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利用甘德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78~2017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数据资料,采用平均、统计分析、线性趋势等方法,分析了甘德县1978~2017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甘德县1978~2017年,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0.443℃/10年),且升温态势明显,各季的气温上升幅度不同,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夏季次之,秋季第三,春季增温相对较弱一些;(2)甘德县1978~2017年,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际变化较大,年内降水量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冬季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夏、秋季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 标签: 甘德县 气温 降水量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惠州市气温对湿疹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从惠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湿疹门诊数据,同期气象因素(日均气温、相对湿度)数据源自广东省气候中心的86个气象站点。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环境温度暴露对湿疹的滞后效应,采用自然平滑样条函数控制湿度的非线性混杂。结果惠州市皮肤病防治所4年内共报告湿疹门诊254 053人次,日均就诊173.89人次。日均气温与湿疹日就诊人次呈“U”型关联。低温段温度每降低1 ℃,湿疹发病风险上升2.20%(1.19%~3.21%),高温段温度每升高1 ℃,湿疹发病风险上升2.35%(1.24%~3.5%)。全人群中有1.60%(0.44%~2.68%)的湿疹门诊次归因于低温天气,即归因人次为4 065(1 128~6 798);6.33%(1.40%~10.87%)的湿疹门诊人次归因于高温天气,即归因人次为16 082(3 557~27 616)。结论高温和低温暴露均与湿疹就诊风险增加有关。

  • 标签: 湿疹 日均气温 时间序列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北方秋冬季气温下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4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943例,女2237例,平均年龄(61.14±11.77)岁]2012年9月至12月4个月间诊室血压的变化,对4个月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血压达标率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10月的SBP及DBP均高于9月(P=0.000),11月和12月的SBP(P=0.000及0.005)及DBP(P=0.008及0.002)均高于10月。共入选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290例,其4个月间SBP及DB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5及0.135)。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气温每下降1℃,则SBP升高0.156mmHg,DBP升高0.091mmHg。回归方程:SBP=129.179-0.156T,DBP=79.053-0.091T。结论北方秋冬季气温下降引起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增高,但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这种现象消失。

  • 标签: 高血压 交感神经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诊室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 简介:摘要:在医药生产领域当中,化工制药行业占据了重要位置。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为适应经济发展,化工制药企业的数量与生产效率都在不断增加。进而带来了大量的有机废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现阶段,对这一行业来说若想取得更好发展,则必须高效处理医药化工行业的有机废气

  • 标签:
  • 简介:文章对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正在使用的VAC系统和负压式麻醉气排放系统分别进行介绍和优劣分析,并经实践检验,得出新建一套独立麻醉废气系统更能满足医院使用需求的结论。

  • 标签: 手术室 麻醉废气排放 负压系统 废气排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VOC废气治理工程技术方案为重点进行阐述,以VOC废气治理的特点为主要依据,从注重VOC废气治理技术的合理选择、采用湿式洗涤的方案、废气治理工艺设计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目的在于促使VOC废气得到更好的治理,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推动我国工业领域更加稳定持续的进步与发展。

  • 标签: VOC废气 废气治理 治理技术 治理设备
  • 简介:摘要: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同步增长,近年来中国的化学工业与医药事业稳步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人民的健康造成威胁。对此,本文通过对医药化工行业排出废气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废气处理的主要方式。

  • 标签: 医药化工行业 废气 处理
  • 简介:从医25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80元,最小的只有2毛7分钱;从医25年,靠一副听诊器一双手,诊断救治了无数病患;从医25年,走到哪病人跟到哪,他们是她的“铁杆粉丝”;25年酿成的爱,有着怎样的艰辛、漫长与执著!

  • 标签: 处方 温度 生命 从医 听诊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 Park法重睑成形术对轻度上睑下垂的矫正效果。 方法:用“随机分配法”将我院 60例轻度上睑下垂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重睑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 Park重睑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值< 0.05)。 结论:改良 Park重睑成形术对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的矫正效果明显,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 Park重睑成形术 轻度上睑下垂 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矫正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采用眉下切口提眉术(subbrow blepharoplasty,SBB),重睑成形术(double eyelid surgery,DES)和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combination of subbrow blepharoplasty and double eyelid surgery,CSD)3种方法矫正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及纳入和排除标准将患者分为SBB组、DES组和CSD组。评价患者术后6个月上睑皮肤松弛改善效果,包括睑缘-角膜映光点距离(MRD1)、角膜内侧睑缘与重睑褶皱距离(MCMFD)、瞳孔中点睑缘与重睑褶皱距离(MPMFD)、外眦处睑缘与重睑褶皱距离(LCMFD),以及上睑皱纹改善效果,并由患者和第三方医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0例女性患者被纳入研究,每组30例,患者年龄35~62岁,3组患者年龄及上睑皮肤松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上睑皮肤松弛和上睑皱纹均得到改善。CSD组2例患者出现呕吐,1例患者出现额部皮肤麻木。SBB组、DES组和CSD组MRD1改善量分别为(0.14±0.09) mm、(0.34±0.11) mm、(0.43±0.15) mm,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37,P<0.001),SBB组与DES组、DES组与CSD组、SBB组与CS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18、2.824、9.236,P值分别为<0.001、0.008、<0.001);MCMFD改善量分别为(0.32±0.15) mm、(0.92±0.21) mm、(0.97±0.24) mm,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082,P<0.001),SBB组与DES组、SBB组与CS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73、12.404,P值均<0.001),DES组与C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2,P=0.261);MPMFD改善量分别为(0.34±0.13) mm、(1.07±0.24) mm、(1.37±0.23) mm,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935,P<0.001),SBB组与DES组、DES组与CSD组、SBB组与CS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531、5.628、19.159,P值均<0.001);LCMFD改善量分别为(0.54±0.17) mm、(1.58±0.37) mm、(1.97±0.48) mm,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405,P<0.001),SBB组与DES组、DES组与CSD组、SBB组与CS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71、4.097、15.068,P值均<0.001)。上睑皱纹评分改善量:SBB组、DES组、CSD组分别为(0.70±0.47)分、(0.50±0.51)分、(1.20±0.48)分,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71,P<0.001); SBB组与DE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2,P=0.115),DES组与CSD组、SBB组与CS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71、3.979,P值均<0.001)。SBB组、DES组和CSD组VAS患者评分分别为(2.77±0.57)分、(2.17±0.38)分、(3.90±0.31)分,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575,P<0.001),SBB组与DES组、DES组与CSD组、SBB组与CS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79、15.541、10.161,P值均<0.001)。VAS医师评分分别为(2.80±0.61)分、(2.27±0.58)分、(4.07±0.45)分,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085,P<0.001),SBB组与DES组、DES组与CSD组、SBB组与CS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40、12.624、8.883,P值均<0.001)。结论相较于眉下切口提眉术和重睑成形术,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能够充分切除上睑松弛皮肤,明显减少上睑皱纹,调整和重塑重睑形态,恢复良好的眉眼部美学关系,是矫正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的更好方法。

  • 标签: 上睑皮肤松弛 上睑老化 提眉术 重睑成形术 评估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居民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为制定科学的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上钢社区居民2014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结果上钢社区2014年全死因死亡数为1049人,居民死亡率为10.30‰。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占全死因死亡数的91.52%。居潜在减寿年数前5位的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伤害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所致的寿命损失最为严重,减寿率为11.14%。结论慢性疾病和损伤为本社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增强安全意识,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与伤害的发生率,以达到有效降低居民死亡率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68眼)确诊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行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术后随防3个月—1年。结果矫正良好61眼,基本矫正6眼,轻微过矫1例1眼,无欠矫者。结论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较好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改良 额肌瓣悬吊术 上睑下垂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详细探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提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 为配合本次研究,笔者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共选择100例通过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提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重度上睑下垂的患者共150只眼。局麻下,将睑板缝合悬吊于位于上结膜穹窿的上直肌与上睑提肌之间的关节筋膜鞘上,促使可上睑高度明显增加,切口术后均愈合。结果 治疗后通过随访统计,有124只眼疗效显著效果达到标准让患者满意占比(82.67%),另外有23只眼得到改善占比(15.33%),还有3只眼治疗无效占比(2.00%);统计后针对改善眼和无效眼共26只进行第二次的调整,并二次调整结果显效,而且效果均得到患者满意。 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提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重度上睑下垂有明显的效果,将上眼睑高度提升的同时还能够起到美容的作用,临床值得借鉴使用。

  • 标签: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 提上睑肌缩短术 上睑下垂 复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轻中度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药联合加味泻心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采用加味泻心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2.73%明显低于实验组93.94%,且对照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要比实验组的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西药联合加味泻心汤治疗轻中度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在更短的时间起到止血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西药 加味泻心汤 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性肩周炎患者合用针刀疗法及益气温经中药的治疗价值。方法:病例抽取时间为2021年6月~2023年1月,地点为我院,诊断结果均为老年性肩周炎,病例数量72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36例,对照组为传统药物封闭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针刀疗法以及益气温经中药进行综合治疗,就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肩关节疼痛程度以及肩关节功能等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观察组97.22%、对照组83.33%,P<0.05;施治前VAS、CMS评分2组做对比差异微小P>0.05,经施治与对照组相比,VAS、CMS评分评分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对老年性肩周炎患者合用针刀疗法及益气温经中药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疼痛症状及恢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 标签: 老年性肩周炎 中医 针刀 益气温经中药 价值
  • 简介:摘要哮喘作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呈逐年上升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增加,大量关联性研究表明极端气温暴露会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但诱发哮喘发作的潜在影响机制仍不清楚。本文旨在系统梳理极端气温与哮喘发作的关联性研究进展,阐明极端气温与室内外环境因素协同以及个体脆弱性对哮喘发作的影响;探讨极端气温诱发哮喘发作的潜在影响机制,强调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在极端气温诱发哮喘炎症反应中的重要调节作用;并提出极端气温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框架,以期为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哮喘 极端气温 气候变化 脆弱人群 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