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早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早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为DC-CIK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同期单纯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30例患者作为对照,对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进行观察。观察组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将DC-CIK细胞行体外诱导培养后,定期回输患者体内,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同步放化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均达到100%,两组相比无差异;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变、毒副反应相比则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案能减轻放化疗相关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生物免疫治疗 DC-CIK 同步放化疗 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同步放化疗肿瘤患者避免PICC导管穿刺点出血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情况。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同步放化疗的肿瘤患者126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在同步放化疗过程中接受PICC导管穿刺点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PICC导管穿刺点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过程中对PICC导管穿刺点出血的预防和控制中结合相应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出血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化疗 PICC导管 穿刺点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家属同步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调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及家属(88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属同步教育,分析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分明,P<0.05;观察组疾病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分明,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属同步教育,可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积极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家属同步教育 精神分裂症 治疗依从性 疾病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输血加温仪在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7月15日期间在我院及外院出生及外院出现胆红素脑病征象并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的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进行相同的换血操作,观察组40例,静脉输入通道中输入的血液为经过输血加温仪加热至37℃的血液,对照组40例,将血液取回后静置30min后再由静脉输入通道对新生儿进行输血。通过观察两组患儿的肛温、生命体征以及其他指标的情况,看有无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有2例患儿出现了打寒颤和体温下降现象,但心率、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有17例患儿出现了打寒颤和体温下降现象,其中有13例患儿心率和呼吸减缓,血压下降,并有4例患儿出现休克现象。结论在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中应用输血加温仪对血液进行加温,能够有效减少术后患儿低温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输血加温仪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 低温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TPF、PF方案在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50例Ⅱb-Ⅳb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TPF组(治疗组)、PF组(对照组),于治疗完成后12周评估近期疗效,并观察放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CR率为92%、PR为8%,有效率为100%,对照组CR率为68%、PR为28%,有效率96%,两组之间近期疗效有统计学差别;治疗组毒副反应较对照组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PF方案在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的近期疗效优于PF方案,毒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隐裂牙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组进行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3.6%,观察组的有效率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冠修复 根管治疗 隐裂牙 牙髓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家属同步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调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及家属(88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属同步教育,分析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分明,P<0.05;观察组疾病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分明,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属同步教育,可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积极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家属同步教育 精神分裂症 治疗依从性 疾病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治疗期间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客观有效率(87.2%)明显高于对照组(69.2%),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5.4%)明显低于对照组(61.5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采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期间,对其施行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促进其整体疗效提高,还能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替莫唑胺 放疗 恶性脑胶质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早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早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为DC-CIK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同期单纯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30例患者作为对照,对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进行观察。观察组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将DC-CIK细胞行体外诱导培养后,定期回输患者体内,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同步放化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均达到100%,两组相比无差异;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变、毒副反应相比则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案能减轻放化疗相关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生物免疫治疗 DC-CIK 同步放化疗 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进展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同步化健康教育,评定其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对进展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选取(70例),将其分成两组(所用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A组35例开展传统健康教育,B组35例基于此,开展同步化健康教育,分别于教育前及教育2个月时,分别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CP)就两组患者、照顾者的负担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B组教育后ZBI、SPBS-CP评分均较A组低(P<0.05)。结论 针对进展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通过实施同步化健康教育,能减轻患者自我负担及照顾者负担。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进展期 同步化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评价口服替莫唑胺化疗同步全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单纯全脑放疗患者(对照组)21例和口服替莫唑胺,同步全脑放疗患者(治疗组)19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组放疗的方法相同,采用6MVX线,全脑照射2.0~3.0Gy/次,TD30~40Gy/2~4周。治疗组口服替莫唑胺200mg/次,1次/d,连服5d,28d重复,口服2~3周期。随访3~24个月。结果对照组完全缓解47.62%(10/21),部分缓解42.85%(9/21),无变化9.52%(2/21),总缓解率90.48%;治疗组完全缓解78.95%(15/19),部分缓解21.05%(4/19),总缓解率100.00%。2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肿瘤局部复发中位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个月和11个月,治疗组相应为12个月和13个月,2组比较肿瘤局部复发中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安全有效,能达到延缓中位生存期的目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同步全脑放疗 替莫唑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起到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群众为对照组,对两组展开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检测,之后根据两组检测结果来分析这些检测工作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带来的效果。结果:通过检测结果分析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糖蛋白与空腹血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诊断和治疗中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及空腹血糖检测能够明确了解患者疾病程度,并能根据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合理性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因此这两项检测工作的进行能够实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检测结果 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