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42例63个卵泡膜细胞瘤MRI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63个病灶均呈实性,T1WI均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45个(71.4%),以低信号为主夹杂斑片状与云絮状略高信号18个(28.6%);增强扫描后肿块强化不明显14个,轻度强化35个,以轻度强化为主、局部较明显强化14个;子宫内膜增厚6例(14.3%),腹水12例(28.6%),25例雌激素E2检查中10例增高(40.0%).结论:卵泡膜细胞瘤T2WI呈明显低信号及轻度强化方式为其特征性表现;子宫内膜增生及雌激素E2增高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 标签: 卵巢 卵泡膜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评价干燥综合征中腮腺CT检查价值。方法:对2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和22例对照者行CT扫描。受检者年龄为35-68岁。在环齿关节水平对腮腺密度和大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CT典型表现为腮腺实质内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患者环齿关节水平腮腺内CT值高于15HU面积/同层腮腺总面积比值,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干燥综合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腮腺CT扫描是一种有价值方法。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腮腺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体蒂异常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前超声诊断11例胎儿体蒂异常超声声像图特点及随访结果。结果11例胎儿均存在腹壁缺损及脐带异常,8例合并脊柱异常(包括脊柱侧后弯,甚至成角弯曲),7例合并内脏器官外翻,6例合并肢体异常,10例分别合并其他异常如心脏、颅面及泌尿系统畸形等。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体蒂异常可靠方法,具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 畸形 体蒂异常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急诊消化内镜护理中应用效果和特点,以期为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治中应用提供更好依据和基础。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5年 12月— 2016年 12月收治行急诊消化内镜治疗 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 3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3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对接护理,观察比较 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 SAS、 SDS评分分别为 (48. 3±5. 1)分、 (48. 9±6. 2)分,护理后分别为 (24. 1±4. 9)分、 (25. 8±3. 1)分,护理后 SAS和 SDS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 SAS、 SDS评分分别为 (49. 6±4. 7)分、 (48. 5±6. 7)分,护理后分别为 (37. 8±5. 0)分、 (35. 3±6. 2)分,护理后 SAS和 SDS量表评分也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 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7. 44%,显著高于对照组 82. 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5. 13%vs. 12. 8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235)。结论对急诊消化内镜治疗患者实施无缝隙对接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无缝隙对接护理 消化内镜 护理效果
  • 简介:鞍区指蝶鞍及其周围结构,位于中颅窝,形似马鞍。主要结构包括蝶鞍、垂体、海绵窦及其穿行结构,其解剖结构复杂。发生于垂体及鞍区常见病变有30多种[1-2],这些病变起源于垂体或邻居结构(脑实质、第三脑室、脑膜、海绵窦、动脉、颅神经等)。影像学检查对鞍区病变有重要意义,了解鞍区解剖、常见病变影像表现及鉴别要点,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垂体 蝶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妇科肿瘤治疗,应用免疫学治疗方法对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2015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过 76 例妇科肿瘤患者,并对其应用免疫学治疗措施,观察其恢复、预后情况,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并提出解决 方案。结果 接受免疫治疗 76 例患者中 65 例妇科肿瘤患者症状得以不同程度缓解, 6 例患者无效,其余 5 例患者在接受免疫 治疗措施后,出现发热不良反应,但经改变免疫治疗方案及对其发热进行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应用免 疫治疗方式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且改善预后。

  • 标签: 妇科肿瘤 免疫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影像学检查是甲状腺结节筛查、术前检查及定性定位诊断最快捷有效方法,其主要包括超声(常规、超声造影)、CT、MRI、放射性核素显像(FNI、SPECT-CT、PET-CT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等。本文通过总结文献,对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分析,为合理有效地选择甲状腺检查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 简介: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恶性肿瘤,约占脑肿瘤15%~30%[1];全身各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脑部,其原发肿瘤以肺癌最常见.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CT、MRI对肺癌脑转移瘤临床诊断有十分重要作用.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12年11月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为肺癌脑转移瘤34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诊断水平.

  • 标签: 肺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hRCC)MRI表现特征,以提高术前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复习15例ChRCC患者术前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hRCCMRI表现,尤其从T2WI信号特征,肿瘤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性及强化方式。结果15例患者中,单病灶14例、多病灶1例。肿瘤呈球形7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3例。肿瘤最大径为13~105mm,平均44mm。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低信号11例、等或稍高信号4例;9例信号较均匀、6例信号欠均匀。10例病灶周边见完整低信号包膜、3例包膜不完整、2例包膜不明显。增强扫描8例为中度强化、6例为轻度强化、1例为高度强化;7例病灶为较均匀强化、3例为强化欠均匀、5例为强化不均匀;12例病灶为平台型强化方式、2例为减退型、1例为持续强化型。结论ChRCC多为T2WI稍低信号,信号较均匀,轻至中度平台型强化,结合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特点可获得正确术前诊断。

  • 标签: 肾嫌色细胞癌 肾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学
  • 简介:目的:探讨胎盘植入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胎盘植入患者MRI征象,观察胎盘位置、信号强度、植入部位及子宫壁、相邻器官受累情况等,分析不同病理分级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16例中,8例术前MRI诊断为粘连型,1例为前置胎盘,影像表现为子宫壁内侧低信号连续性欠佳,局部子宫肌层变薄,肌层内未见明显胎盘信号,6例与病理相符,1例正常,另1例病理为植入型;6例术前MRI诊断为胎盘植入型,4例前置胎盘,2例位于子宫后下壁表现为胎盘下血管影增多,与子宫壁内侧低信号带消失,胎盘呈“锯齿状”突入肌层内,均与病理相符合;2例穿透型均为前置胎盘,表现为信号混杂,可见斑点状出血灶,与子宫肌层附着处浆膜层膨隆,与邻近子宫周围组织如膀胱壁分界不清。结论:MRI对产前胎盘植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胎盘 侵入性 产前诊断
  • 简介:随着计算机、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数字技术日益成熟,医学影像质量正逐步标准化、数字化,普通放射学已成为数字化、网络化放射学。CR成像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和普及,实现了由传统模拟图像向数字化图像信息转变。通过CR摄影曝光条件合理选择,可充分发挥成像板优势,降低x线曝光量,提供优质CR影像。

  • 标签: CR摄影 曝光条件 噪声
  • 简介:摘要: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均见子宫器质性病变问题,常见患者存在宫颈内膜炎、宫颈息肉等方面病情。已经绝经患者内膜癌变率偏高,未绝经患者则多见其处于增殖期及分泌期内膜,内膜癌变率相当偏低。本文就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为题,做出临床分析。

  • 标签: 妇产科 阴道不规则出血 子宫内膜
  • 简介:目的:分析软骨肉瘤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声像图,探讨软骨肉瘤特征性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19例软骨肉瘤患者超声声像图表现,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分级综合分析。结果:19例软骨肉瘤,17例(89.5%)位于肌层深面,紧贴骨皮质表面;2例(10.5%)位于乳腺。肿块最长径≥5cm者18例(94.7%),弱回声15例(78.9%),边界清晰12例(63.2%),形态不规则15例(78.9%),内部回声不均匀19例(100%),伴发骨质破坏17例(89.5%),钙化形成17例(89.5%)。CDFI血流评级0级和Ⅰ级血流12例(63.2%)。低级别软骨肉瘤9例(47.4%)、高级别软骨肉瘤10例(52.6%)。两组CDFI血流评级及钙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级别组0级血流及斑片状钙化更多(P<0.05),但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钙化、骨质破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骨肉瘤多表现为肌层深面、紧贴骨皮质生长弱回声团块,肿块最长径多≥5cm,边界多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多伴发骨质破坏、钙化形成,肿块内血供较少。低级别与高级别软骨肉瘤超声差异主要是低级别中血供更少,钙化多为斑片状。

  • 标签: 软骨肉瘤 软组织肿块 骨质破坏 钙化形成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 简介:肝脏是人体最大腺体。肝脏占位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一种肝脏疾病,其病理类型十分复杂,且治疗方法和预后显著不同,因此其鉴别诊断是临床急需解决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第二代造影剂和低机械指数实时扫描技术应用,超声造影作为一项非侵入性技术,利用超声造影剂使肝内血管、肝组织及肝内病灶显影,从而实时评价肝脏血管灌注整个时期,并根据不同特征性表现,显著提高了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本文就肝脏各种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特征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脏占位性病变 鉴别诊断
  • 简介:1并行采集技术原理磁共振(MR)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成像速度一直是人们致力解决问题。尽管目前一些序列采集时间已达到数秒,但因受技术限制及生理因素影响,图像质量仍不尽如人意。并行采集(parallelacquisition,PA)技术减少了相位编码数目,又能保持较高图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因此以上问题迎刃而解。理论上PA技术可达到亚秒级水平,但因受伪影和信噪比(SNR)影响通常只能提高1.5~3倍。

  • 标签: 相位编码 并行采集 K空间 灵敏度编码 空间分辨率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究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在本院住院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 100 例作为干预组,由本院药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进行药学干预;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在本院住院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 10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医院信息系统( HIS )对所选病例进行信息查阅,其中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其使用抗菌药物具体情况,其中包括使用药物种类、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花费等;统计出联合用药率、病原学检测率和不合理用药率。结果干预组联合用药率、不合理用药率均低于对照组,病原学检测率高于照组( P < 0.05 )。干预组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花费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药学干预可以提升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率,增强药效,防止药物资源浪费,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菌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肠及肠系膜钝性损伤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肠和肠系膜损伤患者CT资料。结果:65例中肠管破裂17例,表现为腹腔积液和积气;单纯肠系膜挫伤5例,表现为挫伤区域肠系膜脂肪模糊、水肿或血肿形成;肠和肠系膜并存损伤43例。10例合并肝、脾、肾等实质脏器中1个或多个脏器损伤。结论:CT可作为肠及肠系膜钝性损伤主要检查手段,腹腔积气和肠系膜血肿分别对肠管破裂和肠系膜挫伤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而腹腔积液和肠管水肿对肠管损伤具有较高敏感性。

  • 标签: 肠系膜 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 (granulocyticsarcoma,GS)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 14例经病理证实并资料完整粒细胞肉瘤住院患者,分析和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14例患者以儿童、青少年居多,临床症状以肿瘤压迫所致肿胀、疼痛等非特异性为主。 8例患者行 DR检查, 1例检出; 10例行 CT扫描,病灶与肌肉密度比较均呈等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周边较中心强化明显。其中 8例侵及骨质,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及部分硬化灶( 25%); 9例行 MR平扫 ,与肌肉信号比较,不同部位 GS呈不同等、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病灶内均存在无强化坏死区,且周边强化程度较中心区域明显。结论: GS影像学表现具有以下特点并提示 GS生长特性:( 1)病程发展迅速,呈弥漫性生长,边界不清,对邻近骨质呈包裹性生长趋势;( 2)病灶软组织成分 CT上呈等密度, MRI上 T2WI呈高信号, T1WI信号根据部位不同表现不一;( 3)病灶内多存在坏死灶,且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病灶周边区域较中心强化程度高;( 4)可同时具有溶骨及成骨两种影像学表现,且骨质破坏程度与病程长短无关。

  • 标签: 粒细胞肉瘤 白血病 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圆锥角膜是一种角膜中央部或某一象限进行性变薄,呈圆锥状向前膨隆,导致角膜不规则散光和高度近视而引起不同程度视功能障碍角膜疾病。而不规则散光和锥体会导致视觉质量逐步下降,因此如何延缓病变发展和有效提高患者视觉质量是矫治圆锥角膜首要目标。目前矫治圆锥角膜方法有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和角膜手术。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即RGP,在配戴RGP镜片时,由于泪液填充了角膜不规则面,眼光学表面被前移至隐形眼镜表面,从而有效矫正不规则散光,解决了眼屈光异常问题,除此之外,最关键在合适验配后,利用RGP材料特性,对圆锥角膜锥体进行一个轻微接触而对锥体不产生压力情况下,可以延缓圆锥角膜进展。本文目的是从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流程、圆锥角膜临床诊断和分型,评价RGP在矫正圆锥角膜屈光异常方面的有效性。 结论:RGP在矫正视力和延缓锥体进展方面,是目前矫正圆锥角膜非手术治疗有效方法。

  • 标签: 圆锥角膜 RGP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硬性透气性材料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大汗腺癌MRI及乳腺X线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3年5月经病理证实乳腺大汗腺癌共19例(平均年龄66.8岁,范围51~87岁)。19例中行MRI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各13例,其中接受2种检查者7例。分析病灶在MRI上形态学特征、动态增强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乳腺X线表现。结果在乳腺X线上,13例中肿块8例、结构扭曲4例、未见明显异常者1例;肿块边缘模糊者7例,毛刺者1例;4例伴有微小钙化。在MRI上,13例中10例表现为肿块样强化、3例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肿块边缘毛刺者6例,不规则者4例。3例非肿块样强化分布类型分别为区域性强化1例、多区域性强化1例、弥漫性强化1例。TIC为平台型者1例、流出型者12例。结论乳腺大汗腺癌在X线上多表现为边缘模糊肿块,在MRI上多表现为毛刺状边缘肿块,TIC多为流出型。乳腺大汗腺癌在影像学上多表现为恶性肿瘤征象,无特征性表现。

  • 标签: 乳腺 大汗腺癌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