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 12例研究对象都是在我院进行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相关工作。将进行本次研究的相关护理工作人员自由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 6例相关护理人员不进行护理质量控制,观察组的 6例护理人员则是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经过两种方法处理之后,对院内感染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6例护理人员经过护理质量控制之后在院内感染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例护理人员, P< 0.05。 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之后对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较为显著的改善效果,同时能够获得较高满意度,因此该种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减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54例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54例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31.5%(P<0.05)。结论对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导管 闭式引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与分布特点。方法2010年5月~2017年8月,于本疾控中心收治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中选取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以及具体分布特点,以此来为后期检验打下良好基础。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致病菌主要为真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分比为20%、22%、34%,不动杆菌、表皮葡萄菌所占比例小,检出率低;肛拭子与呕吐物的病原菌检出率最高,所占比例为61.80%,病原菌检出检出率最低,所占比例为6.3%。结论食物中毒就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真菌、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为了将食物中毒现象有效缓解,基层疾控中心要做好采样、检验工作,将致病菌检出率提高,确保食物安全。

  • 标签: 基层疾控中心 细菌性食物中毒 检验方法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作为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的有利依据。方法研究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救治的150例中心静脉管患者的有关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化验结果报告、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概率等,探讨其危险因素。同时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就其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结果在15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当中,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概率为1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自身免疫力、病人体内导管的留置时间、插导管的时机以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在对其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之后,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概率仅为6%,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概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之所以感染率比较高,与其自身免疫力、病人体内导管的留置时间、插导管的时机以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后,能够显著减小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导管 危险因素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患者216例临床资料,以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时间将患者分为胸痛中心建设前组(n=96)与胸痛中心建设后组(n=120),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发病-球囊扩张(S2B)、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入门-球囊扩张(D2B)时间变化,同时记录患者90d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对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前与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后时间数据及随访90d终点事件对比,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后均优于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终点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区域性 胸痛中心建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治疗
  • 简介:摘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日常工作量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才招聘情况,其新入职的员工以高等院校毕业生为主,这些学生的思想活跃且具备很强的自主意识,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其能尽快适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日常运行。本文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常规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分析新入职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入职人员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护理管理对其专业的促进作用。方法消毒供应中心于2016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管理,将此作为分界点,比较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及员工考核情况。结果实施后清洗合格率为99.0%,灭菌合格率为98.0%,包装合格率为100.0%,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人员考核合格率为100.0%,明显高于实施前85.0%(P<0.05)。结论护理管理可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且促进专业发展。

  • 标签: 护理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自发性气胸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引流,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自发性气胸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初产妇,对照组初产妇接受常规围生保健,观察组在常规围生保健基础上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对比观察两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初产妇在分娩后28d内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母乳喂养行为评分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更优,且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可使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有效提升,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母乳喂养行为等多个方面,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赋能教育 初产妇 母乳喂养行为
  • 简介:目的: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在肿瘤细胞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评估凝血系统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siRNA对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PAR1的内源表达的影响,然后在PAR1受siRNA干扰的情况下检测B16F10细胞在体内外迁移能力,其结果与未受siRNA干扰的试验结果相对照,来确定PAR1在B16F10瘤细胞体内外迁移中的作用.结果:75nmol/L的siRNA干扰48h后可明显抑制B16F10中PAR1的表达,其转录水平抑制率是60%,蛋白水平的抑制率为85%;体外迁移实验表明,PAR1表达量减少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1);动物实验表明,干扰B16F10细胞中的PAR1后,肿瘤细胞经血管迁移能力减弱,在肺部形成的转移瘤数目减少(P<0.01).结论:PAR1具有促进肿瘤细胞迁移作用.开发PAR1封闭剂有望抑制肿瘤转移,可作为研制抗肿瘤转移药物的新靶点.

  • 标签: 蛋白酶活化受体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 RNA干扰 实验性肺转移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臂式电子血压计及水银血压计测量肱动脉间接血压与主动脉根部直接测量血压相比较,探讨冠心病对间接血压的影响。方法将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00例,男女比例为12080)分为观察组(冠心病组)110例、对照组(非冠心病组)90例,将测得的臂式电子血压、水银血压及中心动脉压通过组内相关系数行一致性评价;将测得的臂式电子血压数值、水银血压数值及中心动脉压数值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冠心病对臂式电子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及中心动脉压的收缩压测量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间接血压与中心动脉压的相关性较差,且臂式电子血压及水银血压不能较好的反映冠心病患者中心动脉压。

  • 标签: 冠心病 臂式电子血压计 水银血压计 中心动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对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ICU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患者238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系统性护理),每组119例。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相关部位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有效降低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ICU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6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手足口疫苗接种效果的观察结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7年8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儿童和未接种过EV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儿童中根据盲选的方式选取25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根据平均分组的方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于观察组中的研究对象进行EV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而对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只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一年之后手足口病的发病概率。结果在一年之后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回访发现,观察组中,发生手足口病的患儿总共有11例,均为柯萨奇A16型手足口病,其发病的概率为8.59%;重症手足口EV71型为0;而对照组中,发生手足口病的患儿总共有23例,其中柯萨奇A16型手足口病发生19例,肠道病毒71型4例,其总发病的概率为17.96%,其中柯萨奇A16型手足口病发生率14.84%,肠道病毒71型发生率为3.12%。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接种了EV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之后其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中的研究对象(P小于0.05)。结论对儿童进行手足口疫苗接种能够有效提高儿童对EV71型手足口病患的抵抗能力,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要对儿童家长做好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家长认识到及时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能够最有效减少儿童患上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预防保健科 手足口病 EV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治疗,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为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可有效减少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其预后转归,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癌 化疗 临床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phy,m-ERG)特点。方法应用国外最新发明生产的RETIScanmultifocalERGVersion3.15系统,对16例单眼中浆患者进行研究。患眼为研究组,对侧眼为对照组。刺激为61个六边形,从中央到周边共分5个环,同时测定31°视野范围的一阶反应(firstorderkernel),并进行双眼对照。结果在1环和2环上,患眼组的a波、b波幅值降低;1环的b波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中浆患眼黄斑中心区a波、b波幅值明显下降,b波潜伏期明显延长。

  • 标签: 多焦视网膜电图 中心性浆液性 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出现心律失常的88例患者分为两组4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其余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1例(70.45%)、有效13例(29.5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8例(40.91%)、有效17例(38.64%)、无效9例(20.45%),总有效率79.55%(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对此,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三阶段的有效护理,有助于急救的顺利开展,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发性气胸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后行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自发性气胸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25±6.13)分、(7.36±1.20)分及(91.66±5.79)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后行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引流术 自发性气胸 护理干预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多中心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40名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已控组的年龄、URR、Hb以及KT/V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血压控制与年龄、高血压用药种数和Hb水平均相关,P值均小于0.05,回归系数分别是-0.39、0.23和-0.02,意味着年龄越大、用高血压药物种类越少以及Hb水平越高,血压控制越强。结论综上所述,DKD所致ESRD行MHD患者容易患上高血压,虽治疗率高但降压效果不理想,而事实上,血压控制与年龄、用药种数与Hb水平均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患者应当联用2种降压药物,并及时纠正贫血。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高血压
  • 简介: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医学教育必须重视的课题。该文简要论述温州医学院如何培养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及其在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标签: 创新型人才 实验示范中心 医学检验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医院体检中心构建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并运用的效果,为推广运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体检中心接收规范化管理纳入标准的18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92名患者。对其中92名患者构建构建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并运用为实验组,另外92名患者采用传统方法管理作为对照组。经过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管理后,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与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国情和院情对医院体检中心构建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是一种全面的、完善的健康服务模式,它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医院体检中心 健康管理一体化 自我管理能力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