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9~67岁,平均41.6岁。左侧10肢,右侧13肢,1例为双侧,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交通伤11例,其他2例。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Ⅴ型13肢,Ⅵ型10肢。受伤至手术时间5-14d,平均9.4d,均采用双切口入路,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2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1肢因关节面粉碎严重未达到解剖复位;1肢因干骺端粉碎严重未恢复下肢正常力线,出现膝内翻;2肢出现伤口表皮坏死,无骨外露,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10肢,良8肢,可2肢,差3肢。结论:双切口入路降低了软组织的并发症,有利于关节面复位:双钢板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接收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2例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检查方式分为CT组和X线组,比较两组诊断方式结果。结果使用X线进行诊断的结果判断有72例为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率为87.8%;使用CT诊断结果为82例均为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率为100.0%,很明显CT组高于X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出的骨折类型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诊断股平台骨折使用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同时也能确定骨折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图像数据,对提高手术治疗有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多层螺旋CT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就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我院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60 例),在基于不同康复治疗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 30 例)和观察组( 3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予以系统功能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康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在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观察组接受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后,患者膝关节恢复良好,各评分呈良好趋势,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反观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则相对较差,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 P < 0.05 )。结论:针对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而言,在其术后 膝关节功能康复过程中应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后,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术 膝关节功能 康复治疗
  • 简介:《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将本着高效、便捷、低耗服务消化外科同道为宗旨,及时发布《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每期刊发文稿,第一时间更新消化外科领域学术动态。

  • 标签: 消化外科 杂志 中华 公众 学术动态 外科领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方案和效果,为临床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总结临床对复杂胫骨平台治疗的临床方案。结果临床常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案主要有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种治疗方案各有适用范围和优势。结论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康复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病情,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治疗方案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42-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平台管理模式产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护士(10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并分别进行传统护理管理和平台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专业技能显著提高,取得了病人的满意,对照组与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对护士管理采取平台管理模式,使护理质量提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平台管理 护理绩效 护理
  • 简介:【摘 要】为探索网络环境下护理专业 实践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本文对护理专业网络资源教学的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护理专业实践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的教学需求,明显特征是条件成熟、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但仍然需要从多个方面对网络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资源、学习系统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从而激发 护理专业学生 的网络课程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成长和护理实践能力的增长。

  • 标签: 护理专业 网络课程平台 建设 教学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组间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确切,关节恢复好。

  • 标签: 常规钢板内固定 锁定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治疗的 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收治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大大减少骨折愈合时间,且膝关节恢复较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传统双钢板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术后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内固定物断裂、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发生,手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的关节僵硬,在进行关节粘连松解术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在术后7个月内愈合,未发生骨折愈合延迟和不愈合的情况。其中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在90分以上的患者有31例,占比为59.61%,在80~90分的患者有18例,占比为34.61%,70~80分之间的患者有3例,占比为5.77%。结论:对于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恰当的手术入路、合适的手术时机,增强患者关节复位确保患者关节面平整,进行充分植骨和加强内固定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恢复,对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也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 56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 2017年 3月至 2020年 3月期间收治并进行过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手术的患者 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后的护理效果及康复指导等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 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护理中, 56例患者均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其治疗有效率高达 100%,其中有 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但通过护理人员精心处理后已痊愈,同时在随访调查中,未发现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论 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在进行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产生并发症的几率,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 标签:    术后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微信平台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内就诊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脑卒中 微信平台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心衰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护理模式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研究在2021年2月至12月展开,选择该时间段我院所收治的心衰患者70例为对象,并进行1至70编号,任意取其中的35例,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余下患者展开护理的过程中则将基于网络信息平台护理模式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对于病症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以及遵医行为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网络信息平台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X线与CT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收X线(对照组)与CT(观察组)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检出率高、直观明了、能从多角度对骨折情况进行观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X线 CT 确诊率 误诊分型
  • 简介:摘要:红河州肿瘤影像云平台,通过统一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医联体内部对各项业务精准协同的需求。促进优势医疗资源的下沉,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患者医疗服务体验。实现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模式转变、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目前该平台成功与三家县级医院,一家乡镇卫生院对接。

  • 标签: 肿瘤影像云平台 医联体  资源共享
  • 简介:摘要:目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进行研究,为今后临床中如何有效康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25例患者采取指导康复治疗,在入患者院后3个月内进行随访;结果:患者在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时,经HSS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者优良率统计,可见实验组比例明显较高;结论:对患者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膝关节损伤发生率。

  • 标签: 胫骨 骨折 膝关节 康复
  • 简介:摘要:医疗耗材档案管理是医院优化医疗耗材资源的重要方法,对其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更利于医疗耗材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本文结合医疗耗材档案管理的情况,对其管理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基于“互联网+”发展背景进行了信息平台的构建。

  • 标签: 医疗耗材档案管理 现状 信息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掌上智能预约平台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医院服务总线,对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医技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梳理各项目冲突禁忌,建立挂号预约知识库,构建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建卡、绑卡功能,实现具备线上微信挂号、预约等服务的掌上智能预约平台。结果 本院门诊挂号人次显著增长,患者就诊更为有序,就诊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就医体验提高,且公众号能够查看患者检验或检查报告以及住院费用清单,还可手机缴纳预交金,减少了患者及家属缴费的时间损耗,进一步提高了就诊效率。结论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掌上智能预约平台建立,可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微信公众号 掌上智能预约平台 医院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