济、便利的助手作用,首先是要争取做到一名合格的TCD医务工作者。在此总结几点TCD教学中的体会,希望对TCD工作人员及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偏头痛患者血流变化、普形态及有无杂音的诊断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率和探讨其产生的机制。方法对9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经多普勒检测,并进行血流对比研究。结果典型偏头痛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另有血流速度不稳定、血管杂音及普形态改变等表现。结论血流速度的改变、频谱异常及血管杂音可作为诊断典型偏头痛的依据,并提示其发作期有血管痉挛的情况。

  • 标签: 偏头痛 经颅多普勒 血流速度
  • 简介:脑胶质瘤为内原发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可出现内局部复发或内转移,发生外转移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后发生脊柱转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胶质瘤 颅外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并发内感染病原菌种类,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3年2月共55例颅脑手术术后内感染病例及治疗过程。结果本组病例55例,经过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其中治愈5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其中46例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结论内感染是颅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极难控制,死亡率高.。选择敏感抗生素,早期、足量抗生素等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颅内感染抗生素药物敏感性鞘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内感染的常见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颅脑术后内感染患者27例。结果27例患者中24例治愈,3例死亡,死亡率11.1%。结论治疗内感染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及脑室灌洗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术后 颅内感染 鞘内注射 脑室灌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新生儿内出血的护理效果,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18例新生儿内出血患儿从四方面进行病情观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全组17例治愈出院,1例转院。2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新生儿 颅内出血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HPC)的诊断及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8例内M—H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8例均行开颅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其中肿瘤全切除12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随访3-130个月,5例(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肿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56个月,其中1例出现椎管内转移。结论M—HPC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其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微手术以及术后放射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内血肿的不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恢复良好5例,占16.6%,中度致残9例,占30.0%,植物状态8例,占26.6%,死亡8例,占26.6%。结论-及时手术清除内血肿、挫伤脑组织、充分有效降低内压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内血肿救治的关键步骤。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并颅内血肿 手术 减压
  • 简介: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占所有卒中的不到1%。由于其临床症状谱广且常呈亚急性或迁延起病,因此往往被漏诊或延误诊断。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以及溶栓技术的发展,CYST的早期确诊率及治疗效果有了极大的提高。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19例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分析 静脉回流受阻 脑血管病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50例进行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密切配合,手术之后严密监察病情,加强头部引流管的监护和内压的监护,进行早期必要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结果50例进行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之后,其中42例痊愈,8例患者死亡,,治愈率达84%。结论通过对内血肿患者在进行微创清除术治疗后再实施科学合理护理,具有促进病情的恢复,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致残率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

  • 标签: 颅内血肿 微创血肿清除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