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试行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并与传统教学法比较。方法以《脑血管疾病》,《癫痫》,《脊髓疾病》为实验课程,对两种教学法的考试结果及问卷调查作统计分析。结果实验课程考试的合格率和优良率分别为95.0%和50.0%,显著高于传统方法讲授的课程。多数学生认为该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更符合临床思维过程,有利于临床能力的培养。

  • 标签: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临床医学教育 神经病学
  • 简介:摘要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是药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手段。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的有机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标签: 案例教学 讨论式教学 药物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内科学临床理论教学中的优越性。方法对24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通过PBL(基于问题学习)进行内科学理论授课,并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比较在优越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程度等方面均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结论PBL教学法是当今内科学理论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基于问题学习 临床教学 内科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的皮肤特点、容易出现的皮肤损伤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从而避免早产儿住院期间发生任何皮肤损伤。总结孕母期间应加强保健知识学习,增强孕期保健意识,对无法预知的早产因素应指导其早期入院观察和监测,以保障患儿生活质量,提高存活率。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医学理论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在中医带教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本市中医院见习的42名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级专业五年制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理论联合PBL。比较两组实习结束后的考核成绩和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思辨能力成绩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医学理论联合PBL教育模式在中医带教中效果好,有利于学生扎实理论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标签: 循证医学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中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将按护理常规进行干预者设为对照组(n=45),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作指导进行护理干预者设为研究组(n=45),就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以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t=17.166,P=0.000);②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率42.22%低于对照组66.67%(χ2=5.421,P=0.020)。结论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分娩结局,值得应用。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妊娠高血压 心理状态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精神科的常规护理,实验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品质和症状变化。结果护理后两组的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评分均提高(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均降低(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更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品质,促进症状的好转。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征护理对老年危机重症患者护理的疗效。方法通过对试验组34例老年肿瘤重症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循征护理,对照组34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并对两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100%(34例),对照组为82.35%(28例);症状缓解率试验组为85.29%(29例),对照组为73.53%(25例);并发症试验组为32.35%(11例),对照组为38.23%(13例),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征护理解决老年危重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循征护理 重症 肿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临床护理价值,为临床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本科室2015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并对比其护理价值。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等积极心理评分、焦虑抑郁、缺乏活力、四维障碍等精神病症状评分、社会功能和自尊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利于患者积极心理状态和精神病症状评分的改善,并大幅度改善社会功能及自尊水平,应广泛推广。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在医学教育中,病理解剖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也是医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教师在病理解剖学教学中巧妙地联系学生已学的正常形态学的知识,通过课前预习和对比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识别病变的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特点,学会辨认不同系统病变组织大体和显微镜下的结构特征。通过各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为临床医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病理解剖学 形态学 教学 联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行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SRHMS、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可显著改善其精神病性症状,使自身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裂症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