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当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3.50±1.50)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的缩短呼吸困难缓解时间,适用于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

  • 标签: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 雾化吸入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试论固本祛痰化瘀汤用于阻肺稳定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河北省承德县新杖子乡卫生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阻肺稳定期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展开研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作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35例,其中A组采取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加用固本祛痰化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B组35例患者经治疗后肺功能相关的各项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均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阻肺稳定期患者采取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固本祛痰化瘀汤治疗,疗效颇为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固本祛痰化瘀汤 慢阻肺稳定期 异丙托溴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探讨。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不如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急性加重期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使得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高风险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稳定期高风险COPD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前者行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服NAC,比较2组治疗1年后的肺功能、CCQ问卷结果、急诊或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CCQ量表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NAC疗效较为理想(P<0.05);经随访1年发现,研究组肺功能、CCQ量表评分恶化情况并不明显(P>0.05),对照组肺功能、CCQ量表评分较治疗结束后显著改变(P<0.05)。结论NAC联合噻托溴铵等药物治疗稳定期高风险COPD,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及急诊次数,效果显著。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加味千金苇茎汤治疗急性加重期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加重期阻肺患者中抽取76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治疗方式分2组,对照组38例接受西药治疗,研究组38例接受加味千金苇茎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急性加重期阻肺疾病采用加味千金苇茎汤,有利于患者肺功能改善,疗效突出,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慢阻肺 加味千金苇茎汤 加重期 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阻肺、肺心病以及肺脑患者脑循环动力学(CAV)的变化以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阻肺、肺心病、肺脑例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CAV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检测。选取同期体检正常人员6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观察指标。结果其观察组患者的CAV存在异常变化,其异常变化伴随病情的加深而加重,并伴随病情的缓解而出现好转。结论采用CVA对阻肺、肺心病、肺脑例患者进行检查,有助于对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评价。

  • 标签: 慢阻肺 肺心病 肺性脑病 循环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肾脏病3~5期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以及病管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上述患者接受病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病管理干预前后患者尿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血肌酐值无显著变化,P>0.05。病管理干预后患者生理机能、身体不适、精神健康、生活负担、医生鼓励、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干预前水平,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应用病管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3~5期 生活质量 慢病管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病管理方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后对其血糖控制以及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研究糖尿病管理方式,对照组(35例)选择常规管理方式展开;观察组(35例)选择病管理方式展开;最终就两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降低(P<0.05);同对照组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选择病管理方式进行干预,对于血糖水平的稳定以及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可以进行显著作用,从而对于患者的病情稳定作出保障。

  • 标签: 社区糖尿病 慢病管理 血糖控制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电子喉镜在声带息肉小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耳鼻喉科106例声带息肉小结患者纳入研究。手术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实施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自我评估,并对患者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电子喉镜治疗后,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量表的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结论电子喉镜治疗声带息肉小结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嗓音障碍,获得理想的治疗有效率,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声带息肉 声带小结 电子喉镜 疗效 嗓音障碍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配血在临床输血中的优势。方法严格遵循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制定出详细的sop文件和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对输血试验各个环节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结果我院从2011年8月起对电子配血进行不断的应用及研究对,对符合电子配血的84694份患者实施电子配血,同时采用凝集胺试验作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进行平行检测,7643个单位红细胞血液的发放,未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电子配血的诸多优势更为彰显。结论经过6年多的不断研究,电子配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同时,也突显出诸多优势1。

  • 标签: 电子配血 输血安全 平行检测 输血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致化护理在改善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就诊并治疗的60例存在阻肺急性发作的患者抽取成实验目标,依据随机方式分组,1组纳入30例,常规护理在对照组中实行,细致化护理在实验组中实行,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之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的统计学数据对比和分析意义存在,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70.00%)相比,P<0.05的统计学数据对比和分析意义存在。结论细致化护理应用于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具有比较优的效果,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应激具有改善效果。

  • 标签: 慢阻肺 急性发作 细致化护理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中重度阻肺患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稳定期中重度阻肺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化痰等基础治疗,每个疗程7d,均治疗四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通过氨茶碱进行常规治疗,在其前提下研究组患者通过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商品名舒利迭50/500μg)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2个疗程、4个疗程治疗后肺功能检测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F(认知功能)、EF(情绪功能)、RF(角色功能)、SF(社会功能)、PF(躯体功能)和QL(生活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13%,此数值高于对照组63.04%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22%)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中重度阻肺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重度慢阻肺 沙美特罗 氟替卡松 稳定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阻肺稳定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阻肺稳定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0%,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阻肺稳定方治疗的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慢阻肺稳定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75例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单纯采用特布他林治疗的37例为对照组,另采用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38例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PaO2上升程度及PaCO2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74%与对照组的75.68%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确切,可推广。

  • 标签: 特布他林 糖皮质激素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噻托溴铵对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噻托溴铵治疗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 标签: 噻托溴铵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肺部感染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CO2、PaO2以及PH值等血气指标以及FEV1/FVC、FEV1以及FVC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特布他林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甲膜穿刺术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283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78例行环甲膜穿刺术,5例咯血未予以穿刺,统计患者环甲膜穿刺成功率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的麻醉效果。结果278例患者环甲膜穿刺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麻醉效果优204例,良61例,中13例,差0例,优良率95.32%。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前采用环甲膜穿刺术对患者咽喉部进行局部麻醉可有效减轻置管不适,提高患者检查舒适度,对保证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安全及有效诊断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环甲膜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子病案系统的实施对病案质量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性的提出改进对策,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对某医院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以来的3862份电子病案及同期的3920份纸质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缺陷发生率,并总结电子病案缺陷发生的原因。结果3862份电子病案中,有397份存在缺陷,缺陷发生率10.27%,3920份纸质病案中,有602份存在缺陷,缺陷发生率15.35%,电子病案的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纸质病案,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病案系统的实施有效的降低了病案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了病案质量,但是还依然存在不少的缺陷,必须要加强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完善,进一步降低病案缺陷的发生率。

  • 标签: 电子病案 病案质量 影响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电子病案与纸质病案的优势与不足,为电子病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对电子病案与纸质病案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只要充分利用其在数据管理和统计方面优势,完善其在法律上问题,加强实际应用的内部管理,电子病案一定能够显现出更大的优势,取得更广泛的应用。结论电子病案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也是必然产物。

  • 标签: 电子病案 纸质病案 数据管理 医疗应用
  • 简介:摘要传统的病案管理仍然处于单纯资料保管、等待索取与被动抽取状态,没有充分履行病案管理为医、教、研服务之职能。随着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运用于医院病案管理,扩大病案信息来源、实现资源共享,即实现电子病案管理,使之更好地满足医、教、研及社会各方面需要已成当务之急。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