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及操作性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条目进行筛选,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对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0.0%(27/30)、96.3%(26/37),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6,3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2、0.48、0。21,确定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结构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20项二级指标和65项三级指标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内涵,为临床护理教学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提供了客观量化的依据。

  • 标签: 教育 护理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来我站无偿献血者1952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1月~12月来我站无偿献血者19222例设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血液报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采血结束后对两组献血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液报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液报废率,同时鼓励无偿献血者转为低危、固定无偿献血者,保证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安全,赢得社会满意。

  • 标签: 血样采集 护理 持续质量管理 血液报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患者,展开心理护理,观察其对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60名观察对象(重症患者)展开分析,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心理综合护理(观察组,n=30),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理情绪正性指标,护理后观察组指标值高于对照组患者;心理情绪负性指标,护理后观察组指标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睡眠质量量化比较,指标值(PSQI评分)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重症患者,围绕其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该模式可有效促进消除负面心理情绪指标,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患者 负面情绪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纳入研究时段为2021年5月-2022年8月,从本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中选择60例,在随机数表分组法下,分2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质量管理,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对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开展,可以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管理质量 护理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应用病案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纳入2020年1-12月256例病案档案展开研究,将上半年实施常规病案管理的纳入常规组(n=128),下半年开展病案质量管理的纳入研究组(n=128),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病案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研究组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案质量管理应用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程度,降低不良病案事件发生率,适合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医疗质量 持续改进 病案质量管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清洗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的104份消毒器械,随机将其分为甲乙组,分别给予常规质量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比较两组器械的质量管理情况。结果:乙组的清洗、消毒、灭菌和发放合格率、工作人员的知识掌握率和对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清洗消毒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0年2月血液净化患者8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结果:实验组血液净化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透析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质量控制 血液净化 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对康复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5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恢复情况、疼痛程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产妇,P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剖宫产产妇 康复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面质量控制理论在健康体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体检中心近期收治的体检人员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护理管理方案。观察两组护理投诉率及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并未发生护理投诉事件,而参照组护理投诉率可达10%(P<0.05)。实验组健康宣传、沟通能力、护理礼仪以及主动服务均在8分以上,而参照组均在7分左右。两组护理质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全面质量控制理论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为体检者的健康提供更有力保障,同时也降低护理投诉率,提高体检者满意度,从而更利于医疗事业的良好发展。因此,全面质量控制理论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全面质量控制理论 健康体检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病患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收入的76例血液净化病患作为研究对象,38例血液净化病患选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8例血液净化病患接受质量控制作为实验组。比较实验组、对照组血液净化病患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液净化病患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患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均有明显优势,数据对比显示存在差异(P<0.05)。结论:病患接受质量控制后能够促进血液净化病患的机体功能恢复,同时有助于大幅度降低病患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质量控制 血液净化 不良事件发生率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级护理质量管理在基层医院质量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2月我院40例护理人员作为分析对象,对比实施护理管理前后的质量核心指标以及护士、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核心指标以及护士、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实施前。结论:将三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运用到基层医院质量控制中,更能积极调动护理人员参与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改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从而获得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高度满意。

  • 标签: 三级护理质量管理 基层医院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胃肠镜用纯化水质量控制对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抽检的60条胃肠镜清洗消毒行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对抽检的65条胃肠镜采用PDCA 循环工作方法进行管理,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和菌落数。结果:实验组胃肠镜用纯化水微生物监测合格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00%;胃肠镜清洗消毒合格率98.46%高于对照组的86.66%,菌落数 5.26±2.86 CFU/镜少于对照组的 15.15± 6.98 CFU/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强化胃肠镜用纯化水质量控制能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环节, 有利于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胃肠镜用纯化水 质量控制 清洗消毒质量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袋鼠式护理配合婴儿抚触对婴儿睡眠质量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1年5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94例新生儿为对象,将新生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袋鼠式护理配合婴儿抚摸护理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睡眠优、良、差、优良率95.74(45/47)、8.51(4/47)、8.51(4/47)、91.49(46/47)和70.21(33/47)、12.77(6/47)、17.02(8/47)、86.98(39/47),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体质量变化为(4.89±0.63)kg、(4.01±0.52)kg,有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采取袋鼠式护理配合婴儿抚触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睡眠优良率和体质量,这种护理措施适合在新生儿中运用。

  • 标签: 袋鼠式护理配合婴儿抚触 婴儿睡眠质量 体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袋鼠式护理配合婴儿抚触对婴儿睡眠质量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1年5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94例新生儿为对象,将新生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袋鼠式护理配合婴儿抚摸护理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睡眠优、良、差、优良率95.74(45/47)、8.51(4/47)、8.51(4/47)、91.49(46/47)和70.21(33/47)、12.77(6/47)、17.02(8/47)、86.98(39/47),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体质量变化为(4.89±0.63)kg、(4.01±0.52)kg,有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采取袋鼠式护理配合婴儿抚触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睡眠优良率和体质量,这种护理措施适合在新生儿中运用。

  • 标签: 袋鼠式护理配合婴儿抚触 婴儿睡眠质量 体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持续性质量改进联合责任助产方式进行产房助产护理,分析该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的护理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计81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接受持续性质量改进联合责任助产,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其余条件保持不变。结果: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母婴并发症感染率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产程时间较短,母婴并发症感染概率较低,护理质量评分更高。结论:在对产妇进行产房助产护理时,应用持续性质量改进联合责任助产模式能够提高护理水平,让产妇和新生儿的各种指标更加正常,并且能使产妇对护理的评价更高,因此,应当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持续性质量改进 产房助产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节质量控制在提高妇科中医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为提高妇科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医院从2022年开始在妇科护理项目中融入基于环节质量控制的中医护理管理内容,2021年1月—12月为实施后,2022年1月—12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6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等,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基于环节质量控制的中医护理管理方案用于妇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取得更佳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环节质量控制 中医妇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质量管理对胃肠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未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的60件胃肠镜器械为比照组,将2022年9月-2023年9月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的60件胃肠镜器械为研究组,观察实施前后胃肠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后胃肠镜清洗消毒合格率高于实施前(P<0.05);相较于规范化质量管理实施前消毒工作评分,实施后均更高(P<0.05)。结论:规范化质量管理可提高胃肠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消毒工作评分也明显提高。

  • 标签: 胃肠镜 清洗消毒 规范化质量管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以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00名手术室患者开展研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分配患者各为50人。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化的管理方案,观察组开展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的评价得分、护理工作中发生失误的比例、各项生命体征表现情况。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和文书质量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价得分都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中发生失误的比例为16.00%,显著小于对照组26.00%,存在着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aO2等各项生命体征的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指标评价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有着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评价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时间范围是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这期间共有16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行手术治疗病人,按照研究需要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80例。行常规护理管理的是对照组,观察组则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还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且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也有正向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 综合评价指标 手术室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慢性胃炎患者患者84例(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的观察组(42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2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护理质量评分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慢性胃炎患者循证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循证护理 慢性胃炎 护理质量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