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近些年来医院在发展过程当中所新建的一个工作场所,同时其也是一种全新引进的工作开展模式。从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模式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由于专业知识受限以及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如何加强知识更新,做到及时学习以及取长补短,成为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在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参与,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其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为此,本文受限针对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工作的具体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其次针对现阶段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从其参与工作的优势及其未来工作展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希望能够切实提高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的实际作用,将其优势发挥出来,也为其在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早日实现与国际化的接轨,提高静脉用药合理调配的整体水平,为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 标签: 护理人员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与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存在的护理差错与干预方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所配置的661261份药物,总结此阶段静脉药物配置所出现的差错,并总结发生差错的因素,制定护理防范对策。结果: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所配置的661261份药物中,发生了102起药品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02/661261(0.02%)。结论:经本次调研证实,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药品剂量差错、药品溶解差错、药品错误、药物稀释错误、药品标记差错发生错误均属于常见错误,此情况发生和护理人员自身责任感不强,业务能力不高有很大关系,为此,采用了合理培训、工作流程细节整改方案,以此提高药物调配效率。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理差错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观察对象共有24例,全部是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职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我院在2019年8月开始实行优质护理,根据时间段随机分为对照组(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常规护理,n=12)与实验组(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优质护理,n=12)。对比分析两组的工作质量。结果:在安全识别意识、包装质量、发放质量和回收质量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与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护理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净化中心应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7例分成2组,针对参照组28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针对研究组29例患者实施家属参与护理,比较两组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患者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中应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较为显著,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血液净化的认知度,强化治疗效果,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家属参与护理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有效性 家属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静脉输液化疗药物2000袋,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1000袋,对照组进行常规配置制度,观察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比两种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医嘱审核不合理、药贴标签错误、配置错误、送药不及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后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PDA移动设备在医院静脉配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份至2021年6月份某科室进入静配中心长期抗生素医嘱为研究对象,按每周1次频率来做实验,每周随机抽取该科室100组抗生素输液。随机分配给A实验组(未使用PDA)和B实验组(使用PDA)各50组输液,比较两组对药品输液发生差错的发生情况。结果:B实验组(使用PDA)药品请领、摆药核对、输液配置、成品复核、集中装箱等差错频次都均低于比A实验组(未使用PDA)。结论:PDA移动设备在医院静脉配中心可有效提高操作准确率,减少内外差错的发生率,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PDA移动设备 出错率 静配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PDCA循环管理法对静脉配置中心摆药差错进行分析及持续改进。方法:选取我院 2022年第一季度(1-3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33007份静脉配置中心药品调配记录作为PDCA循环质量管理前的对照组,2022年第二季度(4-6月)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35241份静脉配置中心药品调配记录作为摆药差错情况作为观察组,对比使用PDCA 循环管理法前后,静脉配置中心摆药差错的情况。结果该静脉配置中心现在实施的管理办法优化了静脉配置中心摆药流程,减少摆药差错,在对照组中33007份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记录,共34份摆药差错,占总比为0.103%。在观察组中35241份静脉药物调配记录中,共15份摆药差错,占总比为0.043%。 结论 PDCA 循环管理法有效降低静脉配置中心摆药差错,规范摆药流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PDCA循环管理法 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部分ICU患者在接受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感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通过对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配合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为降低ICU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风险提供支持。方法:对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本院ICU进行治疗的患者信息进行统计、筛选,筛选完成后得到符合本研究要求的病例数共计60例。为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组织抽签活动,抽到白色签的患者被作为常规组样本、抽到黑色签的患者被作为护理组样本,两组别样本的数量持平。为全体样本提供中心静脉置管,以样本临床状况为依据,对其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为护理组予以护理干预,同时记录并分析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组间对比结果,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结果,结果显示P<0.05,说明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突出性。结果:全体样本的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均发生感染,其中股静脉的感染率最高。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结果、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组间对比结果差异突出(P<0.05)。结论:ICU患者接受中心静脉置管,股静脉的感染率超过其他中心静脉,配合有效的护理方式,可有效缩短ICU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展现出高度的临床创新价值。

  • 标签: ICU 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部分ICU患者在接受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感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通过对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配合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为降低ICU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风险提供支持。方法:对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本院ICU进行治疗的患者信息进行统计、筛选,筛选完成后得到符合本研究要求的病例数共计60例。为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组织抽签活动,抽到白色签的患者被作为常规组样本、抽到黑色签的患者被作为护理组样本,两组别样本的数量持平。为全体样本提供中心静脉置管,以样本临床状况为依据,对其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为护理组予以护理干预,同时记录并分析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组间对比结果,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结果,结果显示P<0.05,说明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突出性。结果:全体样本的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均发生感染,其中股静脉的感染率最高。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结果、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组间对比结果差异突出(P<0.05)。结论:ICU患者接受中心静脉置管,股静脉的感染率超过其他中心静脉,配合有效的护理方式,可有效缩短ICU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展现出高度的临床创新价值。

  • 标签: ICU 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活化蛋白-1(AP-1)是一类二聚体的反式调节因子,其作用十分广泛,对细胞的增殖、存活和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具有调控作用.许多体内外实验均证实,AP-1与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和脑胶质瘤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有密切联系.本文就AP-1的组成、调节及其与以上疾病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 标签: 活化蛋白-1(AP-1) C-JUN JNK 信号传导
  • 简介:目的:探讨脓毒症中血小板活化对肾小管上皮影响的机制。方法:ELISA法检测血小板分泌的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和IL-6,应用共培养体系将血小板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共培养,Westernblot检测下室肾小管上皮细胞的p65和p-p65蛋白,qRT-PCR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盲肠结扎穿孔的脓毒症模型,尾静脉注射TLR4特异性抑制剂TAK-242,EdU检测肾小管增殖情况,肾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后观察脓毒症肾损伤的程度,并检测血清肌酐含量。结果:不同浓度脂多糖(LPS)刺激血小板后,血小板分泌的细胞因子IL-1β、IL-6增加;血小板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共培养体系中,p-p65蛋白含量增加,TAK-242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构建小鼠盲肠结扎穿孔的脓毒症模型后,尾静脉注射TAK-242,抑制血小板表面TLR4的激活,肾小管增殖能力和病理改善,血清肌酐降低。结论:脓毒症患者中血小板聚集并激活,分泌炎症因子增加,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信号通路,导致肾损伤,TLR4抑制剂可改善肾损伤,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肾损伤 血小板活化 NF-ΚB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结合上海市三级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现状.了解各级人员的配制、操作流程和配制成品质量情况,对配制结果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建立质量控制方案。方法:分析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标准操作流程.标准管理流程和人员组成结构,针对各关键步骤.包括准八条件、环境检测与评估和输液稳定性.判断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形成质量控制标准。结果:从控制配制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环境控制,建立准入标准和医嘱流程控制,有效改进了配制成品质量。结论:配制中心的质量控制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提高关键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改进配制成品质量。

  • 标签: 质量控制 静脉药物配制 输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疾控中心对于结核病这种典型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为降低传染率保障人们健康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于疾控中心接受治疗的结核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对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的整合分析,探讨疾控中心对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结果:入选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咳痰、咳嗽、胸痛、纳差、发热、盗汗、气促、呼吸困难、咳血等症状。初治的176例患者中,明显吸收、吸收好转、病情无明显变化的病例分别为61例、110例、5例;复治的24例患者中,明显吸收、吸收好转、病情无明显变化、病情恶化的病例分别为5例、16例、2例、1例。结论:肺结核疾病发病传染率较高,对患者及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疾控中心成立预防控制小组,对肺结核病症患者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降低肺结核病症的发生及传播,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结核病 疾控中心 病症预防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在逐年增高,经济的增长促进了人口健康状况的显著改善。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增长,以疾病为中心,以药物和手术为主要诊治手段的模式基本取代了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的传统健康维护模式,人群中最不健康的1%和患慢性病的19%共用了70%的医疗卫生费用,最健康的70%人口只用了10%的医疗费用。

  • 标签: 健康状况 管理工作 疾控中心 以疾病为中心 医疗卫生费用 人均收入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近4年来抗抑郁药的用药变化情况,探讨其使用特点及趋势.方法:统计分析了该院在1999~2002年使用抗抑郁药的品种、用量、金额及用药频度、年平均增长率和药品日耗费用等情况.结果:该院在近4年中使用的抗抑郁药金额平均年增长率为13.52%.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4年中年平均增长率达18.78%,用药金额排位前2名.杂环类抗抑郁药物在用药频度上排位前列.新上市的抗抑郁药用药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23.88%,但其使用频度仍排位在后.国产氟西汀类药物的上市,使药品的日耗费用下降,用药金额及频度却大幅度上升.结论:在抗抑郁药使用中还存在用药较为集中的问题.合理选用抗抑郁药,除了考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外,还需考虑价格适中.

  • 标签: 抗抑郁药 费用 用药频度 年平均增长率
  • 简介:丹东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是丹东市卫生系统的重点专科,并于2007年1月被评为丹东市首届名科。科室内现有25张床位,其中:标准病房9张床,普通病房16张床。科内现有9名医生,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医师2名,1名硕士毕业。护士12名,其中,主管护师8名,护师4名。

  • 标签: 丹东市 耳鼻咽喉专科 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主管护师 耳鼻咽喉科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究对象,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以13000件消毒器械进行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和未实施护理安全机制进行分析对比。比较了两组消毒质量的合格率、工作质量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服务满意度及物品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9.89%、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06%,对照组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6.78%、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15%,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1]。比较了两组消毒质量的合格率、工作质量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服务满意度及物品质量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能有效地在消毒供应中心提高医疗器械质量及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应用效果  
  • 简介: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深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解决这一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宜昌市健康办借助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平台,抓住湖北省健康城市、健康管理试点创建契机,以各个业务领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为先导,积极创建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示范基地,配合公共卫生、爱国卫生工作,向全社会宣传健康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全市居民健康素养。

  • 标签: 健康需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教育基地 宜昌市 国家卫生城市 健康促进工作
  • 简介: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PIVAS)药品破损原因,并制定减少破损的相应对策。方法:记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PIVAS2016年每季度药品破损情况,分析容易造成破损的各个环节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和结论:药品破损与运输操作、领药计划不规范,人员培训不到位,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种因素有关。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药品破损率。通过相应的整改,药品破损率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1‰下降至第四季度的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破损 干预对策 药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