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与治疗效果,探讨术后的疗效评估标准。方法2012年1月—2013年9月,本前瞻性中心临床研究共入组27例患者,51个病灶行35次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6~18个月。研究主要终点为安全性、可行性和局部疗效,次要终点为局部病灶无进展期(TTLP)、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结果35次射频消融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主要并发症为气胸11.4%(4/35),胸管引流率2.9%(1/35);肺出血8.6%(3/35),1例咯血(2.9%);胸腔积液8.6%(3/35),胸管引流率5.7%。51个病灶技术成功率为98.0%(50/51)。根据修订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随访至少6个月后,靶病灶完全缓解率为88.2%(45/51)。完全缓解病灶术后1个月较术前增大、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缩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P=0.002)。截至最后一次随访,TTLP为(10.0±2.8)个月,PFS为(8.0±3.0)个月,OS为(10.0±3.5)个月。结论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肿瘤局部控制率高。射频术后局部疗效的评估采用修订的RECIST,以术后1个月为新基线,术后6个月后评价疗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肺恶性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射频消融 局部疗效 评估标准
  • 简介:目的:直肠癌的局部复发是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索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冷冻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3年10月-2016年8月共入组3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行36次冷冻消融术,术后随访16~50个月。治疗后影像学随访采用盆腔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分析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1年内局部病灶控制率及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ratingscale,NRS),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疼痛评分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水平。结果:本研究技术成功率为100%,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年内局部病灶控制率为61.3%,局部病灶无进展期为(15.1±1.8)个月,OS为(17.9±2.3)个月。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和术后12个月NRS疼痛

  • 标签: 中心临床研究 冷冻消融 单臂中心
  • 简介:目的:总结下静脉后输尿管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下静脉后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经超声诊断的8例下静脉后输尿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观察输尿管走行与下静脉的关系。结果:超声所见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8例;其中7例显示右侧输尿管上段向中线移位,并消失于下静脉附近,约脐上2cm(L3水平),超声诊断:下静脉后输尿管可能。1例漏诊,2例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合并泌尿系感染。结论:扩张的输尿管向人体中线移位并向下静脉后方延伸,或突然消失于下静脉附近,应考虑本病,超声在下静脉后输尿管疾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CT及MRI在儿童发性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WT)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性W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征象。其中5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本组8均为侧单个肾脏占位性病变,呈类圆形或分叶状,CT平扫为等、低或混杂密度,病灶占位效应显著,周围脏器受压明显。MRI表现为等低T1WI、等高T2WI信号为主,其内信号欠均匀,增强扫描后瘤体实性成分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肿瘤压迫残余肾脏。结论:CT及MRI可明确显示瘤体的位置、大小、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及有无远处转移灶,可为临床检出本病及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WILMS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内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踝肱指数和影像学表现等,采用Forgaty导管取栓、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结果:37例中单纯取栓12例,置管溶栓8例,取栓+置管溶栓5例,取栓+经皮血管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2例,取栓+PTA+支架术8例,溶栓+支架术2例,成功率100%.肢体疼痛麻木缓解、皮温变暖34例(92%).疗效为优22例(59%),良好10例(27%),一般2例(5%),不良3例(8%).1例腘动脉瘤溶栓后缺血加重截肢,2例取栓后第1足趾干性坏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死,7例失访,余术侧肢体均无缺血复发症状.结论:内介入联合手术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有效方法,严格把握其适应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取栓 导管溶栓 腔内治疗
  • 简介:造影是将造影剂导入子宫内,增加子宫内膜与宫内造影剂的对比度,构成较鲜明的对比,从而便于观察子宫及子宫内膜有无病变。本文综述了宫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声像图特征,并与其他临床技术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现状及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病变 临床诊断 超声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疑诊子宫内膜息肉139例患者,行常规阴道超声、经阴道超声宫造影及宫腔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确诊依据,对照不同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临床疑诊子宫内膜息肉139例患者,最后经病理检查确诊123例.常规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8例,符合率为79.67%;经阴道超声宫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18例,符合率为95.93%;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22例,符合率为99.19%.经阴道超声宫造影及宫腔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阴道超声.3种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35,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常规阴道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宫造影诊断符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85,P<0.05),而经阴道超声宫造影和宫腔镜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3,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宫造影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无创、安全、简便且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息肉 子宫内膜 宫腔境检查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分析胎儿发半椎体畸形的声像图特征,探讨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发半椎体畸形的价值。方法:总结东莞市石碣医院及东莞市茶山医院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发半椎体畸形的孕妇10例,分析超声声像图特征,追踪产后或引产后结果。结果:10例胎儿发半椎体畸形中,胸椎半椎体6例,腰椎半椎体4例。10例均有脊柱弯曲度异常,显示为脊柱侧弯或后凸,病变椎体形态异常,椎体变小,部分缺失。胎儿发半椎体畸形有较特征的声像图表现,产前超声对其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结论: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半椎体畸形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三维超声能更直观地显示脊柱整体弯曲度及病变椎体形态。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单发半椎体畸形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发半椎体畸形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产前二维超声对发半椎体畸形的认识。方法:从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中,选取产前超声提示发半椎体畸形7例,回顾性分析发半椎体畸形声像图特征及产前超声检查方法。结果:7例发半椎体畸形中,胸椎半椎体5例,腰椎半椎体2例;产前超声检查过程中,旁正中切面显示脊柱后凸和前凸畸形5例,冠状切面显示脊柱左侧弯曲和右侧弯曲6例,在没有侧弯、成角情况下,横切面很难发现椎体形态异常。结论:旁正中切面可显示半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后凸和前凸,冠状切面可显示半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左侧弯曲和右侧弯曲,横切面可显示椎体形态异常。胎儿半椎体畸形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二维超声可作为胎儿发半椎体畸形的常规筛查手段。

  • 标签: 半椎体 产前超声 单发
  • 简介:目的:探讨宫超声造影(CUHG)、经阴道超声(TVS)及宫腔镜(HS)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4月本院应用CUHG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83例,并与TVS、HS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UHG、TVS、H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分别为87.95%、78.31%、92.77%;CUHG、TVS、H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0.756、0.923。结论:CUHG对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宫腔超声造影 经阴道超声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transabdominalultrasound,TAUS)、经内超声(transcavitaryultrasound,TCUS)在膀胱癌术前分期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膀胱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57例,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TAUS和TCUS检查。比较TAUS、TCUS及两者联合使用对膀胱癌T分期的结果,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术前TAUS、TCUS对膀胱癌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8.4%(39/57)、77.2%(44/57),kappa值分别为0.608(P〈0.001)、0.837(P〈0.001)。联合使用TAUS与TCUS评价膀胱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4.2%(48/57),kappa值为0.837(P〈0.001)。结论:TAUS联合TCUS在膀胱癌术前分期检查中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显著提高膀胱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达到膀胱癌术前精确分期的目的,为膀胱癌精准局部切除、新辅助治疗提供了充分依据。

  • 标签: 膀胱癌 肿瘤分期 经腹部超声 经腔内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为复杂性肛瘘的患者行直肠内超声(EAUS)和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MRI对复杂性肛瘘分型的准确率,并比较EAUS与MRI对复杂性肛瘘的内口、主管和支管/脓检查的灵敏度。结果:MRI的Parks分型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准确率为90.6%。EAUS与MRI显示内口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原发主管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支管/脓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复杂性肛瘘Parks分型的准确率为90.6%,比EAUS能更准确地定位复杂性肛瘘的内口、主管、支管/脓,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腔内超声 磁共振成像 复杂性肛瘘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transvaginalthree-dimensionalultrasound,3D-TVS)在宫粘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宫腔镜联合3D-TVS诊断为中、重度宫粘连(intrauterineadhesion,IUA)并经宫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resectionofadhesion,TCRA)治疗的患者132例,术后3个月行3D-TVS,比较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容积及血流参数的变化,同时行宫腔镜复查,比较两者结果。结果:TCRA后组与术前组比较,宫容积、血流指数(flowindex,FI)及血管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flowindex,VF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血管指数(vascularizationindex,VI)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TVS评估复发宫粘连的灵敏度为85.0%(51/60),特异度为83.3%(60/72),准确率为84.1%(111/132)。结论:3D-TVS便捷有效,评估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可用于术后内膜恢复的评价,手术前后宫容积及血流参数的改变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三维 宫腔粘连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CT与核磁共振检查在隙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推广安全有效的诊断方式,使隙性脑梗死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大大提升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方法: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在我院治疗隙性脑梗死的10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后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应用CT诊断患者的实际病情,实验组通过核磁共振检查诊断患者病情的有效诊断。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家属诊疗服务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核磁共振检查后,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的对照组;实验组隙性脑梗死患者家属诊疗服务满意度评价普遍优于CT检查的对照组;实验组隙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CT检查的对照组。结论:不同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不同,相比CT检查而言,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临床诊断的可靠性、应用优势更为突出。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应用核磁共振检查以及CT检查展开联合诊断,同时降低误诊率、漏诊率,赢得患者家属的充分信任,加快医院的现代化改革进程,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侧不同范围下肢深静脉血栓周围软组织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侧下肢水肿患者,均为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按血栓累及血管范围分为3级:Ⅰ级(累及1根深静脉,46例)、Ⅱ级(累及2根深静脉,26例)、Ⅲ级(累及3根及以上深静脉,8例)。观察各级深静脉血栓CDFI表现及邻近肌层、皮下组织的超声表现,并与同一患者健肢对比,测量患肢皮下组织增厚度、肌层增厚度、肌层回声改变及肌层组织形态改变等指标。结果:深静脉血栓表现为静脉管内可见不均匀低回声及中等回声,CDFI不能探及血流信号,或仅有少许点线状血流;静脉邻近肌层厚度较健侧增厚,其中Ⅲ级与Ⅰ级比较肌层增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1,P<0.05);肌层组织回声较健侧减低或增高;患肢肌层间隙可见裂隙样或片状无回声,且血栓累及范围越广(达Ⅲ级),上述征象越明显(χ2=20.033,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范围与邻近软组织超声表现相关。CDFI不但能直观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而且能观察血管周围肌层及皮下组织情况,是临床下肢水肿患者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深静脉血栓 软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双低剂量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联合CTA在慢性脑缺血中的应用,以及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脑血流灌注情况及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拟诊为缺血性脑病并经MRA/CTA证实为侧MCA狭窄患者38例,对照组为脑动脉正常者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20排CT双低剂量方案行全脑灌注检查,同时行头颅MRI检查;测量ROI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及延迟时间(DLY)。采用Kendall’stau_b秩和检验评价脑动脉狭窄程度、脑血流灌注情况及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①患侧MCA狭窄程度与患侧脑梗死的程度无相关性(P=0.313)、与患侧灌注减低程度无相关性(P=0.848);②患侧灌注异常程度与患侧脑梗死程度呈正相关(P=0.000);③MCA轻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中出现梗死的双侧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33,P=0.003)。结论:患侧MCA狭窄程度与患侧脑梗死程度、脑灌注血流量降低程度无相关性。

  • 标签: 双低剂量 大脑中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脑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评估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手术并随访的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患者42例,应用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患者双侧卵巢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包括窦卵泡计数(antralfolliclecount,AFC)、卵巢体积(ovarianvolume,OV)、血管化指数(vascularisationindex,VI)、血流指数(flowindex,F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sationflowindex,VFI)、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分级,并将手术侧卵巢与对侧卵巢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手术侧卵巢的AFC、OV、VI、FI、VFI、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分级均较对侧显著下降(P〈0.05)。结论: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手术侧卵巢的储备功能下降。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是评估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标签: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卵巢储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