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安德雷·马默(AndreiMarmor)的新著《哲学》是近年来英美法理学界的一部杰作。整本书围绕当代英美法理学两大核心议题——法律性质问题和方法论问题展开论述,作者马默在两大议题上均持严格的分离观:法律性质问题上采取还原论立场,方法论问题上固守描述性哲学,两者融贯相连。经过重述和检讨,本文认为马默在上述两个议题上较前人的观点确有进步和创造性,值得认真审视。但本文也批判性地指出:首先,在检视承认规则的争议和法律规范性与权威的关系时,我们发现法律效力并不能完全还原为社会事实。其次,法律性质问题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并不如马默想象得那样紧密。最后,描述性哲学也并不能完全承载哲学的目的和使命。

  • 标签: 马默 还原论 分离论 描述性法哲学 法律的规范性
  • 简介:索伦·克尔凯郭(1813——1855)是19世纪中叶丹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先驱人物。他出生于一个笃信基督教的羊毛商人家庭,早年在哥本哈根学习哲学和神学,他的一生几乎没有远离过哥本哈根。克尔凯郭性情孤辟,私人生活充满苦恼和不幸,因而对当时崇尚理性的社会风尚极为不满,于是便隔世隐居,埋头从事带有文学色彩而充满忧虑情绪的哲学写作。他说的许多话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厌恶之心,从而激发读者认真地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

  • 标签: 克尔凯郭尔 先驱人物 文学色彩 私人生活 现实生活 忧虑情绪
  • 简介: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分析了马赫主义对唯物主义,特别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种种攻击伎俩,并按照历时性批判与共时性批判相统一、内部批判与外部批判相统一、事实批判和价值批判相统一原则对马赫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这种批判原则对认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流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 标签: 马赫主义 唯物主义 批判 启示
  • 简介:由疑难案件所引发的关于道德立场与法律技术之关系的讨论,可以区分为“技术中立说”与“技术修饰说”两种立场.这两种立场都包含部分正确性:技术中立说强调法律价值的独立性和法律技术对法官道德判断的约束作用;而技术修饰说则正确地提醒我们关注法律实践的合理性.但两种学说也都存在重要缺陷:技术中立说忽视了法律技术适用上的争议性;而技术修饰说则消解了独立的法治价值的存在,使法律技术无法独立担当证立裁判结论的角色,却沦为对法官独断的道德立场的话语修饰.我们需要基于裁判何以能够拥有正当性的哲学思考,对道德立场与法律技术之关系进行理论重构.重构之后的技术服务说不反对法官在裁判时进行道德判断,同时对法官如何进行道德判断提供了实质性的方法论指引与约束.

  • 标签: 道德立场 法律技术 正当权威 服务型权威观
  • 简介:《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公开发表的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到动手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到1859年该书出版,历时16年之久。本书的出版为马克思彻底完成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导言》 经济学著作 马克思 出版
  • 简介:风险刑法是从风险社会中引申出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刑法话语体系,近年来活跃在我国刑法学界。对比风险社会的风险与风险刑法的风险,即可发现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险。风险社会的风险是后工业社会的技术风险,这种风险具有不可预知性与不可控制性,根本不可能进入刑法调整的范围。风险刑法理论将风险予以泛化,并且主要是以工业社会的事故型风险为原型展开其论述与论证,但这与风险社会的风险并无关联。风险刑法理论在刑法应对风险的讨论中,以过失犯、行为犯与不作为犯等互法方式为例证进行说明,以此作为风险刑法理论的主要内容。但风险刑法理论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且充分的论证,而是建互在主观臆想的基础之上。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风险刑法理论与其赫以凭籍的作为理论根据的风险社会理论之间难以无缝对接,使风险刑法理论根基不稳。风险刑法理论在对刑法例证的论证中,过于大而化之而没有细致推敲,结果导致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所有这些,都使得风险刑法理论只能获得一时之观点喧嚣,而难以取得长久之学术积淀。

  • 标签: 风险社会 风险刑法 刑法教义学
  • 简介:<正>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安·巴雷在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1991年第9期发表了《关于市场的思考》一文,提出建立市场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市场一社会关系,反对把市场看作单纯的经济范畴,认为市场是规定经济当事人行为的经济一社会结构。巴雷还指出,马克思关于市场理论的构想、方法论和某些论点为建立这种理论提供了要素。

  • 标签: 社会批判理论 市场理论 马克思主义者 社会结构 当事人 社会关系
  • 简介:刑法公众认同的哲学问题是刑法公众认同问题的一个"高度",其可从之真、之善和之美予以先后切入。经由之真,刑法之真构成刑法公众认同的哲学前提,其哲学本质是主体客体化,其将"合规律性"赋予刑法实践;经由之善,刑法之善构成刑法公众认同的哲学实体,其哲学本质是客体主体化,其将"合目的性"赋予刑法实践;经由之美,刑法之美构成刑法公众认同的哲学升华,其哲学本质是主客双向化,其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赋予刑法实践。刑法之真、刑法之善与刑法之美构成了刑法公众认同的完整哲学内容,从而能够使得我们获得对刑法公众认同的深刻领会,以最终更加有效地推进刑法实践。

  • 标签: 刑法公众认同 法哲学 刑法之真 刑法之善 刑法之美
  • 简介:先秦思想研究迄今未曾揭示墨子学术中法哲学体系。讨论显示,墨子哲学体系基础是其知识论,其工巧表现在逻辑形式上的数学分析。定义系统是其审案功能的保障。

  • 标签: 墨子 法哲学体系 知识论 逻辑形式
  • 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邓小平思想、实践形成的理论基础;或者说,邓小平思想、实践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予以奉行和遵从的产物.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形象性与深刻性的统一以及重实效的实践性等诸多方面,构成了邓小平现实主义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邓小平思想的哲学基础的体现.

  • 标签: 邓小平 法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简介:沈家本的历史哲学可以用三个短语表述,即“权时应变”,“融会贯通”,“保守经常”。其目的在于建立起具有中国历史传统特色的西方化的法律体系。他认为,对传统法律既要有所保留,更要大力变革;对西方法律既不应也不可能全盘移入,更不应也不可能拒之门外。其历史哲学表现出稳重性、建设性、时代性、进步性的思想特征。

  • 标签: 法哲学 沈家本 融会贯通 法律体系 传统特色 中国历史
  • 简介:文章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国际的基本矛盾,即战争与和平的对立统一.在这对矛盾发展过程中,国际的三维结构依次呈现:国际秩序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国际人权的生发;国际人权潜伏的危机激发国际向自由个性阶段演进.文章最后论证了国际与科学社会主义契合的可能.

  • 标签: 国际法 基本矛盾 国际秩序 国际人权 自由个性
  • 简介:司法判决是制度、事实、个人活动的合因之果,判决形成的思维工具包括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判决以确定性为特征,而法官形成判决过程中的判断却具有综合性.

  • 标签: 合因 法律解释 法律推理 判决的 确定性 判断的
  • 简介:发展权主体归宿之争是法学界围绕发展权所展开的全球性争论的一个关键.本文在全面剖析并批评了关于发展权主体的三种不同学术观点后,指出发展权的主体既包括国家、民族之类的由个体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但又不应囿于集体主体,单个的实在的人更应是发展权的首要的最终的享有者;发展权是个体主体与集体主体相对独立又相互沟通的历史产物.

  • 标签: 发展权 主体 法哲学 国家 民族
  • 简介:作者在比较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以人为本”和西方哲学中的“人文主义”的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中国法哲学的影响,提出入应当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首要前提、根本依据和最终归宿。

  • 标签: 以人为本 法哲学 人文主义 法律价值 人权 科学发展观
  • 简介:中国传统哲学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以儒家伦理法哲学为正统和主干,并以其“仁学”本体观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它们仍是精芜杂陈,因此急需要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科学分析。

  • 标签: 中国传统法哲学 特点和价值 本体观
  • 简介:利益、行为自由和意志构成了权利要素;权利是一个主客观统一的价值范畴和关系范畴,它依赖于社会经济关系,既具有阶级性,又有社会共同性.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是权利的三种形态.的本体是权利。权力与权利在本源上是一致的,即归根到底都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矛盾运动,无所谓谁先谁后。把权力看成是权利的渊源,只是形式上看问题.

  • 标签: 权利概念 法定权利 应有权利 行为自由 哲学思考 社会经济关系
  • 简介:哲学与法治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注重的是思想层面,法治建设体现的是实践层面,从思想层面到实践层面的实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我国也是如此.马克思哲学中国化是思想层面与实践层面的统一.从毛泽东开始的新中国,到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再到如今习近平的新时代.,法治愈来愈成为国家治国理政的主旋律.这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规律,亦是在我国几代领导人在吸取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所产生的重大理论创举.

  • 标签: 法哲学 法治建设 发展 实践
  • 简介:哲学与本体具有天然的“不解”之缘。马克思哲学对人之为人的最终依据这个基础本体论问题有过反复思索。从他投身理论创造之时起,其理论思考的主题就没有离开过人的存在方式问题。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现代形而上学意味,是具有“入学”意味的、人生成为人的内在依据。揭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意蕴具有重要的理论批判意义和现实批判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本体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