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张国艳著《居延汉简虚词通》于2012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将居延汉简中出现的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助词、叹词以词条的形式逐一进行排列,从共时分布层面整体把握,细致展示了居延汉简虚词的个体特点。同时,采用词条后加案语的形式进行专题研究,以居延汉简虚词为原点,分55个专题,分别系联、讨论了特点突出和历时发展脉络清晰的虚词或相关虚词组,明确揭示了它们的源流及历史地位。书后还附录有“居延汉简虚词分类分布情况表”及“居延汉简论著目录(1930-2009年)”。

  • 标签: 居延汉简 虚词 出版 通释 2009年 中华书局
  • 简介:汉译佛经与后汉词语例何亚南汉译佛经和正统文献中的某些词语,孤立地看,有时我们很难对它们作出较为恰当的解释,或者不足以看清词义的来源。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探讨,或许问题就比较容易说清。本文主要从后汉佛经与正统文献相互印证的角度,对三条词语的释义或词义来...

  • 标签: 汉译佛经 汉词语 支娄迦谶 《般舟三昧经》 般若 《春秋》
  • 简介:明清白话小说的方言成份颇多,不仪是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即使今天已很难见的孤本小说也不例外。在这些方言中,有很多是江淮方言,因其从属于大的北方官话,常被忽视。水文以《中国古代孤本小说集》中出现的江淮方言词条为基础,兼以其他作品的相同例句为佐,试图说明江淮方言在明清小说中的广泛存在。

  • 标签: 江淮方言 明清小说 词汇 词义
  • 简介:<正>语言具有系统性。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中,语音语法的分统性已是公认的,词汇的系统性尽管至今仍有争论,但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研究。本文不打算纠缠词汇系统性的存在与否,而是以承认它的存在为前提,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一族词汇系统实际上是词汇的意义结构系统。按照之间的意义上的各种不同的联系,我们可以把词汇中的进行分类。这样分出来的类,有人把它叫做类聚。实际上,如果用共时和历时两方面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分出来的各个类的内部的及类与类之间又可以找出其中的联系。因此,词汇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讲,象人类社会的族系一样,它们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词族 词汇系统 反义词 优死 同义词 “痛”
  • 简介:由多个词语组成的复合形容在英语中为数不多,在多数情况下是临时,下面举的例子都选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有的复合形容的内部结构是个动词性短语:

  • 标签: 临时词 动词性 美国新闻 LIKELY SURPRISING approval
  • 简介:《诗经》时代,主要是使用单音的时代。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反映社会生活的词汇也日益增多。单音不够用了,就渐渐产生了复合。后世所用的不少双音都是从《诗经》时代的复合渐趋凝固发展而来的。《诗经》修辞同义,大多为单音节的,经过发展演变,有不少修辞同义由单音节的变为双音节的同义并列复合,其发展演变有一定的规律。

  • 标签: 并列复合词 《诗经》 同义词 修辞 社会生活 发展演变
  • 简介:能构成新词的拟声与拟态(二)辽宁高等警官专科学校赵健昆表示劝诱、催促、诘问时的发声,又作。例:。(请请,请进。)新词:/邀请,诱惑。风吹竹丛等发出的声音。之声给人以清爽、清新之感,转,用于“神乐、神圣”之意。新词:[」/矮竹。/私语,耳语。/私语...

  • 标签: 拟态词 拟声 元音交替 接尾词 头脑迟钝 专科学校
  • 简介:<正>一九八六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段德森的《实用古汉语虚词详》(以下简称《详》)。本书依据“实用”的原则安排体例,在释义上探源溯流,具有许多特色。《详》对每一虚词的说解,都力图从它们纷繁的用法中理出一条词义虚化的轨迹。每一词条,尽可能先列相关的实词、意义,然后逐级按相关的意义说解虚词的意义。例如“但”这个,作者先述其意义演变之大略:“原为‘袒褐’之袒”,袒裼

  • 标签: 古汉语虚词 意义演变 副词 动词 作者 用法
  • 简介:小议汉字形体的可性丁晓虹孩子一进入启蒙阶段就开始接触汉字形体的分析了:“人”象个叉开双腿站定的人,“羊”象只羊,前面两只角,后面一条尾巴;“扬头”的“扬”是提手旁;“杨树”的“杨”是水字旁……此后,可以说各种式样的字形分析将一直伴随着他对汉语言文字...

  • 标签: 汉字形体 可释性 能指和所指 表音文字 汉字系统 能指与所指
  • 简介:《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因其诗性的语言与精深的哲学内蕴,向来以难解著称,然其与道家思想关系颇深是毋庸置疑的,现代意义上的《诗品》研究或重作家辨伪、或重义理阐发、或重司空图本身的诗学思想考证,本文则把目光返回作品本身,以语词为单位,整体梳理《二十四诗品》语词与《庄子》以及道家哲学的意蕴关联。

  • 标签: 《二十四诗品》 《庄子》 例释
  • 简介:目前所著录的唐代墓志大约有七千方,其中佛徒墓志大约有三百方.佛徒墓志数量不多,语料价值却比较高.佛徒墓志的语言接近当时口语.关于佛徒的称谓词,非常丰富,反映了唐代词汇的特征.

  • 标签: 唐代墓志 佛徒 称谓词
  • 简介:墓志铭文具有特定的体例和句式。“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地,礼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句式。它用来总结墓志志文的内容,表示丧葬大事完全合乎礼制。由于人们不了解此句式的格式、意义,在校读墓志文时,常出现失误。因而对“礼也”的正确释读成为阅读墓志文献的一个要点。

  • 标签: 唐代墓志 句式 礼也
  • 简介:文章根据语言的系统性原则,通过三组相近句式的对比分析,认为“莫之或V”的“或”应该是复指代词,否定了“无定代词”和“句中语气”的观点。

  • 标签: 无定代词 语气词 复指代词
  • 简介:<正>【圪撮儿】■量词。撮:她捏咾两~米。【圪喳】■形容小孩儿顽皮而难对付:这娃娃是个~头。【圪渣】■锅巴。【圪渣皮】■指刁泼无赖之徒:兀先那~,谁能和他说个长短。【圪渣老擩】■形容粮食中杂质多;这些儿粮食~的没罗没有扇簸净。【圪渣渣儿】■形容衣物上污垢又多又厚,十分肮脏的样子:袄儿袖子~。|褥子上尿~。【圪奓】■他头上~得几根黄毛黄发。【圪奓奓】■形容毛发等张开并摆动的样子:张三头上有几根

  • 标签: 粮食 软体动物 忻州方言 量词 污垢 锅巴
  • 简介:社区是社会区域的简称,它和文言词、方言词、外来一起,构成现代汉语词汇一般词语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来源.社区不是方言词.香港社区反映香港社会多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特征,以及香港人使用词语的心理因素.香港社区仍以通用语素作为构词语素,因而有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的资格.本文主要从香港社区的社会来源、构词特点以及在报刊的出现频率等几个方面,来考察这类的特点,并提出香港社区的广义、狭义之分,以及如何划分香港社区和香港流通的方言词、外来的界限问题.

  • 标签: 社区词 香港 词汇 时代精神 方言词
  • 简介:<正>“藏”即是将已有的表示一个完整意义的词语割裂开来,藏去一部分,留下一部分,用留下的部分来表达被藏部分的内容或原有词语的完整意义。这一语言现象何时产生,前人已有成说。宋人王楙曰:“自东汉以来,多有此语……西汉未之闻也。”(见《野客丛书》卷二十)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对这一现象怎么看待,前人评说多予否定。如北齐颜之推认为:

  • 标签: 藏词 秋胡 风马 颜之推 文理 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