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用氯雷他定或在此基础上加用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过敏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过敏膜炎患者1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常规组与试验组,各70例。常规组患者仅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试验组患者氯雷他定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组患者治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而试验组患者治愈30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72%。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之基础组患者存在明显优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膜炎患者氯雷他定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较定仅给予氯雷他定的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盐酸奥洛他定 氯雷他定 过敏性结膜炎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与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结核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58例NTM患者的资料,为肺病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肺病组的平均发病年龄大于结核组(P<0.05),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咳嗽、咳痰的发生率高于结核组(P<0.05);肺病组的空洞发生率高于结核组(P<0.05),干酪样坏死、钙化灶、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结核组(P<0.05);肺病组对1种或1种以上药物耐药性和耐多药的发生率均高于结核组(P<0.05)。结论NTM与肺结核在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耐药情况与肺结核均有一定的差异,在临床的诊断过程中应仔细辨别,以提高诊断的准确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肺结核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感染科在近期接诊的37例患者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接诊并明确诊断为肺结核的36例患者组成B组,对全部患者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和痰液或肺泡灌洗涂片,比较各类检查结果。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皮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比较显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检查。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诊断手段,应用该种诊断对肺结核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肺结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膝关节创伤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创伤膜炎患者中抽选10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观察组51例,采用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膝关节创伤膜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射频消融系统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用氯雷他定或在此基础上加用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过敏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过敏膜炎患者1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常规组与试验组,各70例。常规组患者仅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试验组患者氯雷他定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组患者治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而试验组患者治愈30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72%。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之基础组患者存在明显优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膜炎患者氯雷他定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较定仅给予氯雷他定的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盐酸奥洛他定 氯雷他定 过敏性结膜炎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2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3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良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葡萄膜炎 白内障 治疗效果 临床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氯雷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结膜炎患者96例(108眼),入选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并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比单纯的氯雷他定治疗方法,过敏膜炎患者将其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氯雷他定 双氯芬酸钠 过敏性结膜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护理质量及依从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分别给予两组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用药依从及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参考组护理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1.1%、71.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治疗依从,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肺结核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在结核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方法于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结核病患者中随机抽选出64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实施康复护理与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遵医依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活动、健康状况、心理状况以及日常生活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6.60、4.78、2.96、7.76,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8.13%(χ2=5.14,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结核病患者临床康复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提升其生存质量,也能够提高其临床遵医依从率。

  • 标签: 康复护理 结核病 护理 有效性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2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其资料行回顾分析。结果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胸片等表现不典型,本组32例患者经全面整体的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30例,后行门诊及疾病防治所继续治疗。死亡2例,死因为合并呼吸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等。结论患者临床在COPD感染控制欠佳或类似结核症状出现时,需行胸部CT扫描,常规痰涂片检查。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预后与机体状况、结核病情性质及范围、结核耐药性、肺气肿程度等相关,重视合理用药,严格管理,以提高临床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抗结核治疗对HBV携带肺结核患者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66例HBV(乙肝病毒)携带肺结核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各3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分析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肝损害发生情况等。结果入选患者均通过治疗后,对全部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评价对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组间的肝损害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HBV携带肺结核患者在其抗结核治疗中联合替比夫定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肝损害情况明显减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结核 HBV携带 抗结核治疗 肝损害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鞘瘤12例,术前经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速3.5ml/s,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对照分析。结果12例神经鞘瘤边缘光滑,肿瘤直径4.9~13.4cm,囊实7例,完全实质3例,完全囊2例。所有肿瘤呈进行延迟强化,6例强化显著,4例中等程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体积大,血液动力学多样,容易误诊。

  • 标签: 腹膜后肿瘤/并发症 神经鞘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对照组实施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总费用、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总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APP与TEP相比,医疗费用相对较低,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两种术式均无复发情况,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特点及意愿进行选择术式。

  • 标签: 腹腔镜 腹膜外 疝腹股沟 腹腔腹膜前
  • 简介:目的:探讨患儿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反应蛋白含量对脑膜炎患儿的感染性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治疗前分别采集化脓膜炎(化脑)患儿脑脊液1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21例。结核膜炎惠儿脑脊液19例和对照组(21例已排除脑膜炎)儿童脑脊液标本。用速度散射比浊法测定其aF中IgA、IgG、IgM、CRP含量。结果:感染组中结核膜炎(结脑)、化脓膜炎(化脑),病毒性脑膜炎组(病脑)CRP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其升高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化脓膜炎组、结核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免疫球蛋白的测定结果为除病毒性脑膜炎组的IgA和IgG较对照组升高不明显外(P〉0.05),三组病例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脊液进行IgA、IgG、IgM、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儿童 脑脊髓液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肺结核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WHO称,当今全球有1/3人口即17亿人感染了结核菌,每年新发900万,每年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肺结核结核病数量的90%以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治疗肺结核主要依靠化疗,由于治疗时间长、药物治疗具有不良反应等因素,很多患者不遵从医嘱、依从较差、治疗效果差,影响疾病治疗[2]。因此对肺结核的治疗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14年后共收治肺结核患者7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肺结核的深入认识,只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肺结核已经不再是威胁人类生命不可攻克的疾病。本文特针对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阐述。

  • 标签: 肺结核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采用早期鬼策抗结核治疗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5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模式,实验组行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相关参数及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症状消失、肺功能恢复及治疗时长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52%)相比,实验临床治疗糖尿病伴肺结核总有效率(88%)较高,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伴肺结核给予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较短,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规则抗结核 老年 糖尿病伴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江西省肺结核患者痰培养结核菌耐药情况。方法在2019年4月22日至2016年4月22日期间选取江西省胸科医院5000例肺结核的痰培养阳性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两组,复发或初治失败(观察组;2500例)、初治(对照组;2500例),且均进行痰培养结核菌培养以及耐药情况分析。结果观察组耐药率(78.24%)、耐多药率(49.80%)对照组耐药率(61.80%)、耐多药率(16.84%)(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S耐药率(55.56%)、H耐药率(70.32%)、R耐药率(42.60%)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对E的耐药率(35.80%)稍高于观察组E的耐药率(32.64%),但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复发或初治失败的肺结核患者存在严重的耐药性,为了控制疾病,还需加强结核菌培养试验,减少不规律用药现象。

  • 标签: 肺结核 痰培养 结核菌 耐药情况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