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临床角度上来看,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电极移位,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本身就是在急救情况下用于恢复患者心脏功能的常见手术,一旦出现电极移位情况和问题,有可能导致心脏起搏信号传导异常问题,进而造成患者出现心率市场、心动过速等等问题,轻则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情况下则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对于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需要重视电极移位这一并发症现象和问题原因分析,并且实施针对性护理,这一点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紧急起搏器 临时心脏起搏 电极移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体检过程中患者出现心电图左室肥厚对提示高血压检出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94例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体检患者进行,按照心电图检查结果均分为2组,各47例。其中,心电图呈现左室肥厚的为参照组,左室正常的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检出高血压患者的几率更高、组内血压均值更高,其数据均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体检过程中患者出现心电图左室肥厚后,其血压指标通常较高,可以作为高血压检出的预警,需要予以关注。

  • 标签: 体检 心电图左室肥厚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电图知识培训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 以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 40例为对象,分为研究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未实施心电图知识培训,研究组应用心电图知识培训,对比管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培训后心电图知识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心电图知识培训 心血管内科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新生儿的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需进行新生儿置管的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新生儿的PICC尖端定位的成功率与具体情况。结果X光摄影定位显示:导管尖端位置位于胸椎第5节至第7节之间位置的34(85.00%)例,导管尖端位置位于胸锥第3节至第2节之间位置的2(5.00%)例,位于第8节至第10节位置的2(5.00%)例。出现了P波,但波动幅度不明显,且未显著提示出导管深浅变化的1(2.50%)例,仅出现无特异性P波的情况2(5.00%)例。存有特异性P波患者38例,一次性置管成功的患者37例,成功率为92.50%:导管位置不理想的患者1(2.50%)例。无特异性P波的患者2例。结论 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新生儿的PICC尖端定位能够较为精确地判断出导管尖端的最优位置,一次性成功置管的比率较高,且操作较为简单,建议在临床置管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PICC尖端定位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腔内心电图P波的形态改变对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1年11月接诊且行PICC置管的74例患者,且全部受试者行PICC置管术时采用腔内心电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分析疾病类型、P波形态变化。结果:(1)74例PICC置管患者均为血液或实体恶性肿瘤,且在患者数量方面,以急性髓系白血病(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例)、肺癌(12例)、结肠癌(10例)居多;(2)全部入组病例中6例未引出双向P波、特征性高尖P波,42例先有双峰P波后出现高尖P波,46例出现双向P波,69例出现II导联存在特征性高尖P波。结论:在腔内心电引导PICC尖端定位时,通过观察P波形态变化(双向P波、特征性高尖P波、双峰P波),能够实现精确定位,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腔内心电图 P波 形态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联和一体化护理用于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3年2月本科接诊起搏器植入术病人(n=6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1人,前者采取医护联合一体化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LVEF等指标。结果:关于LVEF这个指标,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69.32±4.18)%,和对照组数据(60.34±5.92)%相比更高(P<0.05)。关于并发症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3.23%,和对照组数据29.03%相比更低(P<0.05)。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用医护联合一体化护理,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

  • 标签: 医护联合一体化护理 并发症 起搏器植入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以及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2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44例,对照组患者给与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与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手术制动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病史是导致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较多,其中术后制动时间较长、合并基础疾病、存在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为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术后结合预防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上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分析的是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这次的研究中,所有的患者都是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这一年收集的患者,此次研究样本的资料均由我院相关部门真实提供,为确保项目的真实有效,相关人员将所参与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38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与观察,确保每一组的患者人数为19例,将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即常规术后护理以及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经过专业的护理管理之后,对患者的新功能指标改善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关注。结果:通过专业人员的分析与研究,对相关的指标进行比较了解到,经过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的患者,其心功能指标得到了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较之对照组患者的效果更好(P<0.05)。结论: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相比较而言,实验组患者的情况更显著,护理的效果更佳,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内科 心衰 康复护理 运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合理开展预见性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睡眠质量、遵医行为的实际影响。方法:在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间接收的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中择选84例并借助双色球法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各计42例。参照组会为其开展常规护理而探究组则会为其开展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探究组患者其SDS分数、SAS分数、SRSS分数皆显著性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在活动、用药、饮食等方面的遵医行为数据显著性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合理实施预见性护理既能够显著性改善其负性情绪与睡眠情况,又可以促使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获得提升,推荐参考。

  • 标签: 遵医行为 心脏起搏器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准确度。方法:研究期间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间,医院内收治的97例疑似冠心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测,其中冠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的基准。通过比较,评估了动态心电图在识别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的诊断效率,同时分析了两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动态心电图显示出69例阳性结果,其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准确度达到92.78%,灵敏度为95.59%,特异度为86.21%,阳性预测值为94.20%,阴性预测值为89.29%。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的表现与冠脉造影的金标准相当,且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更高的精确性,适宜广泛采纳。

  • 标签: 心电图诊断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效果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胸痛患者实施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胸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实施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流程;之后对两组患者急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各项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在急诊胸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患者 心电图确诊时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设定为2019年06月至2021年06月,这一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抽签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予以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分别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依从性比较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了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而言,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值得应用。

  • 标签: 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 永久性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运用医护联合一体化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汇总发现,自2020年3月-2021年4月,本院共收治48例接受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抽签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及实验组(医护联合一体化护理干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适应症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术后不适应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医护联合一体化护理 起搏器植入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联合膈肌起搏器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到本院接受主动呼吸循环技术联合膈肌起搏器治疗的92例慢阻肺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FEV1及FEV1/FVC指标水平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行主动呼吸循环技术联合膈肌起搏器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水平,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阻肺 膈肌起搏器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中青年人群的心电图

  • 标签:
  • 作者: 任爱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1期
  • 机构:德宏州人民医院,云南 芒市 678400
  • 简介: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结合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心内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取出200例,并按随机分步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结合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情况、心律失常发生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值较高(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其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其心绞痛量表评分分值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其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结合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其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冠心病的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显著减少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使整体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 标签: 预见性护理;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延续性护理结合心脏起搏器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治疗中的使用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30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5名患者,对两组患者都使用身体之外的博起心脏的机器进行诊治,对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前提下使用延续性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心理情况和自控能力。结果:护理之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之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护理之后,两组的自控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之前,且实验组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房室传导阻滞 心理状态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中老年慢性心衰重症患者营养状况、运动能力、心电图结果的影响。方法: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2例中老年慢性心衰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针对性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未开展针对性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6例:开展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营养状况、运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心电图结果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 中老年 慢性心衰重症 营养状况 运动能力 心电图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外膈肌起搏器辅助治疗中目标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体外膈肌起搏器辅助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共6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目标式护理模式。对比两种干预方法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在肺功能指标的对比上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血气分析指标的对比上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生活质量的对比上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目标式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体外膈肌起搏器 目标式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制订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经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流程,探讨流程应用效果。方法制订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经三向瓣膜式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流程,同时对操作护士进行考核培训;并根据此流程对30例患者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结果本组30例患者PICC导管尖端正常位置为93.3%(28/30),最佳位置为90.0%(27/30)。护士对操作流程评分为(4.8±0.4)分,为满意。结论制订规范化标准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经三向瓣膜式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操作流程并将流程应于操作中,使护理操作有据可查,提高了操作的质量。

  • 标签: 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