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受各唱法和各派系影响的多维化边缘现象,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现代民族声乐之美,并时其生存和发展提出一些设想。

  • 标签: 现代民族声乐 边缘现象 发展
  • 简介:现代画廊一百年【美】古尔·约翰斯沅柳译生命短促,艺术长存,艺术是人类想象力充满神秘与诗意的表现。从艺术诞生的时刻起,人类就证明了他决心付出巨大的努力来赢得创造艺术美的特权。虽然与艺术共生的愿望是人类的普遍特性,但只有收藏家意识到了美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 标签: 艺术家 博物馆 收藏家 艺术品 作品 画廊
  • 简介:归根结底,无论是对修道院美学的援引、对抽象主义的实用,还是与超现实主义者的惺惺相惜,都是源自嘉柏丽尔·香奈儿对现代精神的追求。更确切地说,是对追求自由精神的新女性的推崇与塑造。20世纪初的新文化为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提供了轰轰烈烈的背景。小仲马的《茶花女》,讲的是一个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对香奈儿来说,

  • 标签: 自由精神 现代精神 现实主义者 《茶花女》 抽象主义 20世纪
  • 简介:雕塑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而发展。无论是东方秦代兵马俑,西汉的霍去病墓石雕,龙门石窟、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的大佛雕像等,还是西方奥地利出土的威伦道夫妇女像,古埃及神秘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古希腊万古流芳的维纳斯、英勇的阿波罗、米隆的掷

  • 标签: 现代 雕塑 设计特点 空间形态 造型语言 设计思潮
  • 简介:“具像雕刻”的变化抽象雕刻的迅速抬头,也促使具象雕刻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过,“具象”这个词开始被使用,是1950年前后的事。在那之前,一直使用“写实”这一名称。与抽象、非具象对立的概念都用具象来统括,这本身就意味着具象这个词“不是单纯写实”这种意思。到了五十年代后半期,对法国近代现实主义的疑问和逆反心理高涨了起来,正如从1952年到1957年间逗留在法国的柳原义达所述:“量不是作为重量,而必须是作为紧张感而解释”。以量块的构筑为基本的正统

  • 标签: 具象 具像 日本美术 五十年代 紧张感 现代美术
  • 简介:现代人繁忙的生活状态当中,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诱惑、压力,造成了许多现代"病症",人们渴望在繁忙的工作中、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回真正的自我,找到生存的价值与真谛。现代陶艺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形态下孕育而生,但是其与生俱来的原始面貌似乎已经被后工业时代的浪潮渐渐磨灭了。为了呼唤出现代陶艺作为自然之子最纯粹的本真之美,本文从多重角度对其——展开分析。

  • 标签: 现代陶艺 本真 自然之美
  • 简介:现代西方肖像画穿士兵衬衫的自画像1914年狄克斯学生肖像1995年勒恩卡菲兹露易丝·蒙忒巴滕夫人像1940年达利波娜丽莎1992年萨蒂·李尔现代西方肖像画...

  • 标签: 肖像画 自画像 萨蒂 恩卡 李尔 士兵
  • 简介:“媒介即体验”的观点就是在电子媒介整体性塑造能力的背景中,强调了新媒介的产生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媒介即体验”的经济形态与传统媒介观点的区别是很明显的,更强调个人性的当下感觉,强调主体对外部世界的体验认同,在消除共性的基础上寻求个性表达。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拟态空间迅速改变人的感性实践方式的同时,

  • 标签: 现代媒介 电子媒介 日常生活 经济形态 外部世界 实践方式
  • 简介:在不久落幕的’98德国消费品博览会上,我们不仅可以在林林总总的德国消费品展示中看到德国的生活方式和德国产品的精湛工艺和上等品质,而且能有机会了解到以严谨、求实精神著称的德国民族在产品设计上的追求和造诣。首次在中国展出的北威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设计中心精心布置的展台,集中地体现出“德

  • 标签: 现代设计 德国 魅力 北威州 消费品 戒指
  • 简介:鲁迅虽不是职业设计师,但他的设计作品及设计理念在中国现代设计史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把鲁迅的设计作品与影响力放到世界设计进程的大背景去考量,探讨鲁迅的现代设计视野与设计手法,对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设计概况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鲁迅 现代设计 视野
  • 简介:<正>197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以及1978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以来,日中两国间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中国的各类音乐团体、剧团纷纷赴日进行公演,北京、上海等地的中国音乐学者也纷纷发表学术报告,把日本音乐文化介绍到中国。据我所知,至今为止作为正式访问中国的日本音乐家,是以演奏家和作曲家为中心的,

  • 标签: 先锋派 日本音乐 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 音乐作品 剧团
  • 简介:悲剧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范式,在亚洲同样有着诸多富于特性的建树。本文对东亚、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等亚洲各地区的悲剧艺术及其流变进行了大致扫描,并对一些重点作家的优秀剧目进行了审美分析。

  • 标签: 悲剧 近现代 亚洲
  • 简介:张文亮的作品,就如艺术家本人一样,生动且具有独特的生活情怀。其画而零碎的线条在事物总体形象的统一之下,表现每个面的轮廓关系,人物形象被暂停在某个时刻,这种时刻是从当下社会的大众生活场景中截取的,毫不掩饰人物内心的戏码。

  • 标签: 经典故事 社会现象 直接再现
  • 简介:也许我们对欧洲的主流绘画流派和经典作品如数家珍,但对现代拉丁美洲美术却是知之甚少。事实上,随着多种文化和人种的混合交融,拉美美术进入20世纪之后也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在世界艺坛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土著主义促使拉美艺术家将他们的创作植根于本土文化传统,到古代土著文化中寻找自己的根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因而现代的拉美艺术摆脱了殖民时期的拙劣模仿西班牙艺术的轨迹,形成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栏目将分三期讲述现代拉丁美洲美术;本期向大家介绍的是拉美现代艺术的先驱和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拉美第一个现代艺术运动。

  • 标签: 现代艺术 拉丁美洲 美术 20世纪 文化传统 土著文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4-12
  • 简介:使原始的剪纸艺术具有了最现代的审美情结,成功地演绎了吕胜中剪纸艺术的现代情绪,使古老的剪纸艺术既有现代艺术的形式因素

  • 标签: 原始现代
  • 简介:一引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建筑文化也不例外。这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本不足为奇。但是,当我们的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建筑虽然“现代”,却再也看不出民族或地域特色的时候,当我国城市中心的建筑越建越高,越建越密,却有人把它理解为“现代化”和“现代文明”的时候,

  • 标签: 现代设计 西方文化 建筑设计 文化传播 民族文化
  • 简介:潘天寿及中国现代绘画万青力无论谁来写20世纪中国绘画史,都不可能不以一定的篇幅讨论潘天寿(1897——1971年)。然而,从已经出版的有关现代中国绘画史的中、外文著述来看,却流行着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影响着对潘天寿的公正评价。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反映...

  • 标签: 潘天寿 现代绘画 中国绘画史 中国画学 民族绘画 中国现代绘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